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蕩波,1956年出生于湖南益陽,1974年參加工作。1982年1月畢業于湖南大學半導體專業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分配至機械工業部西安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工作,歷任課題組長、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西安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所長助理、中美合資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現已退休。
原題
我的高考
作者:劉蕩波
2017年12月18日是恢復高考40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對40年前的那場高考回憶二三事。
1981年3月21日,湖南大學半導體77級同學在韶山毛澤東故居前合影
01
我于1973年年底高中畢業。當時有“四個面向”一說,好像是面向工廠、面向農村、面向部隊、面向邊疆。當年年底,部隊確實在益陽征兵了,也確實在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傳達了征兵精神,很多男同學都報了名,我也報名參加了體檢。但由于那一年在益陽只招收空軍飛行員,體檢條件非常嚴格,體檢被刷下來了。
高中畢業后,我就積極報名上山下鄉,中共益陽市委上山下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1974年4月15日批準了我的上山下鄉申請,有通知書為證。通知書也不知夾在一本書里一直保存到現在,在我辦理退休手續時還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此,我參加工作的起點時間就定格在了這張發了黃的上山下鄉通知書上記載的1974年4月15日。
1974年6月26日,我們知青點首批16名知青背上行裝來到了知青點。加上1975年1976年陸續來的知青一共多達60多人。
我們首批知青16人住的宿舍是大隊事先建好了的磚瓦平房五間帶一偏房。后兩年來的知青住的宿舍就由我們首批知青蓋。挖土和泥,手工制坯磚,晾曬,挑土坯磚上磚窯,點火燒磚,冷卻,下窯,拉木料,砌磚蓋房,門窗刷漆等,我是全程參與,那是非常辛苦的,如挑土坯磚上窯,一塊土坯磚5斤,我挑30塊,那是150斤,燒磚的磚窯也是由地面一層一層往上壘上去的,磚窯低的時候還行,當磚窯壘到了二三層樓那么高的時候,挑著150斤的擔子壓在肩上,走在竹木跳板上,一步一顫悠,有點驚心。
我們知青在大隊綜合場集中住宿,集中管理,有帶隊干部。綜合場有小賣部,打米機房,鐵匠鋪,食堂,幾畝菜地,幾百畝茶園。我們知青平時的日常勞作是由綜合場的老員工帶領參加管理茶園的勞動,除草,松土,上肥,培土,以及春秋兩季茶葉的采收。我們采收的茶葉主要供給益陽茶廠制作黑茶茯磚茶,也會采摘部分尖芽嫩葉制成當地的土茶自己喝。采收的茶葉用布袋挑回來過稱記賬,然后文火炒制,揉捻,晾曬,曬干后裝袋運送。近年我對茶有感情,恐怕也有緣于此。
當然,到了“雙搶”農忙時節,我們知青還是要分散到各生產隊參加“雙搶”勞動。那一年“雙搶”我下隊參加勞動,隊上安排我和一位老社員曬谷,曬谷坪就是社員們房屋前的一塊空地用石碾子碾壓實了作為曬谷之用。曬谷坪旁邊有一眼水塘,作為社員們的生活水源,有一條形麻石用木樁支撐伸向水塘。
那天中午時分,我和那位老社員翻曬稻谷,只聽到“撲通”一聲,我回頭一看,只見一個小女孩在水塘里撲騰,他越撲騰離麻石橋越遠。她可能是在麻石橋上洗手不小心掉下水塘去的。我毫不猶豫地沖向麻石橋跳下水塘游向女孩從后面抱住女孩的腰游回麻石橋。那位老社員也趕到了麻石橋和我一起將女孩拉了上來。對于此事,我覺得應該出手相救,所以沒有對知青點的任何人說過,現在看來也算是見義勇為之舉吧!
1975年下半年,因大隊小學缺老師,我和另外一位知青被調派到大隊小學當代課老師。我代了一個學期的課。
1976年初,我又調回大隊綜合場當食堂管理員。在食堂吃飯的除了六十多個知青外,還有十幾個社員員工,一共七八十人。食堂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煮飯炒菜用的水,大家喝的開水,洗臉水,洗腳水,洗澡水,都要由我挑。政策規定知青每月有豬肉肉票,要騎自行車到鎮上去買回來改善伙食,平時有機會還要弄幾條魚或者弄幾個雞蛋回來給大家改善伙食。還要自制干菜,如干豆角,干茄子,干芥菜等,在冬天缺少新鮮蔬菜的時節吃。還要負責綜合場的那幾畝菜地,種菜澆園,每天采摘菜園里的菜供每餐食用。還要當大廚,用木桶蒸飯,用大鐵鍋炒七八十人吃的菜。就這樣干了一個年頭。
02
1976年年底,開始招工了。由于本人表現良好,知青點綜合場大隊推薦我招工,我被招工到了廣州鐵路局懷化分局懷化機務段。
我們新學徒的宿舍挨著機務段旁邊的調車場,是新蓋的磚瓦平房,一間宿舍4張雙層床,住7個人,留一個下鋪大家放行李箱,靠窗戶有一張小三斗桌。因宿舍離調車場只有五六米遠,加之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都有機車調場,頭一個禮拜晚上還真睡不著,后來就慢慢習慣了。
剛到機務段的第二天,新學徒培訓就開始了。教員第一句話就是“鐵路部門是半軍事化的單位”,印象非常深刻。培訓內容主要是鐵路部門的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規程,以及機車鉗工的基本功練習,鋸,銼,鏟。培訓課程完成后,每個新學員還要制作一個兩厘米見方的立方體,兩個面用手鋸鋸平,兩個面用銼銼平,兩個面用鏟子鏟平,游標卡尺測量其正負誤差不能超過一絲才能通過考試。每個學員自制一把小鎯頭,尺寸沒有硬性指標,自己覺得比例協調好就行,制作方法還是鋸銼鏟,成型后自己淬火,再安裝手把。我制作的那把小鎯頭一直帶在身邊用,現在還在用,好用。
新學員培訓完成后,我被分配到了機務段水泵維修組當學徒工。水泵是蒸汽機車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部件,往機車鍋爐里加注水時,要頂開最大15個左右大氣壓的鍋爐壓力,完成加注后,又要承受15個左右大氣壓的壓力而不漏氣不漏水。為了保證機車安全運行,有嚴格規定多長時間大修,多長時間小修,如果任何工作部件出了故障,還要進行搶修。工作基本上是一身油膩,確實很辛苦,就這樣工作了一個年頭。
03
1977年10月的某一天,聽到廣播里說,中央決定恢復高考。沒幾天,我收到了父親給我寫的鼓勵我參加高考的一封信,還收到了在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工作的大舅給我寄來的一包資料和信,是復習資料以及鼓勵我復習參加高考的信。
高考復習開始了,但每天還是正常上班,只有在下午下班后匆匆到機務段食堂吃過晚飯,才能回到宿舍進行復習,到了晚上十點鐘,同宿舍的其他工友就要求熄燈休息,因為明天還要上班,這一點我也理解,因為明天我也要上班。就這樣,高考復習期間,我沒有請過一天假,一分鐘假也沒有請。
高考的前一天,機務段派了一輛卡車將機務段報名參加高考的二十幾個人送至考試地點,考場設在懷化榆林鎮的一所學校。這是一所古樸的學校,學校大門,教室平房以及學校圍墻都是清一色的青磚砌成,圍墻外和教室外都是約兩米高松柏樹,感覺校園一派寧靜祥和。
1981年10月攝于湖南大學學生二舍門前
04
1977年12月17日,中斷了11年的高考又正式開考了。一大早,機務段繼續派車送我們參加高考的人到考場參加高考。到了考試地點我確實有點震驚,只見考場學校圍墻外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站滿了解放軍戰士,走進校門,考場教室外也同樣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站滿了解放軍戰士。
走進考場,考試開始了。語文考試時,拿到語文考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漢語拼音題,將五個漢語拼音“Wei Ren Min Fu Wu寫成漢字,我一看就毫不猶豫地寫下了“為人民服務”這五個非常熟悉的漢字。
數學考試時,比較順利地做完了前面的考題,到了最后一道幾何題,因做前面的題目用掉了大部分時間,加之復習時對幾何復習很少,所以對這道幾何題思考了一會直到考試時間結束也沒有想出解題的方法。
物理化學考試時,當時物理化學是一張試卷,記得有一道物理題很熟悉,就是告知了三個球體的半徑,將其熔化后再凝固成一個新的球體,求這個新球體的半徑。剛好這個類型的題我在復習時就遇到了一個類似的題。所以,我很輕松地拿下了這道題。
05
考試結束后,我還是正常上班,直到1978年元月的某一天,我正在車間上班,車間主任將一封印有“湖南大學”字樣的信封交給了我。我心里一陣驚喜,心想這一定是湖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當著車間主任的面打開了信封,果然是湖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面寫著“劉蕩波同學,你被電子工程系半導體專業錄取”。我把通知書遞給了車間主任,車間主任看了錄取通知書后與我握手祝賀。
隨后,在懷化機務段和懷化鐵路分局辦理了手續,并給我辦了一張懷化至長沙的單次通行票,即通常說的鐵路免票。我用免票從懷化回到長沙,再回益陽過1978年春節。
在家過完1978年春節后,我到湖南大學報到注冊,與半導體77級的其他37位同學一道(大三下學期,李偉成同學轉到無線電班,半導體專業畢業37人),開始了全新的四年大學學習生活。
1995年10月赴美國IR公司考察
于西安2017年12月30日草稿
2018年1月28日修改
(本文摘自《崢嶸歲月1978—2018:湖南大學半導體77級入學40周年紀念文集》,2018年印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