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巴基斯坦總理最新表態)
據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5月8日報道,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8日接到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的電話,雙方討論了印巴當前局勢。
據報道,巴基斯坦總理官邸新聞部門發表的一份新聞公報稱,在通話中,夏巴茲表達了巴基斯坦對印度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的強烈譴責,襲擊導致31名平民死亡,57人受傷,破壞了民用基礎設施。
夏巴茲·謝里夫表示巴基斯坦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其主權(資料圖)
他補充說,印度的襲擊侵犯了巴基斯坦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危害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夏巴茲重申了巴基斯坦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他指出,巴基斯坦人民對印度無端的戰爭行為感到憤怒,并強調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巴基斯坦保留采取自衛行動的權利。
魯比奧表示,美國密切關注南亞局勢,并致力于促進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為此,他強調巴基斯坦和印度雙方需密切合作,以緩和局勢。雙方同意保持聯系。
延伸閱讀
當地時間5月8日,路透社援引兩名美國官員的消息報道稱,在7日的印巴短暫“空戰”中,一架由中國制造的巴基斯坦殲-10戰斗機成功擊落了至少兩架印度軍用飛機,這一“戰績”標志著中國先進戰斗機取得“重要里程碑式”突破。
據報道,一名匿名美國官員表示,美方高度確信,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國制造殲-10戰斗機向印度戰機發射了空對空導彈,至少擊落了印方兩架戰機。另一官員補充說,被擊落的戰機中至少有一架是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斗機。
圖為印度陣風戰機(資料圖)
這兩人同時還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的F-16戰斗機,未被巴基斯坦用于本次行動。
路透社指出,這是西方首次證實巴基斯坦使用中國制造的戰機實施了軍事行動。報道稱,華盛頓方面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先進戰機與西方戰機的對抗表現。
因今年4月下旬的一場“恐怖襲擊事件”,近期印巴局勢驟然緊張。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印度空軍于發動“朱砂行動”(Operation Sindoor),對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主義設施”進行了襲擊。巴方則稱,“出于自衛”擊落了6架印度軍機(含1架無人機)。
周四,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向路透社證實,巴基斯坦使用殲-10戰機,擊落了三架印度新采購的法制“陣風”戰機。
同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也在議會透露了相同信息。他在向議會發言時說:“我們的戰斗機擊落了印度的‘陣風’,3架法制‘陣風’戰機。我們出動的是殲-10C,這些都是在與中國合作下獲得的戰機。”
巴方擊落“陣風”戰機的消息,已得到法國官員的證實。但新德里方面尚未承認有任何飛機損失,反稱成功打擊了巴基斯坦境內的所謂“恐怖主義設施”。當被問及相關報道時,印度空軍發言人表示不予置評。
據路透社報道,“陣風”和殲-10C通常被視為“4.5代”戰斗機,代表著當前戰斗機領域的前沿水平。
綜合港媒《南華早報》8日報道介紹,殲-10是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設計和制造的單發多用途戰斗機,從2003年開始在中國空軍服役。殲-10C是該系列的升級版本,配備了更好的發動機和更先進的AESA雷達,可以發射霹靂-15導彈。
今年3月21日,國慶閱兵前夕,巴基斯坦空軍殲-10C戰斗機在伊斯蘭堡進行彩排(法新社)
巴基斯坦是除中國以外唯一裝備殲-10C戰斗機的國家,于2020年訂購了36架殲-10CE出口型戰機及250枚霹靂-15E導彈,首批6架于2022年交付,現役總數達20架。
2024年1月,殲-10C戰斗機執行首次跨境實戰任務,為巴基斯坦空軍打擊伊朗境內俾路支分離主義組織的行動提供護航,但未參與空戰。
《南華早報》指出,如果巴方的說法得到證實,這將是中國戰斗機在實戰中首次取得空對空擊殺戰果,同時也標志著“陣風”戰斗機在實戰中首次折戟。
路透社援引西方分析人士和國防工業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那些可能在未來大國沖突中部署的先進武器,其實戰表現將受到極為細致的審視。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軍用航空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里(Douglas Barrie)表示:“中國、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的空戰領域相關人員,都迫切希望盡可能多地了解有關戰術、技術、操作程序,以及使用了何種裝備,哪些裝備有效,哪些無效等方面的真實情況。”
路透社提到,社交媒體上正在熱議中國霹靂-15(PL-15E)導彈與歐洲導彈集團(MBDA)的 “流星”導彈之間的實戰情況。
根據印度媒體的說法,在空戰后,印度旁遮普邦一村莊發現了疑似霹靂-15(PL-15E)導彈的碎片,這可能表明巴基斯坦空軍從殲-10C發射了該型導彈。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戰區”(The WarZone,TWZ)也指出,“中國的霹靂-15空空導彈似乎首次用于實戰”。
不過,上述分析及消息人士稱,由于一些關鍵細節尚不清楚,包括印度戰機是否攜帶“流星”導彈及具體部署情況不明,目前尚難得出確切結論。
南亞學者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告訴《南華早報》,巴方已經證實,其使用中國殲-10C戰斗機對抗并擊落了印度戰斗機,這證明了中國武器的重要性。
庫格爾曼說,“我們在這場危機中看到的是,巴基斯坦軍隊的作戰能力得到了中國武器的極大支持。”
他指出,巴基斯坦采購的美國武器,例如F-16戰斗機,只能用于反恐行動,不能用于對抗印度,“這限制了巴基斯坦使用美國武器的范圍,使中國武器變得更加重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高級副研究員阿卜杜勒·巴希特(Abdul Basit)則表示,若巴方說法屬實,關于中國戰斗機與法國最先進戰斗機之間性能對比的討論或將塵埃落定。
美國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教授克里斯汀·費爾(Christine Fair)也認為,這是中國空中裝備與歐洲戰斗機的一次“對比測試”,中國武器得到了實戰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