編者按
7月21日起,廣東高院推出“直面‘兩難’院長談”系列訪談,邀全省中院院長直面痛點困境,分享融入綜治中心建設、推進前端化解、做實實質解紛的創新實踐,為提升審判質效、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廣東法院智慧。
今天推出的是:東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小飛訪談《聚多元合力源頭治理 施精準之策實質解紛》。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小飛
破解“案件總量大”
和“定分止爭難”
關鍵詞:降存清積、前端化解、全流程調解
問:東莞經濟活躍,人口流動頻繁,各類矛盾糾紛易發。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東莞法院的收案總量達18.22萬件,增幅明顯,其中民事案件增幅尤其明顯,面對持續攀升的案件量,請問東莞法院是如何應對這一挑戰的?
陳小飛:今年年初,張軍院長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上指出,當前人民法院最突出的困難和挑戰就是“案件總量大”與“定分止爭難”。作為經濟大市,東莞法院也一直面臨案多人少的問題,但今年的形勢尤為嚴峻:
一是案件量仍然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東莞法院新收各類案件18.22萬件,比去年同比提升9.69%。其中,民事一審案件收案9.72萬件,增幅明顯,人案矛盾進一步加大。尤其是基層法院、人民法庭的辦案壓力更甚,為什么呢?因為普通一審的案件是在基層,上半年基層法院收案達17.2萬件,結案13.08萬件,法官人均結案269件,這個辦案壓力可想而知。從2月開始,基層法院每周一三或者二四晚都在加班加點,假期加班已是“家常便飯”,法官們白天開庭、調解,晚上寫判決,有時為了寫文書要熬到深夜。我們理解群眾希望以最短的時間最快拿到結果,但案件量大以及定分止爭難是法院目前最大的困難,無論如何,我們務必以案件質量為要,實質化解矛盾糾紛為目標,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二是降存清積壓力較大。在全市法院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上半年辦結案件13.95萬件,比去年同期多結2.64萬件,但是仍然面臨存案增幅較大的問題,全市未結案件增至5.92萬件,短時期內的降存清積壓力進一步加大。對此,我們年初已根據上級法院的工作要求,“一盤棋”做好謀劃部署,一方面,進一步做實實質解紛工作,用好調解這把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的“金鑰匙”,堅持把調解貫穿于審判執行的全過程、各環節,做到應調則調,能調盡調,讓矛盾糾紛以最少的程序實質化解,努力做到案結事了;另一方面,全力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主動融入“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在黨委的領導和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凝聚多元解紛工作合力,不斷優化完善矛盾分流和訴調對接機制,全力推動矛盾糾紛前端預防化解。充分用好鎮街及村居萬人成訟率數據提取和分析系統,并根據數據分析走訪重點社區園區,促推多發類型糾紛化解,從根源上破解“案件總量大”難題。
融入綜治中心
激發前端治理效能
關鍵詞:綜治中心、聯動化解、指導調解
問:在當前“案多人少”的情況下,做實前端治理是緩解訴訟壓力的關鍵。東莞作為全國少有的“不設縣區、市直管鎮”的“雙萬”城市,請問法院如何深度融入綜治中心的建設,實現與市、鎮兩級綜治中心高效銜接聯動,通過前端治理減少訴訟增量?
陳小飛:因為東莞行政架構特殊,不設縣區,市直管鎮,所以我們是由市中院對接市一級綜治中心,各人民法庭對接鎮一級綜治中心,目前,全市23個人民法庭已與33個鎮街(園區)綜治中心全面對接,并積極參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一是凝聚合力前端分流化解。加強與各綜治中心溝通協調,建立健全案件分流銜接機制,凝聚各方解紛合力,引導更多的矛盾糾紛以非訴方式化解。如南城法庭依托綜治中心建設,成立了由法庭參與管理的調解中心,有力整合民商事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力量,一站式解決群眾的矛盾糾紛。該調解中心成立至今,共調處糾紛2890件,成功化解1776件。沙田法庭強化府院聯動,與轄區黨委打造全國首個住宅小區糾紛綜合治理中心“幸福港灣”,有效解決住宅小區物業糾紛、鄰里糾紛等問題,該中心共收到糾紛5000余件,超九成在前端化解。
二是深化與綜治中心聯動機制。各人民法庭與綜治中心建立通報反饋機制,及時互通共享信息。針對重大矛盾糾紛,建立群體性糾紛排查化解、聯動預警機制,推動多發性、群體性糾紛及時化解、就地化解。如茶山法庭聯動轄區公安、婦聯、綜治等部門妥善化解姜某纏訪案,并以此為契機推動綜治中心掛牌成立“容?融”家事驛站,多元化解家事矛盾糾紛。清溪法庭通過預警機制,聯動鎮綜治中心“一攬子”化解一批涉某工業園47名租客的群體性糾紛。
三是做實指導調解法定職能。加大調解指導力度,發布《調解工作手冊》,舉辦調解員培訓班,提升調解隊伍專業素養。如南城法庭、清溪法庭創新建立“村+法庭”調解員跟班輪訓模式,轄區各村派出人民調解員到法庭跟班輪訓,內容覆蓋訴前調解、立案調解、訴中調解、執行調解等各階段的調解內容和技巧,全面提升基層調解隊伍專業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打造金字招牌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關鍵詞:暖企助企、提質增效、善意文明執行
問:東莞作為制造業名城,市場主體突破180萬,民營經濟十分活躍,據了解,去年東莞法院受理了民事案件10.86萬件,訴訟主體大部分為企業,請問東莞法院采取了哪些舉措,來提高涉企糾紛化解的效率,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陳小飛:一直以來,東莞法院緊緊圍繞中心大局,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致力打造“暖企助企”金字招牌,從源頭上預防化解涉企糾紛,減輕企業訴累,精準回應企業訴求,推動涉企案件高效化解。
一是推動涉企糾紛源頭預防化解。充分發揮商事調解、仲裁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為企業提供更多可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持續深化法治體檢,送法進企業、進園區130余場,涉企訴訟明顯下降,新基產業園等成為“無訟”產業園區。針對果蔬批發、毛織、模具等傳統產業,督促行業協會推廣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并為園區商戶、市場主體發放法治錦囊5000多份,讓“法官近了、官司遠了”。
二是提升涉企案件審理效率。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效益。在全市法院大力推廣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應用,明確爭議焦點,減少審執環節重復詢問和信息傳遞損耗。2024年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長縮短42.8天,大幅降低企業解紛成本。同時,強化科技賦能,積極推進全流程網上辦案,為企業提供網上立案、互聯網庭審、遠程調解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訴訟服務。
三是優化涉企糾紛司法供給。加強對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創成果司法保護,第一時間消除侵權影響,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題,我們立足審判為依法經營企業增信,會同金融機構分析涉訴中小科創企業守法經營與資信情況,助力21家科創企業成功申報超億元“科技成果轉化貸”,該項工作被寫進了最高法院2024年工作報告。成立“企業紓困司法協同中心”,與市稅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人社局簽訂合作備忘錄,聯動創新“執破融合”機制,為困境企業提供全周期司法紓困服務。
四是踐行善意文明執行。依法審慎、靈活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有效運用“活封活扣”、預處罰、執行寬限期、執行和解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主動出具信用修復證明和提供涉訴說明函,去年我們依法為1499家企業修復信用。石碣法庭在辦理某智能科技公司案件時,及時出具信用修復證明,讓一度陷入困境的公司重現活力,訂單翻倍,保住了企業700多人的飯碗。
踐行“如我在訴”
增強群眾司法獲得感
關鍵詞:質量提升、實質解紛、立審執協同
問:據了解,東莞法院上訴率、申訴申請再審率比較低,較去年同比分別下降了6.03個百分點、0.61個百分點,這些數據反映了東莞法院的上行案件減少了,一次性解決矛盾的成效好、案件質量高,請問東莞法院是如何做實實質解紛的?
陳小飛:今年上半年,東莞法院上訴率8.65%,申訴申請再審率1.23%,這兩個數據都是案件實質化解的核心元素,說明了法院以高質量的裁判和調解做實服判息訴,實現案結事了。今年年初,我們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緊跟省法院關于鞏固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將質量提升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東莞法院審判質量提升工作方案》及配套子方案,明確十項工作舉措和具體工作要求,以審判質效的持續提升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一是踐行“如我在訴”辦好民生案件。民生無小事,我們注重在民生案件的審理中,實質化解矛盾糾紛,要求法官不僅要“把案子結出去”,更要“案件到我為止”。今年上半年,民事案件調解率31.2%,以和解形式解決了大量民生糾紛。在審理涉及婚姻家庭、勞資糾紛、物業糾紛等具體案件時,準確把握群眾的利益訴求,促進一次性徹底化解糾紛。東莞法院辦理的某小區充電樁案,依法判令物業公司承擔協助安裝充電樁責任,保障業主的合法權益,也保障了消費、出行等基礎的民生權利,對類案糾紛的化解有重要推動作用,該案也獲評民法典頒布五周年典型案例,并獲《人民日報》報道。同時,做好涉訴信訪工作,做實“有信必復”,用心用情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依靠黨委聯動社會力量,調動更多的資源幫助困難群眾,實質化解了多宗信訪案。
二是加強“立審執”各個環節協同。我們要求全市法院在辦理案件時,要從整體化解糾紛考慮,在審判執行全流程貫徹案結事了理念,減少衍生訴訟,避免程序空轉。在立案時,要做好風險提示與信息采集,提高審判時信息的準確性;在調解時盡可能考慮相關聯問題一體化解;在裁判時充分考慮執行工作和是否會引發關聯案件;在執行時加強與業務庭共同研究溝通,促推矛盾糾紛一次性化解。如鳳崗法庭通過“立審執”協同聯動,促進兩家企業達成調解協議,實質化解一起標的2000多萬元的糾紛,推動企業合作發展共贏。
三是多元施策促矛盾糾紛實質化解。在案件量大的情況下,我們更加重視案件質量的提升和矛盾的徹底化解,通過用好用足“法答網”和“案例庫”,持續統一裁判尺度;充分發揮首案示范的輻射作用,促進類案批量化解、案結事了。如在辦理某五金公司起訴的征收補償系列案中,在上級法院的指導下,啟動三級府院聯調機制,通過綜合施策,組織多輪調解,最終促成民事案件和解,推動行政復議和起訴的撤回,矛盾糾紛得到整體性、實質性化解,該案獲評2024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虎門法庭通過首案示范判決,促成近400宗涉電商肖像權侵權糾紛系列案成功調撤,源頭上減少案件進入訴訟程序。2024年至今,東莞法院獲評法答網優秀答疑10條,60個案例入選省級以上典型案例。
來源:東莞中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何雪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