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26日訊(記者 徐賜豪),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啟幕。本屆大會匯聚800余家全球企業參展,3000余項前沿展品集中發布,覆蓋大模型、AI終端、智能機器人等核心領域。
在這場科技盛典中,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主辦,財聯社、《科創板日報》承辦,以及學而思與東浩蘭生協辦,以“AI+教育:重塑未來學習新生態”為主題的“鏈合π圓桌會”正在火熱進行中。
從通用醫療模型與AI的融合,到產教結合的場景革新,再到資本視角下的產業重構,AI+教育的每一步探索都在重新定義學習的邊界。本場活動匯聚了“AI+教育”領域的企業先鋒、學術權威專家以及資深投資人,圍繞“AI+教育”的未來發展展開深度交流與互動。
學而思執行總裁位晨做了《從“學習輔助”到“成長賦能”——學而思的AI教育生態建設》的主題演講,深入剖析AI對教育行業的變革與影響,分享學而思在這一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在位晨看來,AI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個性化學習體驗,正在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幫助解決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
位晨以貴州畢節七臺河甘河街道吳雨霏小朋友的作文開場,這篇作文源于學而思去年春夏之交啟動的“學而思學習機手拉手公益行動”,該行動旨在為100所鄉村學校送去學習機,設立智慧教室,賦能鄉村師生。目前雖僅覆蓋43所學校、14000多名學生,但已成效顯著。學習機搭載人工智能大模型,擁有豐富課程資源,不僅助力學生學業拓展,還為教師教學提供支持。
“這一行動讓一線工程師感受到用戶反饋,促使他們回歸初心,思考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位晨分享到。
好未來學而思自2003年成立,便致力于將科技與教育結合。成立之初便著手題庫建設,至今擁有超10億題的數據集,還有大量視頻、試卷、講義等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學而思很早的布局了AI領域,2017年成立AI Lab,2019年參與國家智慧教育開放創新平臺項目。2023年推出的“九章大模型”成為教育垂類首批通過備案的大模型,今年7月與北師大聯合開發的“師承萬象”大模型,作為首個緊扣新課標知識體系的基礎教育大模型,已進入北京市教委AI應用超市,并在北京六十多所公立學校試用。
面對今年Deepseek的火爆以及通用大模型的強大,位晨詳細解釋了教育行業做垂類大模型的必要性。
在她看來,通用大模型如通才,而垂類大模型似專才。教育生態龐大、場景多樣,只有深耕教育行業不同場景的科技企業、研究機構和主管部門等深入探索,才能在性能和性價比上取得優勢。例如,“九章大模型”會根據孩子年級提供個性化答疑,圈畫重點,助力實現因材施教。位晨認為,通用大模型和垂類大模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共存。
據位晨介紹,過去兩三年推出的學而思學習機搭載“九章大模型”,內容豐富,能根據孩子個性化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和學習規劃,突破教育行業大規模、個性化、高品質難以同時實現的“不可能三角”。智能體“小思”深受孩子喜愛,2024年被喚醒2.3億次。小思工作坊能讓孩子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將創新思想轉化為具體實踐,如生成繪本、寫代碼、制作地球儀等。小思AI一對一如同能看、能講的智能學伴,能分析孩子學習過程,提供學習規劃,提升學習體驗和效率。
位晨認為,AI對教育的影響只是冰山一角,未來需思考教育重構方向,以及孩子該學什么、怎么學。“人類獨特的創造力、同理共情能力、思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至關重要。科技只是工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法和創新創意能力讓人期待,在AI賦能下,他們必將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