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2025年雪域雄鷹培育計劃·昌都市中學生赴渝研學三交活動”第四天,40名西藏昌都的學生代表受邀來到涪陵區,開展“走進 816 工程,傳承三線精神”主題研學活動。
上午,學生們來到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在專業講解員的引導下,學生們先后參觀了岸邊陳列館和水下參觀區,系統了解了白鶴梁的歷史沿革、水文價值與文化內涵,近距離感受長江流域的歷史文化。
通過先進的水下觀測技術,大家清晰看到了題刻群中歷代文人墨客的書法藝術與水文記錄,深刻感受著古人對自然的探索精神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生們參觀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活動主辦方供圖
隨后,研學團前往 816地下核工程遺址,開啟重溫三線建設歷史之旅。在這里,學子們通過實物展示、場景還原和影像資料,詳細了解了工程從 1966 年大會戰到 1984 年暫停建設的艱辛歷程。當走進高 79.6 米、深入烏江江底 30 余米的最大洞室,親身感受老一輩建設者在艱苦條件下,為國防安全無私奉獻、攻堅克難的奮斗場景時,大家深受觸動。
作為重慶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隊與昌都市教育局主辦的計劃內援藏項目,“雪域雄鷹培育計劃”以西藏自治區成立 60 周年為重要契機,通過組織西藏昌都優秀中學生赴渝研學,旨在增進兩地青少年的了解與情誼,為夯實民族團結根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青春活力。作為“雪域雄鷹培育計劃”的重要一環,“走進 816 工程,傳承三線精神”主題研學活動持續深化渝昌兩地文化交流,讓來自西藏昌都市的 40名學生代表跨越千里,通過研學之旅在渝昌兩地“交往、交流、交融”中汲取成長力量。(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