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區劃與轄境考證(四)
轄縣時期
曹龍乾
1978年,榮縣劃歸自貢市管轄,自貢市自此開始轄縣,其區劃演變進入第四階段。從1978年轄縣至今,自貢市區劃演變最主要的特征,當屬榮縣、富順縣先后劃歸自貢市,富、榮兩個“母縣”與自貢最終因鹽相聚。本文將介紹自貢市第四階段——轄縣時期的行政區劃與轄境情況。
一、榮縣劃入始轄縣
1978年4月,因工業建設需要,經省政府決定,將富順縣何市區所轄的何市、群樂、鴛鴦、永和、永嘉、新店6個公社劃歸自貢市大安區,并將榮縣由內江地區劃歸自貢市管轄。此次調整,自貢市劃入面積2081.5平方公里,開始轄縣。
圖1:自貢市1978年4月區劃調整示意圖
1979年7月,自貢市將自流井區所轄紅旗、和平、鳳凰3個公社劃歸大安區。調整后,自流井區僅轄高山井、東興寺、郭家坳和新街4個街道,再次成為純城市區。
圖2:自貢市1979年底市區區劃示意圖
二、富順劃歸增境域
1983年3月,為發揮大中城市作用,經國務院批復,將富順縣由宜賓地區劃歸自貢市管轄。同月,郊區以其駐地沿灘鎮更名為沿灘區。至此,正式形成今自貢市所轄四區兩縣格局,自貢市轄區面積擴大至4372.6平方公里。同年,各區縣先后將人民公社改為鄉人民政府,并調整部分鄉鎮區劃。調整后,自流井區轄4個街道,貢井區轄4個鄉4個街道,大安區轄1個鎮13個鄉4個街道,沿灘區轄2個鎮16個鄉2個街道,榮縣轄7個區、1個鎮70個鄉,富順縣轄10個區、6個鎮66個鄉。
圖3:自貢市1983年3月區劃調整示意圖
1986年3月,為解決富順縣木橋溝水庫淹沒區遺留問題,經省政府批準,將宜賓縣王場鄉花陽村溝頭組、相堯村11個組、草堂鄉(孔灘鄉)羊石村9個組,共計21個組約9平方公里劃歸自貢市富順縣管轄(屬板橋區富和鄉)。但因事前兩縣未征求村干部和群眾意見,群眾以辦事不便為由不接受富順縣管轄,不斷上訪。1991年3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又將上述21個組劃回宜賓縣管轄,但因涉及補償問題,宜賓縣不愿接收。1999年3月,省政府再次將上述21個組劃歸自貢市富順縣管轄。2002年1月,省政府再次將上述21個組劃回宜賓縣管轄(現分屬宜賓市翠屏區金秋湖、白花2個鎮)。期間,富順縣一直未對相堯、羊石兩村行使行政管理。有趣的是,雖然上述21個組早在2002年就已劃回宜賓,但目前仍有包括四川標準地圖在內的多個版本地圖,仍將該區域劃分在了富順縣境內,這讓我們得以了解該區域的具體范圍。
圖4:原宜賓縣相堯、羊石兩村21個組區域范圍示意圖
三、市區擴大定格局
2005年6月,為加快自貢市大城市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經國務院批復,自貢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將大安區紅旗鄉,沿灘區仲權、舒坪、高峰、農團、漆樹5個鄉鎮,貢井區榮邊鎮等4個鄉3個鎮劃歸自流井區;將榮縣龍潭、橋頭、五寶、蓮花、成佳、白廟、章佳、牛尾等6個鎮2個鄉劃歸貢井區;將富順縣廟壩、牛佛、回龍3個鎮劃歸大安區;將富順縣仙市、瓦市2個鎮劃歸沿灘區。同年7月31日,上述區劃調整正式交接,自貢市轄區面積增至1437.37平方公里。調整后,自流井區轄3個鎮4個鄉4個街道,貢井區轄9個鎮2個鄉2個街道,大安區轄9個鎮3個鄉4個街道,沿灘區轄11個鎮2個鄉,榮縣轄21個鎮6個鄉,富順縣轄22個鎮4個鄉,全市共計75個鎮21個鄉10個街道。
圖5:自貢市2005年6月區劃調整示意圖
2018年11月,自貢市轄區部分行政區劃微調。將自流井區管轄的川玻公司區域劃歸大安區,川南鋼材市場區域劃歸貢井區;將貢井區管轄的東碳廠區域劃歸大安區,馬老山區域劃歸自流井區;將大安區管轄的伍家壩、鐘云山、香爐寺和馬吃水立交橋區域劃歸自流井區,虎頭橋和馬吃水紫荊花都區域劃歸貢井區。調整后,自流井區增加面積約375萬平方米,貢井區減少面積約29萬平方米,大安區減少面積約265萬平方米。
2019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自貢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將沿灘區管轄的原衛坪鎮內宜高速以西的南湖片區劃歸自流井區,正式形成今自貢市所轄區縣與鄉鎮街道區劃格局。
圖6:自貢市2019年底市區區鄉區劃示意圖
至2021年底,自貢市轄4個區2個縣、63個鎮2個鄉25個街道,轄區面積4381平方公里。其中,自流井區轄3個鎮9個街道,轄區面積159.29平方公里;貢井區轄7個鎮3個街道,轄區面積409.04平方公里;大安區轄9個鎮6個街道,轄區面積397.49平方公里;沿灘區轄9個鎮1個鄉2個街道,轄區面積466.71平方公里;榮縣轄19個鎮2個街道,轄區面積1606.43平方公里;富順縣轄16個鎮1個鄉3個街道,轄區面積1342.04平方公里。
自貢市從1939年9月1日設市起,區劃不斷演變,地域不斷擴大,歷經86年形成如今的行政區劃格局。未來,隨著自貢市的持續發展,其行政區劃與境域或許還將繼續調整變化。但不論區劃如何調整,始終不變的,是承載千年的鹽業歷史文化和300萬自貢兒女世代生存的美好家園。
(此文已經自貢市地方志辦公室審核)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曹龍乾(四川富順人,富順縣文旅融合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富順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自貢市大安區地方志辦公室特邀史料文獻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