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新青年
有態度 有溫度 有你有我
暑期大學生
“三下鄉”活動
為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將高校科技資源引入鄉村,近日,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柚見藍天”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會東縣嘎吉鎮,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文化認知與航空航天科普實踐活動。團隊以航模為載體,以科普為橋梁,從文化根脈到科技前沿,從校園課堂到田間地頭,為嘎吉鎮注入了蓬勃的科技活力。
深植文化根基,厚植服務情懷
團隊為深化文化認同,專程參觀涼山彝族歷史博物館,在抗日紀念碑前感悟歷史厚重,通過漆器、畢摩典籍等展品系統了解彝族沿革與民俗,這種沉浸式文化體驗為后續科普活動奠定了人文基礎。
精準把脈民意,指引實踐航向
團隊為精準科普需求,深入嘎吉鎮開展航天知識問卷調研,覆蓋各年齡段居民,結果顯示:青少年對航天科技興趣濃厚,中老年人高度認可科普價值并給出建議,這些基層反饋為后續活動的針對性設計提供了明確方向。
啟迪天空夢想,播撒科學火種
團隊為中小學生打造集知識性、觀賞性、互動性于一體的科普活動,通過PPT講解航空航天史與飛行原理,開展趣味問答。航模飛行表演中固定翼、多旋翼機型劃出優美軌跡,同學們動手組裝模型并通過APP操控無人機,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實踐體驗,在鄉村學子心中播撒"空天報國"的科技火種。
田疇智翼展翅,賦能鄉村振興
團隊深入嘎吉鎮社區與農田,通過“科普展演+技術講解”模式推廣創新技術。現場展示了航模與無人機飛行表演,吸引村民近距離互動,隊員們用通俗語言講解飛行原理及應用場景,并重點開展農業植保無人機專項科普,模擬農藥精準噴灑,演示其高效、安全特性。活動解答了村民關心的成本、操作等問題,有效提升對“智慧農業”的認知,為科技興農奠定基礎。
西南石油大學"柚見藍天"團隊在嘎吉鎮開展社會實踐,構建了"文化認知—科技賦能"的完整鏈條。團隊以航模科普為橋梁,既激發了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又提升了居民科技素養,更通過農業科技展示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從文化學習到科技應用,這群學子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高校服務鄉村發展的使命擔當。
來源 | 西南石油大學“柚見藍天”社會實踐團隊
本期編輯 | 左左
一審一校 | 賴小小
二審二校 | 沈莉
三審三校 | 馬吉石子
微博 | @涼山共青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