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姨今年剛滿54歲,平時嘴饞又想健康減肥,就習慣晚上吃些水果充饑。她覺得水果是“天然的控糖神器”,所以飯后幫自己準備一大碗葡萄、香蕉,有時再加幾勺酸奶。
最近體檢,血糖卻悄悄飆升,醫生看了數據直搖頭:“這些水果的糖,真不比一杯含糖飲料低啊”。
很多人都有類似誤區,水果被當成健康食品吃到飽,結果卻“吃甜吃得太過火”。其實,不少日常常見的水果,糖含量堪比甚至超過飲料甚至白砂糖。今天就帶你看清,比喝糖還可怕的3種高糖水果,尤其是第一名,可能很多人還以為它適合控糖減肥。
不少人以為只要是天然的,怎么吃都不會出問題。其實水果的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其中果糖被肝臟代謝,不直接影響血糖,但大劑量攝入會轉化成脂肪,還可能增加脂肪肝、肥胖的風險。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水果推薦攝入量約為200克,而挑錯了品種,隨便一碗就能攝入相當4~5塊方糖的糖分。很多網友習慣飯后來一串葡萄、幾顆荔枝,以為這樣既解饞又不會發胖,其實不知不覺踩進高糖誤區。
查查《食物成分表》,水果的含糖量差別極大,有些“看起來健康”的水果,含糖量遠超常規認知,吃起來血糖飆升,比喝甜飲料還要猛。
第1名——葡萄
被很多健身達人當控糖首選,認為葡萄里面多是水分和維生素,適合健身減肥。其實每100克葡萄含糖量高達15~18克,一小串(約200克)下肚,糖分快趕上一瓶可樂。
葡萄的糖絕大部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極易被腸道快速吸收,特別是空腹吃時,讓血糖“騰空直上”。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一邊追劇一邊吃葡萄,“無知無覺”就吃掉兩三串。對于想控糖、減肥或本身有糖尿病基礎的中老年人,這一口下去直接把努力全白費。
第2名——香蕉
香蕉因其“飽腹感強、熱量低”而受到健身圈青睞,還經常被推薦當早餐主食替代。可實際上,蕉中的糖并不比主食低,每100克香蕉含糖量約為15克,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就能進賬20克以上的糖分。
別看香蕉不算太甜,它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來自單糖和雙糖,容易被消化吸收。一天連吃兩根,相當于喝下了半杯含糖飲料。此外,香蕉的升糖指數也不低,吃多了不僅血糖易飆升,還容易引發餐后困倦。
第3名——荔枝
南方人“初夏食荔枝”,一口一個甜開花,但荔枝其實是妥妥的“果糖炸彈”。每100克荔枝含糖高達15.3~17克,10顆荔枝能吃進去25克以上糖分。有數據顯示,一名中年男性空腹連吃多荔枝,很容易引起“荔枝病”,表現為低血糖、頭暈乏力,甚至有兒童因此送醫急救。
吃荔枝別看它汁多水分多,本質上就是“甜蜜的負擔”,尤其對于本身血糖不穩、想減肥或者有相關慢病基礎的人,荔枝要管住嘴。
高糖水果吃得太無節制,容易引發血糖震蕩、發胖、脂肪肝等一系列健康隱患。并不是說水果不能吃,而是——挑對種類,控制總量,科學搭配才靠譜。
低糖水果更友好,比如柚子、獼猴桃、草莓、藍莓,每100g含糖均不到10克。日常實在想解饞,不妨優先選它們,既能補維生素,又不會讓血糖上躥下跳。
控制水果攝入量也很關鍵。每天建議總量不超過200克,碗裝水果量比拳頭小一些為宜。吃水果最好和主餐分開,有慢性病或正在控血糖的朋友,更要注意——別空腹吃“高糖王者”、不圖一時痛快忘掉健康底線。
醫生們也建議,水果雖好,從健康飲食角度來說,吃飯時優先保證優質蛋白、五谷雜糧,水果是輔助而不是主角。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中老年及減重需求的朋友,對這些高糖水果一定要多長點心。
健康其實就在每次下嘴之前。不貪甜、不求多,選對品類、懂得量力而行,你就能真的讓“水果自由”也變成”健康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