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呈現的是5戶合用的廚房,這張是10戶合用的廁所。如今,它們已經不在,這里曾經的居民們迎來了新生活……”
近日,在長白228街坊黨群服務中心,一場特殊的“時光故事會”上演。“讀檔學史 我來說”系列活動之“城市更新 檔案見證 對話長白228街坊”活動,以黑白老照片、歷史見證者等為媒介,回望長白228街坊這座曾經的上?!岸f戶”工人新村的前世今生。
一紙檔案
從“工人大喜事”到“社區新生態”
現場,《上海城市更新新生態——長白新村的蝶變》短視頻,將觀眾帶入跨越70年的城市記憶長河。
“1952年的《新聞日報》稱這是‘上海工人的大喜事’。那時候,‘二萬戶’房子就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詞?!被顒又校瑮钇謪^檔案局(館)帶來思政課《檔案記載228街坊的前世今生》,一邊展示豐富的史料圖片,一邊為觀眾生動講述了228街坊的建設與改造歷程。
從70多年前報紙上振奮人心的報道,到建造初外國友人造訪的老照片,從多年前長白新村門口的一爿煙紙店,再到2016年整體協商征收啟動時的紅線圖……檔案留存著228街坊的歷史淵源,也留住了曾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數不盡的記憶。
如今,228街坊已然舊貌換新顏。這里的“二萬戶”建筑以“有機更新”模式保留了下來,成為上?,F存唯一的成套“二萬戶”歷史風貌住宅。它保留了原本的新村建筑,展現了工人新村的空間原貌和生活場景,也引入了社區長者食堂、飯店、商超、健身房、創業空間等配套設施,成為周邊居民“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城市人民建’,在讀檔中我們看到,‘228街坊’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住宅建設的重大項目,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政府對人民的關懷,如今也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寫照。”楊浦區檔案局(館)工作人員介紹。
106天奇跡
見證檔案里的基層治理密碼
現場,長白新村街道長白路第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芳、228街坊居民居阿姨、228街坊青年宣講團成員袁婧、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李彥伯、“老楊樹宣講匯”宣講導師劉倫峰等多位與228街坊一路并肩走來的“坊友”齊聚一堂,以“長白新村的前世今生”為主題,展開論壇對話。
居阿姨印象最深的,是一張2016年居民自拍的“百家宴”照片。照片里,一戶戶人家在即將搬遷的老屋前支起圓桌,桌上擺滿了美食,老人們舉著酒杯,共同迎接著未來的新生?!鞍嶙咔?,我們一直討論,什么才最能表達我們的喜悅?是食物?!本影⒁虅忧榛貞洠坝谑?,我們主動提出,要在社區里再吃一頓‘團圓飯’。大家都來了,那一天很開心……”
隨后,李芳從居民區黨總支的角度,講述了廣大黨員和群眾如何通過共同努力,實現了“106天完成三個100%”的奇跡。袁婧分享了街道如何統籌謀劃,整合各方力量,將228街坊建設成為社區居民共享美好生活的活力新空間。李彥伯從專業角度解讀了長白新村的規劃設計理念,分析了社區如何在高速發展中保留百姓“鄉愁”。劉倫峰放眼楊浦全區發展,帶來了關于“如何講好新時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奮斗故事”的分享。
論壇上還展示了多份檔案——《上海市文教委委員會關于二萬戶工房子弟小學及幼兒園工作的報告》《上海市綜合貿易公司所屬長白新村安圖路小吃部、延吉東路商場、食堂及圖們路菜場建設工程圖紙》。二者一份關注“未來”,一份夯實“當下”,展現了228街坊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放在建設規劃的核心位置,全面覆蓋了工人子弟教育、醫療、文娛、日常采買等方方面面。
這些影像與文字檔案,恰如城市發展的年輪。在一份份檔案中,人民城市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切實可干的實惠與溫情。
論壇結束后,不少觀眾意猶未盡,向臺上論壇參與者提問?!伴L白新村的更新與規劃設計,對上海乃至全國的城市建設有哪些啟示?”“在長白新村228街坊征收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現場交流互動氣氛熱烈,關于228街坊的記憶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更多鮮活的細節。
活化記憶
當檔案走出庫房融入生活
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前,上海市檔案館和楊浦區檔案館已分別向228街坊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館捐贈了一批與長白新村“二萬戶”有關的檔案資料,希望用這些“舊檔案”照亮“新時光”。不僅如此,去年11月,上海市檔案局(館)還與楊浦區檔案局(館)聯合編纂出版《人民的城市——檔案里的城市記憶(楊浦卷)》,從檔案視角,呈現了楊浦人民城市建設的實踐成果。
“檔案的真正價值不是被鎖在鐵柜里?!睏钇謪^檔案局(館)工作人員表示,楊浦曾是一座工業老城區,楊浦濱江更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國工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而今光陰荏苒,這里實現了從楊樹浦到楊“數”浦的轉變,數字經濟從這里騰飛。歲月更迭間,檔案的記錄讓一切可知可感,讓歷史留痕,更賦予了百姓觸摸城市變遷的可能。
70年前,228街坊的老建筑承載著“一人住新房,全家都光榮”的夢想;今天,它們詮釋著“人民城市”的新內涵。從“小檔案”中管窺“大時代”,一紙檔案串起的不僅是長白新村的變遷史,更是一部城市與人民雙向奔赴的溫暖史詩。
文字丨湯順佳 韓佳珉(實習生)
編輯丨吳百欣
部分圖片由楊浦檔案局(館)提供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