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代最受關注的設計師之一,Matthew M. Williams 曾憑借 1017 ALYX 9SM 獨特的街頭和工業風格設計于潮流時尚界占據一席之地。隨后在職業發展的新階段擔任 GIVENCHY 創意總監,實現了從新銳設計師到奢侈品牌核心人物的轉型,迎來事業巔峰。
在離開 GIVENCHY 后,Matthew M. Williams 的重心回歸個人品牌,并推出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全新時尚項目,聚焦于他最初關注的「人」與「產品本身」。盡管該項目在預熱期后引發了廣泛關注和期待,但隨著首批型錄的釋出,卻未能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甚至招致了部分質疑。曾被譽為街頭美學革新者的 Matthew M. Williams,如今是否陷入創意困境?
ALYX 的退潮與 GIVENCHY 的未盡之夢
Via DSCENE MAGAZINE
2015 年,Matthew M. Williams 創立了 ALYX (后更名為 1017 ALYX 9SM),將個人早年在加州與紐約的滑板、朋克與俱樂部文化,轉化為一種具有未來感的實用主義風格,為奢華街頭時尚開辟出一條全新路徑。
Via Instagram @alyxstudio
他對于功能與安全性的解讀,催生出一系列辨識度極高的工業化設計語言,例如過山車腰帶扣、高科技織物以及偏執的面料處理方式,這些標志性設計也一度成為時尚領域的流行符號。
Via nss magazine、Wear
特別要說的是過山車腰帶扣,這個設計的成功幾乎是立竿見影,在當年的時尚領域擁有巨大反響。且后續與 Nike、DIOR 以及 MONCLER 品牌進行過合作融入了這些標志性的過山車腰口,成功吸引了年輕一代的關注。
Via nss magazine、Fashion Press、Kagero
來到 2020 年,Matthew M. Williams 加入 GIVENCHY 擔任創意總監,這對于沒有傳統的設計學院背景的他來說無疑是時尚界的一個新焦點。但他在任職的這兩年里,似乎未能交出令人驚艷的成績單。
Via Culted
Matthew M. Williams 的創意領導幾乎讓 GIVENCHY 重回了類似 Riccardo Tisci 執掌時的熱度與文化焦點,并開始突破傳統,風格逐漸現代化,推出了如 U-Lock 夾克、Voyou 包,以及 TK-360、Monumental Mallow 先鋒鞋履等單品。權威媒體對他在品牌的表現十分認可。盡管如此,GIVENCHY 還是未能實現大規模的商業成功,與 LOEWE 和 CELINE 等品牌的爆發式增長相差甚遠。
Via GIVENCHY
離開 GIVENCHY 之后,Matthew M. Williams 的創作重心也隨之轉移,進入一個更為低調、內省的階段。這體現在 1017 ALYX 9SM 的風格轉向,品牌以更為簡約高級,逐漸淡化早期強調的實驗性與工業風格,并通過與 Audemars Piguet 等高端品牌的合作提升品牌格調,但整體上并未帶來實質性的創意突破或視覺革新。
Via 1017 ALYX 9SM
現在翻看品牌的官方賬號,最后一篇動態是 2024 年 9 月,已經長達近一年沒有更新,進入一個低調暫停期。但這對于 Matthew M. Williams 而言,也或許是一段遠離大型時尚體系的「休整」,重新厘清自我創作路徑。直到今年,他推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Matthew M. Williams」新企劃。
全新同名服裝項目顯現的「創意困境」與未來方向的迷霧
Via Highxtar
Matthew M. Williams 并沒有將這個服裝企劃定義為一個品牌,而是「項目」(project)。這一措辭的差異,可能暗示了對傳統品牌運作邏輯的回避,以及對創作本質的重新思考。Matthew M. Williams 這次選擇摒棄風格敘事與符號構建,將重心放在產品的質地、手工藝與可持續性之上。
Via Instagram @matthewmwilliams
項目的首批單品極為克制,品類也都是日常基礎款。剪裁利落的白色襯衫、無袖背心、黑色高腰窄裙、做舊水洗牛仔裙、日本丹寧牛仔褲與美國產的白色 T 恤,沒有標志性視覺語言,也不講求復雜設計。這些單品每件都具備較長的穿著壽命、觸感扎實和結構簡潔等特點。所有服裝剪裁結構樸素直接,回避過度設計感。
Via Instagram @matthewmwilliams
鞋履則延續了 Matthew M. Williams 一貫對鞋型結構的重視,外觀呈現磨砂感或橡膠壓制感,展現出強烈的功能性輪廓。據透露,Matthew M. Williams 與日本織布廠、美國針織廠、西班牙制鞋工坊展開直接合作,全程親自監督生產,不設公關、運營架構,強調從原料到成品的每一道工序都由他本人主導,像是在追求當今時尚體系中已日益稀缺的「完全自主權」。
Via Instagram @matthewmwilliams
在今年的巴黎時裝周期間,首批成衣也以極其低調的形式展示:沒有發布會、沒有秀場、沒有喧囂的社交媒體預告,將注意力重新聚焦在服裝本身。
無論是 Phoebe Philo 的復出,還是 Martine Rose、Kiko Kostadinov 等設計師主導的創作邏輯,都傳遞出相同的訊號:在一個快速消費、算法驅動的時尚系統中,回歸真實、重建信任成為更為稀缺的價值。
近兩年變得更「Clean」的 1017 ALYX 9SM | Via Instagram @alyxstudio
縱觀 Matthew M. Williams 的職業路徑,從 1017 ALYX 9SM 的街頭工業語言,到 GIVENCHY 任職期間的品牌重塑,他始終擅長構建辨識度鮮明的風格體系。然而,這一次以個人名義推出的新項目,卻主動抽離了所有可辨識的設計語言,不再強調符號、廓形或潮流趨勢,只留下「衣服本身」作為核心。這種返璞歸真的姿態的確回應了當下設計師對自主性與工藝本源的重新思考,也體現出某種創作上的真實和直接。「沒有風格」有時也是一種風格,但這也注入了更多風險。
Via Instagram @alyxstudio
據相關報道表示,如今越來越多時尚品牌大秀正剝離裝飾、削弱概念和戲劇性,一方面回應市場對可穿性的渴望,另一方面卻也讓看點逐漸消散,觀眾甚至無法分辨不同品牌之間的差異。當品牌去除了太多設計元素,留下的未必是純粹,可能只是空洞。即使這樣一個強調獨立精神與匠心制造的項目已在形式上劃清與以往的界限,它在市場層面仍面臨某種模糊感。
簡約、回歸穿衣本質的品牌理念無疑是對時尚喧囂最好的反抗。真正造成落差感的并非風格本身,而是這一全新項目與 Matthew M. Williams 早期在 ALYX 所建立起的強烈設計語言之間形成了明顯反差。這種轉向讓他的回歸之作顯得較為平淡。當然,服裝風格并好壞之分,設計也沒有對錯,只是在當下新興品牌密度日益上升的市場環境中,缺乏鮮明表達則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突破了。
AUTHORterry
奢侈品牌賣的「Labubu」,你會買單嗎?
在 UNDEFEATED 成都太古里店,胡先煦的穿搭技巧大公開?
能「隱形」的沖鋒衣,可信度高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