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7月26日訊(記者 湯詩韻)點眾和聽花島的兩則聲明公開了短劇頭部之間的抄襲呢?而爭議背后,是行業內容同質化問題的集中爆發以及海外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
短劇圈最新風波:點眾、聽花島稱出海頭部平臺ReelShort作品抄襲
25日,短劇公司點眾科技、聽花島發布聲明稱出海頭部平臺ReelShort相關作品涉嫌侵權。兩家公司在同日先后發布聲明稱,ReelShort上線播放的多部海外短劇與其國內權利作品"基本相同"、涉嫌"一比一抄襲"。聲明中明確提及名字的作品有6部,其中大部分是去年已上架的作品。
聲明提及,點眾、聽花島已就侵權問題溝通ReelShort運營公司楓葉互動,但進展并不順利。點眾表示,目前楓葉互動僅下線三部ReelShort侵權劇集,仍有多部ReelShort侵權劇集未被下線,侵權行為仍在持續。
藍鯨新聞查詢發現,其中一部作品《Don't miss me when I'm gone》(點眾稱其侵權《出走后,兩個竹馬悔瘋了》)位列ReelShort站內日/周榜首和月榜第二,并出現在首頁推薦中,頁面顯示其播放量超7000萬。此外還有多部聲明中提及的作品站內播放量在6000萬以上。
截至發稿,楓葉互動方面暫未就此事做出公開回應。
前述三家公司均是業內頭部。點眾系爆款短劇《桃花馬上請長纓》的發行方,該劇是2024年唯一一部熱力值破億的作品。聽花島被稱國內精品短劇第一廠牌,《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即是其作品之一。
被指涉嫌侵權的楓葉互動是上市公司中文在線的參股公司,旗下產品ReelShort系短劇出海的先行者及頭部平臺。其爆款作品《億萬富翁丈夫的雙面人生》一度創造充值歷史,成為短劇出海的出色案例。據垂媒"短劇自習室"援引點點數據統計,今年上半ReelShort曾連續38天穩居美國Google Play娛樂應用免費榜榜首,下載量超越Netflix和HBO等傳統流媒體巨頭。
這場爆發在頭部公司之間的侵權風波,將困擾行業的洗稿搬運、侵權改編等問題再度搬至臺前。
主角都是擁有至尊黑金卡的江城林少,算抄嗎?
判斷和認定作品抄襲在實踐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廣東君凡律師事務所花俊賢律師表示,認定他作侵權的前提在于本身得是獨創性表達。比如穿越、重生等題材早已進入公共領域,作品之間在敘事題材和整體結構框架上相似并無大礙。短劇業內的確存在一些屢試不爽的熱梗,比如主角大多姓林蘇霍楚、最能證明身份的是至尊黑金卡、一個電話就能讓任何公司立馬破產倒閉。著作權法只保護具體的表達而非思想,因此這些通用套路并不受保護。
而判斷是否侵權的另外兩個核心要點在于"接觸可能性"和"實質性相似"。所謂接觸可能性很好理解,一般認為只要是公開發布的,就默認可以被接觸到。實質性相似則需要結合故事情節、人物設定、人物關系、具體臺詞、場景鏡頭和拍攝剪輯手法等綜合判斷。
聽花島聲明中放出的細節對比
花俊賢律師解釋稱,作品之間單個情節相似沒有問題,但同樣素材之下的具體演繹、排列組合一定得是不一樣的。情節設置的邏輯、連貫性是判斷侵權與否的重要標準。"臺詞和橋段可以借鑒,總不能情節的起承轉合都借鑒吧?現實當中確實會有一些作品在情節跟情節之間注水,填充不重要的內容以規避風險。但注水并不影響對其抄襲的認定,只是會增加法院審查的難度。"
維權難不止體現在抄襲認定上,侵權賠償的確定同樣不易,權利人的損失、違法所得這些都難以查明和統計。最要緊的是,短劇作品很少能連續火幾個月,維權周期卻很長。即便打贏官司,劇也早就被淹沒或遺忘了。律師透露,實踐中的侵權賠償金額普遍不高,相當一部分糾紛以和解結束。
業內此前并無太多頭部公司之間關于侵權的公開糾紛。花俊賢律師表示,此案影響如進一步擴大,有可能成為行業典型案例,具有很強示范意義。
同質化留不住觀眾,出海和精品化是2025關鍵詞
2025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634.3億元。行業高歌猛進,用兩三年時間走完了網文小說十幾年的路。多位業內人士在受訪時表示,短劇的題材紅利已基本耗盡,很難再憑押注題材制造新的爆款。
在爆款模式上作微創新的成功概率往往更高,"一本多拍"因此成為短劇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被市場驗證過的內容反反復復出現,俘獲不同的或者同一波受眾。一些數據可以反映翻拍熱潮之盛,《鄉下來的真千金,竟是封建老祖宗》拍了13版,《我養的小白臉是京圈太子》累計可能有超過20個版本,其中還包括變種版、古代版。
翻拍版本統計 / 豆瓣"愛短劇組"
與此同時,洗稿搬運、侵權改編、抄襲剽竊等侵權盜版現象時有發生。6月,晉江文學城與哇唧唧哇的版權糾紛沖上熱搜,隨后《偷偷藏不住之許你》永久下架。7月初,聽花島曾發聲明稱其作品《家里家外》疑被抄襲,兩作品從情節串聯、順序安排、分鏡設計、鏡頭語言、畫面銜接、到臺詞都高度相似。
今年4月,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表示在"劍網2025"專項行動中,將規范微短劇版權秩序作為重點任務,指導各級版權執法部門查辦網絡視聽領域大案要案。國家版權局將進一步加大微短劇等網絡視聽領域版權保護工作,推動微短劇行業版權生態健康發展。
同質化內容確實無法持續留住觀眾,相當一部分團隊開始探究精品化創作。另一方面,IP資源成為競爭的重要方向,掌握更多成熟IP的平臺與公司往往能夠構建起更堅固的內容壁壘。
而點眾、聽花島質疑ReelShort作品抄襲背后,是競爭日益激烈的海外短劇市場。
據DataEye發布的《2025H1海外微短劇行業數據報告》,2025年海外微短劇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上半年每月新增約27 款APP,海外本土玩家強勢入局。此外,海外市場"跑馬圈地"速度加快,由去年上半年的集中出海歐美發展到向東南亞、中東、拉美、非洲等地區擴張。
海外制作成本上升、增速放緩、創新壓力等也是多家公司共同面臨的難題。
DataEye數據顯示,收入榜TOP25的海外微短劇APP的內購收入占海外微短劇APP總內購收入近六成,頭部效應顯著。ReelShort、DramaBox(點眾)、GoodShort(新閱時代)、ShortMax(九州)等平臺已形成一定領先優勢。
與此同時,短劇新秀來勢洶洶。劇查查數據顯示,烏克蘭公司My Drama、黑馬FlickReels等成為熱榜常客,連月以來多部作品躋身海外榜前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