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對俄羅斯動手了?
烏克蘭這邊又認慫了。
美國大哥和他的小弟烏克蘭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
日前,特朗普宣布恢復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
特朗普不僅恢復了援烏武器計劃,還巧妙調整了方式: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由北約承擔全部費用。
他在7月10日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稱,美國正在向北約提供“愛國者”導彈,之后這些導彈將由北約交給烏克蘭。
同時,特朗普在采訪中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對俄羅斯感到失望”的態度,并宣稱將于14日發表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
在此之前特朗普多次表達了對普京的不滿。
大哥要打,小弟要撤?
按過去的節奏,美方一旦對俄羅斯放狠話,烏克蘭往往緊隨其后。但這一次,烏克蘭卻像踩了剎車。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在7月11日接受烏克蘭媒體采訪時稱,俄烏雙方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停火。
布達諾夫
布達諾夫表示,停火不是單方面可以實現的,必須有烏克蘭、俄羅斯和美國三方共同參與。
他直言,停火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達成,但這仍需進一步協調。
并沒有提及具體的時間表,也沒有透露是否已經與俄方或美方進行具體協商。
布達諾夫
這位情報總局局長可是澤連斯基的親信,澤連斯基先后授予布達諾夫準將軍銜、少將軍銜、中將軍銜,澤連斯基還授予布達諾夫 “烏克蘭英雄” 的稱號,足見澤連斯基對其的信任與重用。
布達諾夫和澤連斯基
布達諾夫代表的是澤連斯基的態度嗎?難道基輔不打了?
昔日好友,最終漸行漸遠
事實證明,布達諾夫的態度并能不代表澤連斯基。
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布達諾夫與澤連斯基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微妙。
澤連斯基
布達諾夫憑借自己在情報戰線的工作以及在國內外積累的人氣,已經悄然開始構建以推動停火及戰后重建為核心議程的政治團隊,目標直指未來可能提前舉行的戰后總統選舉。
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作為澤連斯基政權 “幕后操盤手”,已多次試圖推動解除布達諾夫的職務。
理由是布達諾夫 “反復無常,難以信任”,這也使布達諾夫與澤連斯基之間出現了一定的嫌隙。
葉爾馬克
同時,布達諾夫與美國中情局聯合策劃對俄情報行動,讓布達諾夫獲得 了“東歐摩薩德” 的美譽,美國政界對布達諾夫評價遠超澤連斯基團隊,這讓澤連斯基產生了信任危機。
除此之外,布達諾夫與澤連斯基在關于俄烏沖突上也有較大分歧。
布達諾夫主張停火,澤連斯基則強調 “軍事勝利優先”,在獲知美國恢復支持之后,澤連斯基十分高興,外交部發言人代表烏克蘭向美國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主張停火的背后,是風雨飄搖的國家
布達諾夫主張停火不無道理。
作為主戰場,這場沖突已將烏克蘭推到生存線邊緣。
首都基輔為例,近段時間頻繁遭遇無人機和導彈襲擊。鐵路運輸樞紐被破壞,軍援物資難以及時到達前線。
基輔
此前,俄軍對克列緬丘格煉油廠發動了大規模襲擊,動用 272 架無人機和 8 枚導彈,將其化為火海,徹底摧毀了該廠的生產能力。
煉油廠被炸后,烏克蘭全國燃油供應趨緊設施被炸后,全國燃油緊張。
地鐵站成了“人防工事”,市民多次在防空洞中避難超過13小時。
整個首都就像斷了血管。
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也開始吃緊。原有的“山毛櫸”、“S-300”等系統多為蘇聯遺產,零部件短缺成了硬傷。部分關鍵部件因無法替換而失去戰斗能力,只能“擺樣子”。
此外,持續高強度作戰也導致本就緊張的彈藥庫存加速消耗。前線防空導彈庫存僅夠維持兩周,俄軍 “柳葉刀” 無人機與 “天竺葵” 巡飛彈日均發動 400 次襲擊,而烏軍因彈藥不足無法有效攔截
這些系統大多依賴蘇聯時期基礎構建,維護資料及操作人員也在逐步減少,后續戰斗力堪憂。
更致命的是西方軍援的減速。北約國家嘴上堅定支持,但實際援助的履行卻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
美國對烏援助陷入 “國會扯皮 - 白宮反復” 的惡性循環:特朗普政府 7 月 9 日恢復部分 155 毫米炮彈運輸,但三天前剛暫停同批物資。德國雖承諾通過萊茵金屬向烏提供炮彈,但 85 億歐元訂單中僅 30% 明確用于烏克蘭,且首批交付時間推遲至 2025 年底。
西方國家普遍面臨較大的財政壓力。
俄烏沖突持續三年,歐洲國家軍費開支呈現 “軍備競賽式” 增長。德國 2025 年國防預算達 950 億歐元。
美國雖聲稱提供 “超過 3000 億美元援助”,但實際撥付金額只有1340 億美元。
除此之外,還有民眾的反戰情緒。
此前,慕尼黑數千人集會要求 “停止武器輸出”,6月北約海牙峰會期間,荷蘭、法國等國民眾抗議 “北約軍事化”,批評軍費激增 “讓美國軍工企業受益”。
歐洲議會 2025 年 5 月民調顯示,62% 的選民支持通過外交手段結束俄烏沖突,僅 28% 主張 “軍事勝利優先。
種種跡象表明,烏克蘭面臨的外部援助環境并不穩定。
美國老大哥算盤打得響
盡管特朗普現在態度向烏克蘭回擺,但這并不代表美國就放棄了催促烏克蘭停火的計劃。
特朗普政府雖恢復對烏軍援,但明確要求北約承擔全部費用,且只提供防御性武器。
除此之外,還要求烏克蘭以礦產開發收益償還援助。《美烏重建投資基金協議》明確要求烏克蘭通過資源開發補償美國投入,“交易式援助” 迫使烏克蘭在談判中讓步。
這種 “有限支持” 策略目的是避免刺激俄羅斯升級沖突,符合美國 “不與俄直接軍事對抗” 的紅線。
正如央視新聞稱,美國的核心目標是 “重置美俄關系并從烏克蘭抽身”,而非支持烏克蘭徹底擊敗俄羅斯。
澤連斯基在這個局面下騎虎難下。他既不能公開否認美方的支持,也無法再像過去那樣高舉“戰斗到底”的口號。
特朗普的聲明仍未發布,他可能宣布對俄新一輪制裁,也可能推動一個“美俄烏三方會談”,為自己爭取一下諾貝爾和平獎。
當談判的鐘聲遲遲未響,戰火的陰影仍舊籠罩在東歐上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