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如何讓孩子們過得有滋有味?重慶市榮昌區各鎮街依托“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模式,推出特色托管服務,為轄區兒童打造豐富多彩的暑期生活,有效解決雙職工家庭子女、留守兒童的照護難題。
在榮昌區安富街道埡口村黨群服務中心,“綠色兒童夢”課堂已經成為了孩子們的暑期樂園。30名6—12歲的兒童齊聚一堂,在志愿者的帶領下,體驗榮昌陶制作,在指尖與陶土的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
此次課堂主要面向埡口村兒童及附近陶瓷企業職工子女。志愿者隊伍由村(社區)干部、大學生、黨員及退休人員組成。結合安富地方特色與兒童成長需求,設置了一系列特色課程:除了“陶泥造物”課外,“手工制作”課通過剪紙、編織等傳統手工體驗,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與創造力;“趣味體育”課以團隊游戲促進互動,增強孩子們的團結意識;“安全教育”課則聚焦防溺水、健康防護等實用知識,通過情景模擬、知識問答等形式,進一步強化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榮昌區峰高街道陽光社區則采用“文化解密”教學模式。大學生志愿者通過象形文字藏寶游戲,引導30名孩子在互動中學習傳統文化?!皼]想到甲骨文這么有趣!”孩子們紛紛表示。該街道托管班四年來已服務150名兒童,形成了紅色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素質拓展等課程模塊。
榮昌區廣順街道“七彩假期,筑夢成長”公益托管班將安全教育融入課程設置。派出所民警結合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防溺水、防拐賣等“五防”知識,并演示急救動作,情景模擬教授應對技巧;司法所工作人員則拆解詐騙套路,提醒遠離網游沉迷。同時,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三下鄉”團隊設計的趣味課堂,讓孩子們在“一塊和五毛”“優點盲盒”“不倒森林”等互動活動中提升綜合素質。
榮昌區盤龍鎮“暑期公益托管營”特別關注孩子們的團隊協作培養。通過小組游戲、故事分享會等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輕松氛圍中結識朋友、學會溝通。同時,還開展了剪紙、泥塑及創意繪畫等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讓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鍛煉專注力和想象力。
通訊員 張丹 彭云 廖國穎 張榮川 楊健 李怡然 劉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