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著名的段子,某技校的老師教訓學生說:“你們啊,還不趕緊學點技術!你們要是連點技術都沒有,和北大清華的學生有啥區(qū)別?”
咱不用對號入座,具體是哪個技校您也知道我說的是哪個。
這段話背后,是未來社會在AI 沖擊下白領崗位大幅萎縮的趨勢。除了金字塔頂端那 5%~10% 的高級腦力勞動者,其余崗位拼的就是體力。因此,學一門手藝特別重要。
這股潮流在韓國已現(xiàn)端倪。不少韓國白領厭倦了“7×24”——加班、熬夜、眼澀、腦脹,索性轉(zhuǎn)行:有人去當電焊工,有人去做水管工。每天出點汗,掙點辛苦錢,累到渾身酸臭,飽餐一頓倒頭就睡,也不用擔心失眠了。
圖為藍領工作者
關鍵是,韓國這些工種缺口很大。過去大家拼命考延世、高麗、首爾大學,再擠進三星、LG等大企業(yè),如今卻身心俱疲。其實有門手藝混口飯,挺好。在韓國成熟技工收入并不低:好一點的韓國管道工,一天折合人民幣約兩千元,特高壓電工這種高級工種,年薪可達一億韓元。
國內(nèi)情況類似,許多大學生,尤其是文科生,求職無門,而一二線城市里,保姆卻難找——七八千是起步,水平高的能拿一萬五。照看孩子、老人,再輔以一定技能,日子雖談不上神仙,但溫飽無憂。
在發(fā)達國家也是一樣的,美國過去這么多年,中小學老師年薪五萬美元,日子過得緊巴巴;可街頭攤煎餅的醬香餅小哥,一張餅賣六十美元,照樣有人排隊,手藝值錢。后來雖被人舉報遣返,那是另一回事。
在發(fā)達國家,藍領有點技術的,日子過得相當之好。
有的去紐約、華盛頓,英文不靈沒關系,會修水管、會切水果,就能立足。周末雙休,平時還能挑活兒,收入一點不少。
所以,奉勸各位,尤其給孩子規(guī)劃未來時:若真不是讀書那塊料,腦力夠不到一定的層級,不如趁早學門手藝。藝不壓身,用不上還能救急,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