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了,睡醒一看,電影大盤預測又漲了!難得看到這么多高質量的片子扎堆暑期檔。
今年這個暑期檔的質量非常之高,豆瓣評分8分及以上就有三部《南京照相館》8.5,《羅小黑戰記2》8.6,《戲臺》8.0,《長安的荔枝》低一點也有7.7,是往年少有的盛況,硬是靠口碑發酵把觀眾重新拉回電影院,網友說這是電影人的自救。
好片一部接著一部上映,電影市場逐漸呈現出神仙打架的局面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票房大盤熱起來了,從周末單日2.9億到3億,有逆跌的趨勢。
尤其是《南京照相館》,可謂是憑一己之力帶熱了大盤,多部影片受益預測普漲。
《南京照相館》點映期間口碑就好評如潮了,上映后更經得住觀眾的檢驗,票房一路高歌,預測逐漸走高,從首映的12億到次日的13億,再到第三次的預測已高達16億,自己的票房預測一夜暴漲3億,還拉著大鵬和陳佩斯的新片一塊吃肉了...
《南京照相館》次日票房即破1億,是春節后第1部單日票房破億新片了吧。把大盤拉高至2.9億票房,不知又“盤活”了多少影院。
難得的是,《南京照相館》的爆火并非一家獨大,而是順帶著把電影市場盤活了,讓其他好片的票房一路跟著水漲船高,其中大鵬的新片《長安的荔枝》與陳佩斯的新片《戲臺》票房漲勢尤其明顯,真正呈現出了神仙打架的局面。
《南京照相館》憑啥帶熱大盤,票房登頂把觀眾拉回電影院?
高質量還是高質量,好片口口相傳!
每年暑假都會大力推行此類抗戰電影,但《南京照相館》和以往版本不同,導演從各色普通南京百姓角度出發,更深切體會南京城淪陷后心態的變化,更有命運共同體的深切感!
該片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就是一群普通人在那個最黑暗的時間在最黑暗的地點尋求存活的故事。
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等一眾領銜主演,演技在線,都貢獻了精湛的演技,把小人物塑造刻畫得入木三分,讓觀眾得以更好的共情。
從一個照相館的視角,通過幾個人的合作,有人英勇就義,只為把罪惡的照片帶出去,讓世界了解日本在南京的邪惡罪行。
隨著故事的推進,你會發現日本攝影師伊藤從最早友善的態度到后面殺伐果斷的變化,也有我們郵差、歌伎和逃兵的成長,哪怕是那個漢奸翻譯,也在一次次的沖擊力選擇了反抗。
影片最后有一幕場景是,蘇柳昌(劉昊然飾)犧牲前對著卑劣偽善、無恥狡黠的日軍攝影師說出人物在本片中最后一句臺詞:“我們不是朋友,不是!”
這句話是那么平靜而又振聾發聵,隱喻的是日本侵略中國乃至亞洲所用的“大東亞共榮”的虛偽借口。
所以影迷都說這部電影的含金量很高,感覺是近年同題材類型最佳電影,拍的很真實,沒有消費苦難,不靠血腥暴力吸引眼球,但是反而更能感受到當時真實發生的情況。
影迷說關鍵對日本人不是臉譜化的刻畫,可見導演編劇非常了解日本人民族性格。不是注重在劇情而是通過人物所反射出的我們整個中華民族血肉割裂的成長。
有些照片,顯影的不是面容,而是歷史。有些記憶,不該只停留在黑白之間。
導演很會,用最平靜的鏡頭,拍最痛的記憶!有些,你覺得不重要的鏡頭,后面都是刀子扎向你。
日本有不少賣慘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的偽二戰歷史電影,反而是咱們拍的反映真實二戰歷史的電影少之又少,歷史不能遺忘,真相不能被埋沒。
好在類似這樣的抗戰片,今年暑期檔還有不少,僅央視推薦的就有三部,除了《南京照相館》還有《東極島》與《山河為證》,抗戰片接力不斷,好片接踵而來,所以我覺得大盤只會越來越熱,《南京照相館》的超前預測30億,我覺得穩了!
小結:
《南京照相館》與《戲臺》《長安的荔枝》的熱映是觀眾花錢用票房來做的一種選擇與回應,也該是一種警醒,好的作品不該脫離了觀眾,以往靠一群流量明星和大導名氣就能圈錢的時代更一去不復返了。
【注: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