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橫跨大洋的追捕行動,近日在美國加州橙縣城市爾灣(Irvine)落下帷幕。一名中國籍通緝犯,因涉嫌在中國境內實施大規模金融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受害者超過4700人、涉案金額高達15億人民幣(約合2.1億美元),在美國執法部門與國際刑警組織的協作下,于爾灣被成功逮捕。
消息由美國邊境巡邏隊(USBP)圣地亞哥分局局長Gregory K. Bovino于7月24日通過社交平臺公開。
他在發文中毫不掩飾對這起跨國抓捕行動的重視與自豪,表示這名嫌犯原以為只要逃入美國、隱姓埋名就能逃脫中國法律的追責,但事實證明,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Bovino在聲明中嚴正指出:“美國不是國際逃犯的避風港,現在不是,將來也永遠不會是。”
這起案件的成功偵破,得益于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的“紅色通緝令”,以及美國邊境巡邏特勤組與移民執法部門的協同作業。據美方通報,該男子系非法入境美國,且身份在初期并未顯露異常。在接到中方通緝請求后,美方情報系統迅速展開行動,并通過內部數據庫比對,最終鎖定嫌犯藏匿地點,并在其毫無防備之下予以逮捕。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該男子在中國所涉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以及“金融詐騙”等,涉嫌利用理財平臺、非法集資、虛假投資項目等手段,誘導數千人投入資金。此類案件在中國近年來屢見不鮮,尤其在“P2P爆雷潮”后,許多涉及高額集資的項目已被認定為金融詐騙,其背后往往涉及多層級傳銷組織、資金盤運作,危害極大。
而這名被捕男子,正是其中一宗重案的關鍵人物。按照通報,他卷走巨額資金后便迅速出逃,通過多條地下通道抵達美國,加州爾灣則成為其“藏身之地”。作為南加州華人聚居城市,爾灣生活便利、治安良好,長期以來吸引不少華人移民、留學生和新富階層。也正因此,這里也成為某些人“躲避視線”的首選。
不過,隨著美中執法協作日趨頻繁,以及美國在處理非法移民、洗錢、金融犯罪等跨國行為上的日益強硬態度,這類試圖在美藏匿的逃犯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法律風險。美國執法機構近年來已多次通過INTERPOL紅色通緝渠道,將境外涉案人員拘捕并移交司法程序。
對于像這名詐騙犯這樣企圖利用身份漏洞藏身美國的做法,Bovino表態明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會繼續與全球執法伙伴合作,追捕任何一個膽敢以美國為庇護的逃犯?!?/p>
截至目前,尚不清楚該案是否進入引渡程序,但有法律專家分析指出,由于中美之間雖未正式簽署雙邊引渡條約,但過去已有多次“個案式引渡”操作,尤其在重大金融案件中,若證據鏈完整,美方不排除通過外交協調方式予以遣返。而在正式遣返前,被通緝人可能會先面臨美國國內關于非法入境、偽造身份、洗錢等多項聯邦指控。
這起案件再次提醒公眾,跨國經濟犯罪的隱蔽性與延伸性極強,尤其在當前全球金融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任何一筆“不明來歷”的資金流動,背后都可能藏著法律與倫理的巨大風險。而那些試圖借助國境之便規避法律追責的行為,也終將在全球執法合作的大趨勢下無所遁形。
此案在華人社區中也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表示擔憂,這類行為不僅損害受害者利益,也會進一步惡化海外華人的公眾形象;也有人認為,加強中美在打擊經濟犯罪上的協作,有助于遏制“騙完就跑”的灰色產業鏈。無論如何,一個明確的信號已經釋放:海外不是法外之地,跨國逃亡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美國同城分類信息網免費發布平臺!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