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光燈下,一襲素雅旗袍的評彈演員陸錦花懷抱琵琶,指尖流轉間,《聲聲慢》的蘇州話唱詞與爵士小號的即興華彩奇妙交融。近日,歷史悠久的南京路美倫大樓四樓,一場名為“錦花世界樂隊聲聲慢——無界演唱會”的藝術實驗打破傳統與當代的次元壁。
觀眾們邊喝酒和飲料邊看演出,十分愜意,現場粉絲手持LED發光手牌,“陸錦花”“錦花世界樂隊”“花花我愛你”的字樣閃亮奪目。
當晚,陸錦花演唱了《洋涇浜英語》《蘇州河上一座橋》《上海灘》等十多首曲目。每一首曲目都是陸錦花精心挑選的,代表了她創作表演的心路歷程。傳統評彈《義激陳廉》是陸錦花首次和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爵士小號演奏家李曉川合作用爵士風格表達,讓老聽客們耳目一新;《天涯歌女》《四季歌》的重新編配讓觀眾情不自禁地鼓掌。陸錦花原創歌曲《爸爸,外婆笑了》的旋律響起,外婆的紅燒肉、童年的電子琴……此時,陸錦花的聲音突然哽咽:“30歲前我不敢講述這個故事。”臺下,聽著這首感人的歌曲,有觀眾悄悄拭淚。當演唱《聲聲慢》時,全場觀眾幾乎都拿出了手機進行拍攝。《聲聲慢》是2021年陸錦花第一個改編為蘇州話版本的歌曲,這個版本迅速走紅。最后,作為返場曲目的《上海灘》由陸錦花精心編排,前奏的旋律由李曉川演奏。陸錦花用了粵語、上海話和蘇州話三種方言演唱。現場,陸錦花調侃道:“粵語是洋涇浜的,上海話是帶有蘇州腔的,蘇州話呢是滴滴糯的,聽聽看蘇州話唱《上海灘》啥個味道。”
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
“這是第一次在爵士樂場館里聽陸錦花老師演出。我覺得形式非常新穎,以前都是在書場劇場里喝茶聽演出,這次我們居然是喝啤酒聽評彈。”演出結束之后,一位觀眾說:“我很喜歡最后一曲《穿越銀河遇見你》,當我們都把手機的手電筒打開,現場就出現了一個觀眾營造的銀河,我覺得太酷了。”
一位女觀眾激動地說:“我很喜歡的一首曲子就是陸錦花老師自己創作并寫給父親和外婆的《爸爸,外婆笑了》,因為曲子是根據她的親身經歷寫的,我是邊流眼淚邊聽,花姐的愛感動到了我,這場演出非常值得。”
從澳門來上海看演出的王先生表示:“我是‘花粉’,我是和家人一起過來的。花花在網上每一次直播我都看,她唱的這些小調我十分喜歡,特別是那首《聲聲慢》,我也能唱兩句。今天晚上雖然外面下著大雨,但是我也覺得不枉此行。”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陸錦花覺得這場音樂會有著特殊意義。“我是上海評彈團的演員,也是‘麗調’傳人,大家都喜歡叫我‘花姐’。作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也是全國青聯委員,對于上海的文化建設,包括青少年的文化活動,我也會出謀劃策,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這次在爵士樂中心演出是第一次,林肯爵士樂中心是一個國際舞臺,評彈在這里演出也毫無違和感。這場演出我從前期的策劃、導演、編配到主持、演唱,都是堅持一個人完成,這是我作為一個傳統藝術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我們要把非遺傳承下去,并且要發展創新。”
夜深了,南京路的霓虹倒映在雨后的街道上。美倫大樓里,最后一批觀眾仍在哼唱《聲聲慢》的旋律。這場持續兩小時的藝術實驗證明:最傳統的根脈,恰恰能長出最先鋒的枝椏。正如陸錦花謝幕時所說:“藝術沒有邊界,就像愛沒有邊界。”在這個奇妙的夜晚,評彈與爵士,在上海的夜空綻放出令人心醉的火花。
原標題:《當“評彈”遇見“爵士樂”,陸錦花“無界”演唱會在林肯爵士樂中心開唱》
欄目主編:施晨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阮佳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