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科技 I 渝碼科技
標題小米 YU7 權益退坡倒計時,7 月預定窗口“最后的狂歡”-24 小時猶豫期+66000元禮包即將關閉,單月或站上10萬級。
“7 月 31 日 24:00 以后,小米 YU7 66000 元首銷權益正式清零?!? 月 25 日晚,雷軍在微博親自敲黑板提醒。
同一時間內,北京、上海、深圳多地銷售向潛在客戶群發“最后提醒”:7 月鎖單仍可享受原權益;多重信號疊加,一場“搶權益式”的訂單暴增正在醞釀。
01 權益退坡=變相漲價 1.5 萬-3 萬元
本次退坡的核心變化有三點:Pro 及以上版本免費輪圈改為付費(價值 6000-12000元);全系取消冰箱、25揚聲器套裝(價值合計約10000元);贈送的零重力座椅、電動前艙改為限時選裝(5000-8000 元)。
簡單測算,8 月 1 日下定的車主,裸車變相漲價1.5 萬- 3 萬元,這在25-33萬元價位段是極具“痛感”的價格杠桿。
02 產能焦慮反而成為“催單器”
二期工廠 7 月投產,但爬坡初期月產能僅 8000-10000 輛,而YU7 上市 18 小時鎖單已破 24 萬輛,最長交付周期被拉長到 58-61周。
銷售端開始用“排產優先級”做話術:7月鎖單可進入 2026 年Q1排產,8月鎖單或推遲至2026 年Q3。
“越晚訂越晚提車+權益縮水”兩大焦慮共振,形成典型的“末班車效應”。
多家門店反饋,6 月底最后一周新增留資環比暴漲120%,夜間訂單占比首次突破 35%,大量用戶趕在最后一周完成鎖單,而在多重利空消息影響下,預計 7 月底將同樣上演“最后的瘋狂”。
03 競品“截胡”反推高轉定率,7月或沖 10 萬+
智界、極氪、蔚來等競品 7 月推出“報銷 5000 元定金”限時 2 萬現金補貼“截胡政策”,意外幫助小米完成用戶篩選:真正高度意向的用戶反而加速轉定,以免“夜長夢多”。
而據花旗銀行最新報告認為,競品降價反而驗證了小米 YU7 定價的“錨點效應”,反而推高了選擇小米的比例。
同時,可參考SU7權益退坡前的經驗曲線,小米 SU7 上市首月鎖單 7.6 萬輛,YU7 上市 18 小時即破 24 萬輛,疊加權益退坡前的“末班車”效應,7 月最后 6 天有望新增鎖單 4-5 萬輛,全月或首次占上10 萬臺階。
04 雷軍的“算計”:銷量前置,風險后置
有評論認為,小米有意把權益退坡時間卡在二期工廠投產節點,一次性把銷量前置,為后續漫長的產能爬坡爭取“安全墊”。
即便8月后訂單回落,30 萬+在手訂單也足以讓YU7的交付曲線延續到2026年底,而競品不得不持續用降價消耗利潤。
總而言之,對于消費者,7月31日是“低門檻拿車+高權益鎖定”的最后窗口;對于行業,小米再次把“發布即決戰”推向極致。
要么在7月上車,要么等待2026年提車并承擔額外2-3萬元成本——這道選擇題,正在把7月變成小米YU7真正意義上的“狂歡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