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小米手機沒漲價,可能得感謝這場打贏的專利官司!2025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一紙判決,把美國GE視頻壓縮公司手里那項號稱“H.265視頻編解碼標準必要專利”的玩意兒判了無效。別以為這只是小米和美國公司的事兒——這是中國企業(yè)頭一回在標準必要專利戰(zhàn)場上,把“專利流氓”按在地上摩擦,還順便給所有國產(chǎn)廠商遞了把“反薅羊毛”的刀。過去五年,從德國法院的被告席,到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的無效請求,再到最高法的終審勝訴,小米這波操作,簡直是把“被動挨打”的劇本撕了,重寫了“主動反擊”的爽文。
一、先搞明白:這專利到底是個啥?為啥能當“搖錢樹”?
要聊這事兒,得先把“標準必要專利”和“H.265”這倆詞兒說明白。不然你聽著“編解碼標準”“專利池”,還以為是啥高大上的黑科技,其實跟你每天刷視頻、看電影息息相關。
先說H.265(也叫HEVC),說白了就是“視頻壓縮技術”。你手機拍4K視頻,一個小時幾百G,要是沒壓縮技術,別說傳微信了,手機內(nèi)存都得炸。H.265就是把這幾百G的視頻“壓”成幾十G,畫質(zhì)還不變差——就像把一床大棉被塞進行李箱,既能裝下又不占地方。這技術對手機、電視、攝像頭來說,是剛需中的剛需,沒有它,你看的高清視頻就得卡成PPT。
但問題來了:H.265這技術不是一家公司搞出來的,是一堆企業(yè)、機構一起研發(fā)的,所以專利分散在不同人手里。為了方便收“專利費”,這些專利持有者搞了個“專利池”——簡單說就是“抱團收費”。就像小區(qū)門口的路,本來是大家一起修的,結果幾家湊錢修了幾段,就各自劃個收費站,你開車過去,每段都得交錢。
H.265現(xiàn)在有三個專利池:MPEG LA、HEVC Advance(GE視頻壓縮公司是創(chuàng)始成員)、Velos Media。這仨貨就像三條惡狗擠在同一條路上,每個都齜牙咧嘴要“過路費”。最惡心的是啥?收費標準還不統(tǒng)一:同樣一部手機,MPEG LA說“每臺收1塊”,HEVC Advance跳出來“我這技術高級,得收2塊”,Velos Media湊過來“不好意思,你們漏了我的專利,再加3塊”。合著廠商賣一部手機,利潤還沒專利費高,這不就是明搶嗎?
更損的是,這些專利池根本不告訴你具體哪項專利要錢,就一句“反正你用了H.265標準,就得交錢”。這跟街頭混混收“保護費”有啥區(qū)別?“交了錢保你平安,不交?我就去法院告你侵權,讓你產(chǎn)品在歐洲賣不了!”——GE視頻壓縮公司2020年在德國起訴小米,玩的就是這套路。
二、小米為啥敢硬剛?這五年到底干了啥?
2020年8月,小米在德國被GE視頻壓縮公司告了。按當時的“常規(guī)劇本”,中國企業(yè)遇到這種事,基本是“破財消災”:國外公司在你主要海外市場(比如歐洲)起訴,凍結你產(chǎn)品銷售,逼你簽個“天價許可協(xié)議”——畢竟打官司太耗錢,還耽誤賣貨,不如花錢買平安。
但小米偏不。這公司骨子里就帶著股“不服就干”的勁兒(想想當年跟董明珠打賭,跟榮耀搶市場)。他們琢磨:你說我侵權,我就得認?你那專利是不是真的“有效”還不一定呢!
于是小米走了步險棋:主動無效挑戰(zhàn)。啥意思?你在德國告我,我回中國查你專利是不是真的夠格當“專利”。2022年2月,小米直接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遞了申請:“GE這專利是假的,我請求宣告它無效!”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一查,嘿,還真有問題!這專利名叫“解碼數(shù)據(jù)流的方法、生成數(shù)據(jù)流的方法及其解碼器”,聽著挺玄乎,其實核心技術跟之前的H.264(上一代視頻標準)比,沒什么實質(zhì)性創(chuàng)新。舉個例子:H.264是“把蘋果切成塊”,H.265理論上得是“把蘋果榨成汁還不破壞營養(yǎng)”,結果GE這專利呢?就是“把蘋果切成更小塊”——換湯不換藥!法律上管這叫“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說白了就是“你這發(fā)明不夠新,不配叫專利”。
五個月后,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宣告專利無效。GE急了,跑到北京知識產(chǎn)權法院起訴,想推翻無效決定,結果敗訴。接著又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4月開庭,7月22日終審——最高法拍板:維持無效!等于給GE這專利蓋了戳:“廢紙一張,別想拿它收錢了!”
三、這事兒比你想的更重要:中國企業(yè)終于敢掀“專利流氓”的桌子了
很多人覺得:“不就是小米贏了場官司嗎?至于這么激動?” 還真至于。這事兒的意義,遠超一場普通的商業(yè)糾紛——它標志著中國企業(yè)在專利戰(zhàn)場上,從“被動挨揍”到“主動反擊”的轉折點。
過去幾十年,國外公司把“專利戰(zhàn)”玩成了“合法搶劫”。為啥?因為專利這東西太專業(yè),規(guī)則都是他們定的。你想進國際市場?先交“專利保護費”!不交?我就在你主要市場(比如德國、美國)起訴你,凍結你產(chǎn)品,讓你賣不出去。中國企業(yè)早期技術弱,只能忍:聯(lián)想、華為、大疆都吃過這虧,每年交的專利費能堆成山。
但小米這次反其道而行之:你在德國告我,我回中國查你專利的“合法性”。這招叫“釜底抽薪”——你不是拿專利當武器嗎?我先把你武器繳了!這就像別人拎著把刀到你家門口鬧事,你不跟他打,直接報警驗刀,結果發(fā)現(xiàn)那刀是“管制刀具”,警察當場把刀沒收了——看你還怎么鬧?
更關鍵的是,小米撕開了一個真相:很多專利池里的專利,根本是“湊數(shù)貨”,甚至是“過期無效”的。就像菜市場賣菜的,有人拎著一籃子爛菜葉子,硬說這是“進口有機菜”,要價十倍,你要是不敢拿去檢測,就只能當冤大頭。H.265三個專利池里,這種“湊數(shù)專利”多了去了——畢竟專利池是按“專利數(shù)量”分賬的,專利越多,分的錢越多,誰不想多塞點“爛菜葉”進去?
小米這次勝訴,等于給所有國產(chǎn)廠商遞了把“檢測爛菜葉”的鑷子:別慫!那些專利池的“過路費”,不一定都得交!你可以去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申請“專利無效”,查一查他們的專利是不是真的“有創(chuàng)造性”“有新穎性”。就像開店遇到“職業(yè)打假人”,你不用慌,先看看他手里的“假貨鑒定書”是不是偽造的——很多時候,他們自己都心虛!
四、國產(chǎn)廠商別再當“冤大頭”了!小米這招你也能學
現(xiàn)在很多國產(chǎn)廠商一提專利戰(zhàn)就頭疼,覺得“我們技術不如人,只能交錢”。但小米證明了:專利戰(zhàn)不是“技術PK”,是“規(guī)則PK”。國外公司玩了幾十年專利,確實比我們熟,但規(guī)則這東西,你只要敢學、敢用,就能反殺。
舉個例子:很多廠商遇到專利訴訟,第一反應是“趕緊和解,別影響賣貨”。但小米告訴你:“和解可以,但先看看對方的專利值不值這個價!” 就像有人找你要100萬“保護費”,你先別急著掏錢,先讓他把“保護資質(zhì)”拿出來——要是他連資質(zhì)都是假的,憑啥給他錢?
再比如,專利池最喜歡搞“模糊收費”:“我們有1000項專利,你用了我們的標準,就得按銷售額的5%交錢!” 但這里面有多少專利是“必要”的?有多少是“無效”的?他們從來不說明白。小米這次就揪著一項專利死磕,證明了“你這1000項里,至少有一項是假的”——這一下,整個專利池的可信度都得打折扣,以后再想漫天要價,就得掂量掂量了。
還有個關鍵點:中國法院越來越敢“說不”了。以前很多人覺得“國外法院更公正”,其實是國外公司主場作戰(zhàn),規(guī)則熟、人脈多。但現(xiàn)在,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最高人民法院對專利的審查越來越嚴,對“專利流氓”的態(tài)度越來越硬。小米能在五年內(nèi)從“被起訴”到“終審勝訴”,背后是中國知識產(chǎn)權保護體系的進步——我們自己的法院,終于敢給中國企業(yè)撐腰了!
五、當然,小米贏了這仗,不代表以后就高枕無憂
必須得說句實話:專利池的博弈,比你想象的更復雜。H.265之后還有H.266(VVC),技術在進步,“薅羊毛”的手段也會升級。這次GE只是HEVC Advance專利池的一員,就算它的專利廢了,其他成員可能還會跳出來——就像你打跑了一個收過路費的,旁邊可能還有十個等著上。
而且,小米自身的專利實力也得跟上。這次是“反擊對方專利無效”,下次呢?得有自己的“硬核專利”,才能在談判桌上有底氣。就像打架,光會躲不行,還得能打——你手里有真槍實彈,別人才不敢隨便惹你。
但至少,小米開了個好頭。它告訴所有國產(chǎn)廠商:別再把“交專利費”當成“理所當然”,別再當任人拿捏的“肥羊”。遇到“專利流氓”,拿起“專利無效請求”這個武器,去查一查他們的專利是不是真的“金貴”;遇到“模糊收費”,勇敢說“不”,讓他們把專利一項項列出來,逐條核對——誰也別想拿“專利”當幌子,在中國市場“合法搶劫”!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
你現(xiàn)在用手機刷視頻、追劇,覺得“高清流暢”是理所當然的。但你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企業(yè)在跟“專利流氓”死磕,才沒讓你多掏幾百塊“專利費”。小米這次勝訴,不是結束,是開始——中國企業(yè)在專利戰(zhàn)場上的腰桿,會越來越直。
下次你買手機、電視,發(fā)現(xiàn)價格沒因為“專利費”漲上去,記得背后可能有像小米這樣的企業(yè),在跟那些“揣著假專利想收錢”的家伙死磕。這仗,打得值!
畢竟,咱們中國企業(yè),早就不是以前那個“只敢忍氣吞聲”的愣頭青了——現(xiàn)在的我們,敢跟規(guī)則叫板,敢跟“流氓”硬剛,更敢挺直腰桿說:“想薅中國企業(yè)的羊毛?先問問我們同不同意!”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nèi)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