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天山國際戶外生活季·新疆戶外運動大賽·天山天池露營大會開幕式上,中國與中亞代表簽署的不僅是合作協議,更是構建聯通、繁榮、可持續的中亞戶外產業生態圈的宣言;而“天山論道”的智慧激蕩,則為這條新絲路的破局共生注入靈魂,一條聚焦戶外產業的動脈開始搏動。
破界:織網中亞,構建戶外“新絲路”
中國-中亞戶外產業聯盟聚焦“開市場之門、注發展之智、對所需之資、筑安全之網”四大目標,依托新疆的地緣優勢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定位,致力于整合中亞地區獨特的自然文化資源,共同打造中亞戶外旅游品牌以及國際化戶外旅游目的地。
中國-中亞戶外產業聯盟成立簽約儀式。鞠秀琦攝
霍爾果斯口岸的進一步升級完善將為各地游客體驗不同戶外場景提供便利,烏魯木齊至阿拉木圖新線路即將打通裝備流通大動脈,為戶外品牌、產業的推廣交流助力。中國與中亞戶外產業的聯系將會更加緊密。
中國國際露營大會執行主席李守文在“天山論道”研策會中表示:“歡迎更多的產業人才參與到這次一帶一路中國制造為世界準備中國經驗搭建的場館。”
重構:雪場變舞臺,傳統景區裂變“戶外綜合體”
數據顯示,現在00后旅游趨勢增長顯著,聚焦新時代旅游,打造知名露營地除了擁有傳統景區,文化、飲食、設備、打卡地等一系列服務場景也要充分完善,在露營建設中滿足游客心理需求、出片需求、社交需求是吸引游客的關鍵。
CLE露營展聯合策展人丁碩講到:“在新時代的環境下,戶外運動是要體驗的、戶外生活的是要享受的、整個飲食文化都是要有的。今天還有朋友在問能不能拿著船在天池下水,這種戶外運動是大家十分在意的。”
CLE露營展聯合策展人丁碩演講。主辦方提供
除此之外,在李守文的演講中得知驅動天山天池區域化發展轉型升級的抓手有“三變”:運營模式從“一季運營”變為“四季常青”;產業格局從“單一產業”變為“融合發展”;發展層次從“傳統景區”變為“產業集群”。接下來還將圍繞著5A級酒店的方式來打造戶外運動大本營服務,將天山天池從觀光型景區打造成世界戶外旅游目的地,讓天山旅游煥發新的活力。
中國國際露營大會執行主席李守文演講。鞠秀琦攝
智變:科技讓荒野更“聰明”
目前,在天山天池風景區中隨處可以看到智慧服務。山路上游客駕駛著伴游機器人,代替腳力的同時可以根據個性化需要提供餐飲和路線推薦;火災監測裝置時不時提醒游客注意明火;“飛覽天下·新疆會客廳”項目運用VR展現天山天池、博格達峰等美景,體現海洋世界和星際探索。
在戶外露營方面,攜程商務副總裁劉迪在演講中為賦能新疆露營產業升級提供了智慧經驗:數據中心SaaS看板實現對客流量、車流量精準控制,提升露營體驗感,助力露營地高效管理;“攜程問道”大模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露營信息,精準觸達露營愛好者與目的地聲量共振;智慧文旅小程序一站式服務提升露營地運營效率和旅行體驗。從防火監測到體驗升級,科技不是荒野的入侵者,而是人與自然對話的新語言。
攜程商務副總裁劉迪演講。鞠秀琦攝
當最后一縷夕陽掠過博格達峰,天池畔的帳篷群落漸次亮起暖光。雪山草地成為撬動歐亞的戶外產業樞紐——以破界之姿織就中亞產業網絡,以重構之手激活山河經濟潛能,以智變之光守護生態與發展底線。所謂新疆范式,不是沿海經驗的復刻,而是生于曠野、長于風雪的獨特智慧。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鞠秀琦)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