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州晚報
“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的!”當看到警察到來的那刻,張某知道再也不能逃避了。5月21日,隨著兩名兇手在云南大理和臺州同時落網,這起懸在臺州警方心中22年的命案終于告破。
清晨命案
一場口角引發的致命沖突
2003年初冬的一個清晨,王某像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前往工廠上班。在途經某廠區門口時,兩名男青年騎著三輪車經過,雙方避讓不及發生碰撞。
口角很快升級為肢體沖突,爭執中,那名黃發青年突然從三輪車上抽出一把刀具,向王某猛刺數刀。頓時,鮮血浸透了王某厚重的棉衣。兩名青年見事態嚴重,倉皇逃離現場。
路過的工人發現倒在血泊中的王某,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王某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案發后,臺州市、椒江區兩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據現場目擊者反映,行兇者中有一人染著黃色頭發,這個特征成為案件偵破的關鍵線索。警方圍繞這一顯著特征,對案發地周邊村落、出租屋、工廠進行了地毯式排查。
“那時,我天天在外走路問話登記,排查了半個月,把周邊的村子人員都排查了。”當年參加辦案的民警吳亮回憶道。但由于當時數據信息匱乏,警方始終未能鎖定嫌疑人。
警方在現場了解到一些線索。然而,受限于當時的刑事科學技術水平,這些線索無法發揮應有作用。案件偵破工作陷入僵局。
22年來,雖然辦案民警多次更換,但“命案必破”的信念始終未變。一代代刑警接力偵查。期間,專案組先后多次組織刑偵專家會診,調整偵查方向,但案件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專案偵查
跨越千里鎖定真兇
隨著刑事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今年2月,椒江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專案組,調取原始案卷,運用最新技術對現場線索進行重新分析。
“我們一直沒放棄,出現一個新的線索,沿著這個線索繼續在查。”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兼重案中隊中隊長聶猛說。經過不懈努力,警方成功將嫌疑人范圍縮小至貴州省某縣。
專案組立即趕赴貴州開展調查。在當地警方配合下,辦案民警對某縣適齡男性進行了摸排。由于時間跨度長達22年,很多原始戶籍資料已經缺失,給偵查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專案組加班加點分析研判,終于發現張姓和簡姓兩名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調查顯示,兩人曾在椒江打工暫住,且案發后不久就突然離開臺州,行跡十分可疑。更關鍵的是,張某年輕時染過黃色頭發。
天網恢恢
22年逃亡路終到盡頭
在鎖定嫌疑人藏身之處后,專案組精心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5月21日凌晨,抓捕組兵分兩路,一路在云南大理,一路在浙江臺州,展開收網行動。
當民警亮明身份時,張某先是一愣,隨后說道:“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與此同時,云南抓捕組在一簡陋的出租房內將簡某抓獲。
據二人交代,2003年案發當日,他們與受害人王某發生碰撞。年輕氣盛的張某在沖突中一時沖動,持刀行兇。案發后,二人逃往外地,之后又分別逃往云南和浙江打工。
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簡某已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這起歷時22年的命案積案成功告破。
來源:臺州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