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紋身早已不是稀奇事,像艾弗森、JR史密斯、丹尼斯·羅德曼那樣的球員,早年就把紋身文化帶進了聯盟。但紋身歸紋身,審美也得有個“度”。不是說球員不能有紋身,而是當你把身體變成一張滿是暗黑風格的畫布,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形象辨識度,問題就開始顯現了。最近,這個問題在“三?球”拉梅洛·鮑爾(LaMelo Ball)身上,變得格外明顯。
三球原本是聯盟里一股非常清爽的年輕力量。帥氣、靈活、有球商,而且一開始的紋身不多,胸前的天使翅膀設計得體,視覺上干凈利落,不喧賓奪主。
他那種“干凈帥哥”的氣質,也讓很多球迷、品牌、媒體對他格外青睞。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三球開始瘋狂在身體上“動手術”,全身上下幾乎已經被暗黑系紋身覆蓋。
特別是他那一整塊滿背的圖案,黑漆漆一大片,壓得整個人像罩了塊盔甲似的,不僅失去了線條感,甚至讓人覺得壓抑。
更別提他最近又在腳上紋了一個類似“火焰山”的圖案,造型詭異,顏色深沉,看上去真的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看久了甚至讓人有點不適,不是夸張,而是真的有種視覺上的“壓力”。
NBA雖然包容多元文化,但它始終是一個面向全球的商業聯盟。形象,是球員在這個平臺上的第一張名片。聯盟會選擇把哪些人擺上臺面、放進宣傳片、安排到活動里,看的不僅是實力,還有外在氣質和形象觀感。
像庫里、塔圖姆、詹姆斯?這些頂級招牌球員,即便有紋身,也都適度控制,不會讓人覺得嚇人或是極端。而三球現在這種風格,顯然已經超出了“藝術”的范圍,更接近一種病態或刻意的獵奇。
這也就是為什么,哪怕他在球場上表現還不錯,但始終沒能真正成為NBA主推的核心人物。他有天賦,有球商,有話題,但他現在的個人形象,已經開始成為一種“隱性阻礙”。
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少的官方活動找他站臺,廣告合作也沒什么太大的動作。不是聯盟不想捧,而是實在沒法捧——那一身紋身,尤其是背部那塊滿到發黑的圖案,連成年人都覺得壓抑,更別說小朋友看了會有什么反應。
有人會說,不就是紋身嗎,管那么多干嘛?但問題是,NBA從來就不是只看打球的地方。它是全球數以億計觀眾觀看的體育娛樂產品,是被小孩模仿、被品牌綁定、被家庭接受的聯盟。當一個球員的形象從“時尚”變成“壓迫”、“暗黑”、“恐怖”,無論他的初衷是什么,他就已經和聯盟的主流調性背道而馳了。
紋身當然不是原罪,很多人把它當成表達個性和信仰的方式。但過度的紋身、尤其是過于極端風格的紋身,很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和不適。更關鍵的是,如果你的紋身風格不被大眾接受,那你就自動被排除在主流商業邏輯之外,無論你愿不愿意。
三球現在的狀態就像一個走偏的藝術家,他或許真的只是喜歡那些圖案,喜歡那種風格,但當你站在NBA這個舞臺上,就必須面對一個現實:你不僅是個球員,你還是個公眾人物,是數以萬計年輕球迷模仿的對象。你紋身沒問題,但當你把自己搞成像地獄使者,聯盟不會管你有沒有個性,只會默默把你排除在“能代表聯盟形象”的名單之外。
說到底,三球是個好球員,這點沒人質疑。他打球有觀賞性,也有上限。但他現在這身紋身,真的毀了他在商業和公眾層面的大部分機會。不是說要干干凈凈才有價值,但至少得讓人看著舒服、有親和力。而不是一身黑墨、火焰骷髏,搞得像動漫反派。這種極端風格,就算再會打球,也難登大雅之堂。
所以,說三球“被紋身毀了”,不是說他在球場上不行,而是他在NBA最看重的“形象”這件事上,自己親手把通往核心的路給封死了。球迷喜歡他,球場認可他,但聯盟不會把他推上臺面,這就是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