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程寶軍 文、圖
7月26日,高郵市陽光志愿者協會秘書長劉春生在朋友圈曬出一封受助學生的感謝信。這是一封送不出去的感謝信,收信人是一名長期匿名助學的愛心人士“莫文隨”,寫信人則是一名剛剛考上大學的準大學生。
受助學生寫感謝信
請求轉交匿名助學恩人
“此刻我剛剛結束高考,正滿懷憧憬地等待踏入大學校園,回首過往,最想做的事就是向您鄭重地道一聲:‘謝謝!’您不僅是給予我們幫助的恩人,更是我學習的榜樣。您的善舉,讓我深刻體會到‘人間自有真情在’的意義。從那時起,我便在心底暗暗發誓,等將來有能力了,也要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幫助更多身處困境的人,讓善意的火種生生不息……”這名受助學生在信中寫道。
劉春生介紹,寫信人是高郵中學的張同學。幾年前,其外婆和母親相繼被病魔侵襲,家庭陷入困境。高郵市陽光志愿者協會了解到張同學的情況后,及時將她列入陽光圓夢助學團名單,使其成為“莫文隨”的幫助對象。
“您伸出的援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們的生活。每月500元的助學金,不僅緩解了家中沉重的經濟壓力,更為外婆和母親帶來了戰勝病魔的信心與希望,這筆助學金也讓我能夠心無旁騖地學習,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垮。”張同學在信中說。
今年6月,張同學高考剛結束,就報名加入陽光志愿者協會。同時,她還特別寫了一封感謝信,請求志愿者協會轉交給多年來一直默默資助她的愛心助學人“莫文隨”。
2016年至今
已捐助學資金192萬余元
“說起‘莫文隨’,最早要追溯到2016年陽光志愿者協會舉辦的一次助學募捐?!眲⒋荷貞洠且荒?,高郵市陽光志愿者協會成立“陽光圓夢助學團”,對高郵地區初高中貧困學子開展助學。在當年8月的一場“愛心傳遞,圓夢助學”活動中,收到一筆3000元的助學款,捐款者在留言欄中寫道:“高郵是我的家鄉,我常年在外,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你們再幫我聯系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我會資助他們每人每月500元,一直到大學二年級結束?!笔鹈澳碾S”。
陽光圓夢助學團立即行動起來,聯系學校,走訪貧困學生家庭,確定受助學生名單。高郵中學的15名貧困學子被確定為首批資助對象。后來又陸續增加了高郵第一中學、南海初級中學等困境學生,每月的資助達到了2.2萬元。從2016年以來,“莫文隨”根據助學團提供的受助學生名單,不斷將助學款打到協會賬戶上,再由協會再打到受助人卡上。截至目前,“莫文隨”已捐出助學資金192萬余元。
已連續資助85個貧困學生
十多人順利考上知名院校
在“莫文隨”的資助下,高郵已有十多名貧困學子順利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南京審計大學等知名院校,他們的人生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2018年,一位受助學生在填報大學志愿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社會工作”專業。他動情地說:“‘社會工作’專業是一個以助人為使命的專業,它可以讓我更好地為他人服務,為社會服務?!?/p>
這些年,不斷有受助者追問“莫文隨”是誰?正如協會公益宣講團團長何迪燁在一次愛心助學事跡報告會上所分享的:“站在這個講臺上,我的心情十分忐忑、十分感動、十分敬佩。因為我不知道我所宣講的人他是誰,我只知道他從2016年就走進了愛心助學的公益行列;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如此心系家鄉、情系教育,我只知道他已經連續資助了85個貧困學生;我不知道他究竟從事什么職業,我只知道他愛心一片、潤物無聲……”
大愛無形,莫問誰予;善行有繼,星火燎原。這封送不出去的感謝信,或許永遠無法抵達署名的收件人。但“莫文隨”九年如一日的無言大愛和它匯聚的無限善意,早已形成一股溫暖而磅礴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朱蔣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