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劉程輝
美歐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時刻,特朗普突然拋出30%的關稅將歐盟逼入墻角。而一度放狠話反制的歐盟,很快又“軟”了。
當地時間7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決定推遲原定于7月15日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以爭取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她稱,歐盟一直明確表示傾向于與美國通過協商達成解決方案,這一立場依然不變。她還強調,歐盟將“繼續準備”第二輪反制措施清單,但不會動用“反脅迫機制”。法國曾多次呼吁動用這一工具反制美國關稅。
知情人士表示,歐盟計劃與包括加拿大和日本在內的國家進行接觸,可能會討論協調應對措施。不過一些歐洲商業組織和政界人士批評馮德萊恩應對策略軟弱,認為一旦特朗普對歐關稅正式落地,馮德萊恩將“徹底失敗”。
馮德萊恩13日對記者表示,原定當地時間7月15日生效的對美國進口產品(包括雞肉、摩托車和服裝等)征稅措施將被推遲至“8月初”實施。
“我們一直明確表示,希望與美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這一立場依然不變。”
她補充道:“與此同時,我們將繼續準備更多反制措施,以便做好萬全準備。”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彭博社1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歐盟正準備加強與其他同樣受到美國關稅打擊國家的合作,同加拿大、日本等國進行接觸,可能涉及協調應對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歐方談判代表目前將重點放在汽車關稅議題上。
據彭博社早前報道,美國與歐盟正在探討一項初步協議,其框架可能是對大多數歐盟出口商品征收10%關稅,但對航空、醫療設備等特定行業予以有限豁免。歐盟方面還在爭取降低烈酒和葡萄酒的關稅,并通過配額限制特朗普對鋼鐵和鋁產品征收的50%關稅的影響。美國方面則提議對農產品征收17%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12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將從8月1日起對歐盟和墨西哥征收30%關稅。
馮德萊恩當天很快作出回應,稱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考慮“適當反制措施”,但同時也表示“始終優先考慮”與美國達成解決方案。
法國總統馬克龍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表達“強烈不滿”,表示法國將全力支持歐委會繼續推進談判,若在8月1日之前未能達成協議,歐盟應當加快準備“可信的反制措施”,動用包括“反脅迫機制”在內的所有可用工具。
此外,意大利總理、丹麥外長、瑞典首相等人也紛紛表態,反對引發跨大西洋貿易戰,強調貿易沖突升級沒有贏家,美國消費者將付出高昂代價。
然而,是要爭取一個類似英國那樣的快速框架性貿易協議,還是繼續談判以尋求更好結果,歐洲領導人意見分歧。
多位歐盟高級官員告訴《金融時報》,他們預計特朗普最終不會兌現其征收30%新關稅的威脅。歐盟內部普遍認為,這只是美國總統試圖在談判剩余時間內向歐盟施壓的手段。
一位歐盟官員指出,對主要貿易伙伴采取如此嚴厲措施,極有可能引發美國投資者的強烈負面反應。
“我們對市場有信心。”該官員說。
美國的新關稅威脅對不同歐洲國家的影響不同,其中對美出口最多的德國和意大利首當其沖。
美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根據德國上周發布的數據,在關稅戰壓力下,5月德國對美出口下滑7.7%,降至121億歐元,這是自2022年3月以來的最低,其中機械、汽車、化工和鋼鐵等領域尤為敏感。德國工業聯合會(BDI)12日立即對特朗普的加稅聲明做出反應,呼吁歐盟與美國盡快找到解決方案,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德國經濟部長賴歇呼吁歐盟在對美國的關稅談判中采取務實態度。她在聲明中說,歐盟現在必須在有限時間里,以務實方式與美國協商出解決方案,談判工作必須盡快取得務實成果。
德國總理默茨講話畫面
德國總理默茨表示,希望能與美國達成一項“合理的”協議。他在13日接受德國ARD電視臺采訪時表示,自己11日與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特朗普進行了交談,并一致決定利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尋找解決方案。
“談判已進行得相當深入了,”默茨說,“我們在其他國家也看到過類似情況,加拿大和中國都收到過這類(關稅)信函。最終這些只是談判姿態,而最終通常都能達成合理的解決方案,雖然并不總是如此。”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拜爾早些時候對《南德意志報》表示:“我們現在不需要新的威脅或挑釁。我們需要的是歐盟繼續與美方展開嚴肅而有針對性的談判。”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只會帶來輸家。它對美國經濟的威脅不亞于對歐洲企業的打擊。因此,這場關稅沖突必須盡快結束。”
克林拜爾警告稱:“如果無法達成公平的談判解決方案,我們就必須采取果斷的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的就業和企業。”
除了首輪報復性關稅清單,歐盟委員會還在就第二輪針對美國價值950億歐元進口商品(包括飛機、酒類和食品)的關稅方案進行磋商,該方案仍需成員國批準。
據兩位外交官透露,在各國游說要求將某些敏感產品從清單中剔除后,該清單已被縮減至720億歐元。
兩位外交官稱,歐盟委員會14日將把第二輪報復清單提交成員國審議。
目前,美國對來自歐盟的年進口商品約3800億歐元征收關稅。
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委員會將“繼續準備”第二輪反制措施清單,但不會動用歐盟的“反脅迫機制”。該機制可用于反制美國的服務出口,例如禁止其公司參與公共采購項目。
法國曾多次呼吁啟動“反脅迫機制”,但馮德萊恩說:“這項工具是為非常規情形所設,目前我們尚未到達那個地步,現在是談判的時機。”
馮德萊恩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歐盟還宣布與印尼在歷經九年談判后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政治協議”。
馮德萊恩稱,推動貿易協定多元化,是歐盟應對美國貿易戰策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不過,一些商業組織和政界人士批評馮德萊恩的應對策略。
意大利副總理兼交通與基礎設施部部長馬泰奧·薩爾維尼猛批歐盟在談判中的表現。“特朗普沒有理由攻擊我們國家,我們卻再次為德國主導的歐洲買單。”
在意大利頗具影響力的農業組織意大利農業聯合會(Coldiretti)也對歐盟的談判表現提出批評,警告稱特朗普威脅的30%關稅將對意大利食品出口造成“毀滅性打擊”,給意大利生產商造成約23億歐元的直接損失。
“如果這些關稅在8月1日得到確認,那就只能說明馮德萊恩的政策徹底失敗了。”Coldiretti主席埃托雷·普蘭迪尼說。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13日表示,“西方內部的貿易戰只會削弱自身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整體實力”,她補充道,“歐洲擁有足夠的經濟和財政實力,去堅持自身立場并爭取一項公平而理性的協議”。
相關新聞
之前不愿接受美國總統特朗普哪怕10%關稅的歐盟,現在面臨著7月9日的截止日期,似乎打算讓步了。
歐盟似乎打算讓步 圖為歐盟旗幟
據美國彭博社8日報道,歐盟正尋求在本周內與美國敲定一項初步貿易協議,以鎖定10%的關稅稅率,并為后續的永久性協議鋪路。
英國《衛報》7日報道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6日與特朗普進行了“良好的交流”,提高了在9日前達成協議的希望。歐盟發言人奧洛夫·吉爾稱:“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以便在周三之前達成原則性協議,為此我們正在全力以赴。”
一些歐盟內部人士也對英國路透社透露,他們接近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3名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協議的一部分,歐盟可能會對飛機及其零部件、部分醫療設備和烈酒征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做出有限讓步。不過,知情人士告訴彭博社,歐盟仍沒有完全放棄爭取對這些關鍵產品的10%關稅豁免,預計初步協議中將包含某種形式的保護性安排。
彭博社稱,歐盟還在推動美國提供配額和豁免,以有效降低美國對汽車及其零部件征收的25%關稅,以及對鋼鐵和鋁征收的50%關稅,但有關條款不會立即出現在即將到來的協議中。
美歐之間的貿易壓力點 彭博社制圖
知情人士透露,雙方正在討論一項“抵消機制”,允許在美國生產汽車的歐盟車企免關稅出口一定數量的車輛。這一安排將使在美國擁有大型工廠的德國汽車制造商受益,但有官員擔心此舉可能導致歐洲投資和生產向大西洋彼岸轉移。
而且,彭博社指出,任何初步協議可能都是短暫且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美歐還需在非關稅壁壘、數字貿易和經濟安全等方面達成共識。
然而,歐盟內部對是否應接受一個“不對稱”的協議存在分歧。一些成員國主張快速達成協議以避免不確定性,另一些則希望通過反制措施提高談判籌碼。歐盟將評估任何的最終結果,并做出在該階段愿意接受何種程度的不對等協議以及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的決定。
7日,歐盟委員會向成員國通報了與美國談判的最新進展。路透社稱,該委員會表示,歐盟國家要么接受不對稱的協議,要么就只能等著面臨更多不確定的選擇,他們也無法保證特朗普政府不會進一步征收關稅或要求歐盟做出更多讓步。
美國7日宣布,原定于9日開始恢復征收的“對等關稅”將推遲至8月1日開始生效。對于歐盟來說,若未能提前與美國達成協議,其將面臨近乎所有出口商品關稅驟增至50%的局面。除此之外,歐盟還可能面臨著美國正在考慮的對制藥行業、半導體行業征收的潛在關稅。
目前,歐盟已批準對美國價值210億歐元(約等于1769億元人民幣)的商品加征關稅,這些產品包括來自政治敏感州的農產品、大豆、家禽及摩托車等,以回應特朗普的金屬關稅。同時,歐盟還準備了一份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征收額外關稅的清單,涉及波音飛機、美國汽車及波本威士忌等,作為對美國“對等關稅”和汽車關稅的回應。歐盟還在與成員國磋商,確定美國依賴歐盟的戰略領域以評估進一步的反制措施,不排除采取出口管制和公共采購限制等舉措。
據美聯社報道,2024年,歐盟與美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達到1.7萬億歐元,相當于每天平均約46億歐元。美國是歐盟最大的出口市場,歐盟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藥品、汽車、飛機、化學品、醫療器械以及葡萄酒和烈酒,而美國對歐出口則以原油、藥品、飛機、汽車及醫療設備為主。
特朗普多次抱怨歐盟對美國的1980億歐元的商品貿易順差,指責歐洲“占美國便宜”。不過,美國在服務領域的對歐順差部分抵消了在商品貿易上的逆差,使雙邊總逆差降至500億歐元左右。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在特朗普上臺之前,美國和歐盟保持著總體合作的貿易關系和較低的關稅水平。美國對歐盟商品的平均稅率為1.47%,而歐盟對美國商品的平均稅率為1.35%。特朗普重回白宮后,美國對歐盟的關稅被大幅提高。
而這對雙方的經濟都將產生不利影響。歐洲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的研究顯示,如果特朗普對歐洲進口商品加征10%至25%的關稅,歐盟GDP(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0.3%,美國GDP則可能萎縮0.7%。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歐盟委員會高級官員7日對美國《華盛頓郵報》批評稱,“我們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的經濟瘋狂行為。我們認為這無助于美國經濟。我們認為這無助于歐盟經濟。我們認為這無助于更廣泛的全球供應鏈或全球整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