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集體組織思政課教師進行實地調研。卓張鵬/攝
“這一組照片呈現的是日軍攻占東北軍駐地沈陽北大營的場景,這張照片展示的是日軍炮火炸毀北大營彈藥庫的畫面……”近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容納120余人的教室座無虛席,同學們與老師互動熱烈。
這堂課的火爆,源于任課教師張莉的“特殊教案”——幾年來,她走訪了東北10余處紅色場館,將調研所得凝練成教學案例。
這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五親模式”激活思政課堂的一個縮影。3年來,該院探索出親身經歷、親手提煉、親自感悟、親切講授、親力奉獻的“五親模式”理念,創新開展“大思政課”教學案例活動,主動將新時代偉大變革案例融入思政課教育,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和學生參與調研,撰寫思政課教學案例,建設具有學院自主知識產權的案例庫,為思政課教學提供鮮活案例,讓思政課 “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該校黨委書記侯振發表示,思政課教師將實踐案例有針對性地融入思政課教學,更好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五親模式”創新性地把理論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有效推動了思政課質量的整體躍升。
“偉大變革案例融入思政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經一段時間,高校思政課面臨教學“理論過于抽象、不貼近學生實際、教和學分裂”等痛點和“老師講老師的、學生干學生的、你不理我我不理你”的困境。
2023年1月,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巍帶隊赴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掛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思政課’研學基地”。調研現場聽到的一個案例讓他深受啟發——“鴉片戰爭之前,長江中上游是麋鹿的故鄉,由于英國的入侵與掠奪,麋鹿曾一度消失;隨著我們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麋鹿又重新回到了祖國。”基地負責人講述“國家興則麋鹿興”的案例讓周巍印象深刻。他認為,像這種鮮活的實踐案例如果用于思政課,會比單一的理論講述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恰好,新時代偉大變革中從不缺少這種蘊含著豐富思政元素的實踐案例。
“案例要‘活’,教師必須先‘沉下去’。”周巍設想,如果教師親身調研,感觸一定更深刻。如果教師將切身感悟凝練成鮮活的案例放到思政課上分享,那么課堂一定會變得有味兒、有魅力、有情懷。
“五親模式”正是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探討。“它構建出‘實踐-提煉-內化-傳授-奉獻’的完整教學閉環,是實踐案例教學自主創新探索的重要成果。”周巍說。
“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案例庫”
理念有了,如何落地實施?
明確選題是關鍵。早在“五親模式”提出前,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有以教研室為單位開展實踐調研的傳統,但由于對調研選題、成果未作明確要求,案例的實際使用效果不佳。
“五親模式”提出后,該院迅速出臺了“大思政課”教學案例庫建設方案。起初,教師依然根據個人偏好去調研,撰寫的案例沒有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第二年,學院要求教師在調研前先明確選題。這一次,雖然主題聚焦了,但與思政課教學聯系不夠緊密。
由此,該院開始探索項目制,由學院提供選題,集體研究,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在教師調研前,學院再進行整體把關,確保調研方向明確、具體可行。
“假如有老師選擇‘新質生產力’作為調研主題,他首先要制定計劃、列出調研提綱,學院評估后再為其推薦一些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調研地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教師劉強舉例。
除個人和團隊調研外,過去兩年,學院還集體組織教師120余人次赴蘭州、武威、瀘州、溫州、義烏等地實地調研,足跡遍及四川、新疆、云南、廣西、湖北等30個省區的100多個地區。
調研成果如何呈現同樣關鍵。打開該院官網,網頁中“五親模式”幾個字格外醒目,點擊即可看到學院搭建的自主知識產權優秀案例庫。從2024年起,該院將教師的優秀教學案例上傳至網站,向社會公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劉強介紹,一份案例要想“掛到網上”,至少要通過四級審查,即:教研室初篩、教研部初評、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評、學院終評。每次評選案例,學院都要反復開會討論,寧缺毋濫。“入庫”的案例要符合“五親模式”理念,要融入黨的創新理論,要100%原創。
“案例讓思政課‘活’起來”
“我們團隊在南京親身體驗后所寫的案例,可以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研部教師王梅清介紹,4位參與調研的學生依次上臺展示分享自己的調研心得,介紹案例能融入該課程相關章節的理由。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案例不僅有自己撰寫的,還可以共融共享。一堂“雙師示范”課日前在該校新文科綜合實驗室錄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研部教師榮樞和王梅清分別擔任該課的理論導師和案例導師,共同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第二章第一節的“科學實踐觀”。兩位教師密切配合完成思政課教學,參與學生紛紛拍手稱贊,直呼“舍不得下課”。
“現在,同學們上課的積極性、參與度更高,也更愿意上思政課。”榮樞對此感觸頗深。在他看來,有了“五親模式”的引領,思政教學實現了從“指尖”到“心尖”、從“傳統”到“藝術”、從潤物“有聲”到“無聲”的轉變。
除了把案例融入“第一課堂”,該院還打造了以“讀懂中國·理響南湖”“紅巷里的思政課”為代表的特色理論宣講品牌,開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史’學習”等理論宣講課程。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該院以“五親模式”調研案例為依托的理論宣講超200場。
“五親模式”還催生了系列科研成果。去年4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思政課”建設規律與實踐理路研究》(專著)入選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成果中不僅有教學案例庫,還打造了“讀懂中國”“大思政課”研究文庫和近30篇高水平學術論文,開發了4門“讀懂中國”系列思政課。
該校校長朱方偉教授表示,下一步,學校將更加聚焦調研主題、倡導團隊調研、規范案例格式、明確育人效果,充分利用第三方數字平臺,打造原創案例慕課,完善自主知識產權案例庫,輸出思政教學改革的特色品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