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年7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
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
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克羅地亞外長拉德曼將于7月20日至22日訪華。
新華社記者:中方發布了克羅地亞外長拉德曼訪華消息。中方如何看待當前中克關系?對此訪有何期待?
林劍:中方歡迎克羅地亞外長拉德曼訪華。中國同克羅地亞傳統友好,兩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發展順利,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方面取得積極成果。中方高度重視中克關系發展,愿同克方一道,以此訪為契機,加強兩國發展戰略對接,深挖務實合作潛力,密切人文交流對話,開啟中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新篇章。
日本廣播協會記者:今天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間諜罪判處一名日本制藥公司男性員工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日本政府對此表示遺憾,要求中方盡早釋放該人員。此外,日方還指出司法程序缺乏透明性影響兩國關系改善和穩定發展,也成為妨礙民意和人員往來的重要因素。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中國是法治國家,司法機關嚴格依法辦案,保障當事人各項合法權利,按照有關國際公約和《中日領事協定》,為日方執行領事職務提供便利。我還要指出的是,中方一貫支持中日經貿合作,為在華日企與人士的合法經營提供良好環境。我們歡迎外國企業來華開展經貿合作。在華和來華的外籍人員只要遵守法律,依法從業,就沒有什么可擔心和不安的。
俄新社記者:被提名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華爾茲周二表示,如果他的任命得到確認,中國的“惡意行為”和在聯合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將是他首要考慮的問題。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這些言論反映出美國一些政客典型的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零和思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我們敦促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美關系,以實際行動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相反。
路透社記者:昨天,李強總理在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共同出席中澳工商界首席執行官圓桌會時,對澳外商投資審查規則表達了擔憂。請問哪些具體領域或行業是中方最為關注的?
林劍:關于阿爾巴尼斯總理此次訪華有關工商界活動,中方已經發布了消息。中方一貫認為,經貿合作是中澳關系的壓艙石。中方愿同澳方一道,為兩國企業在對方國家投資經營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推動兩國經貿合作不斷向前發展。
中新社記者: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昨天在天津舉行。發言人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林劍:7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在天津成功舉行。會前,習近平主席在北京集體會見來華出席會議的各國外長和上合組織常設機構負責人,強調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上合組織要看準方向、堅定信心,高效行動、更有作為,牢記成立初心,回應人民期待,擔當時代使命,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深化合作的行動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篤行者,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王毅外長主持外長會議,就上合組織未來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不忘初心,弘揚“上海精神”;二是安危共擔,夯實安全基石;三是互利共贏,驅動發展引擎;四是親仁善鄰,共建美好家園;五是堅守正道,捍衛公平正義。會后,王毅外長與上合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共見記者,宣布上合組織峰會將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辦。與會各方高度評價中方擔任輪值主席國的出色工作和取得的積極成果,充分肯定上合組織重要作用,表示愿同中方協調配合,共同辦好天津峰會。
本次外長會圍繞各項議題深入交換意見,為天津峰會召開做了充分政治準備。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天津峰會必將成為一屆團結、友好、成果豐碩的峰會,上合組織必將進入更加團結、更重協作、更富活力、更有作為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圖為在現場記者提問
路透社記者:據《南華早報》報道,中方取消了在2021年開始實施的對歐洲議會前議員彼蒂科菲爾的制裁。外交部能否證實此事?
林劍:過去幾年,中歐立法機構交往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出現了一些波折。當前形勢下,雙方都認為,中歐加強對話合作十分重要。經雙方商定,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我們相信并期待,隨著中歐全面恢復立法機構交往,雙方交流和理解將更加深入,將為中歐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印尼安塔拉通訊社記者:印度尼西亞和美國已經達成貿易協議。根據該協議,印尼對美出口產品將被征收19%關稅,美對印尼出口產品將不會面臨關稅壁壘。這是繼越南之后美國與東盟國家達成的第二份此類協議。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中方一貫主張各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分歧,維護良好的國際經貿合作環境。
俄新社記者:昨天,北約秘書長呂特稱,考慮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對中國、印度和巴西三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征收次級關稅,希望三國向俄羅斯施加壓力。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昨天,我已經就相關問題闡明了中方立場。我愿重申,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堅決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希望各方能為推動烏危機政治解決進一步營造氛圍、積累條件,多做有益于勸和促談的事。
《中國日報》記者: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今天開幕,這是鏈博會首次提前至夏季舉辦。這個夏天,中方還舉辦了西博會、南博會等一系列展會,彰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姿態。發言人能否介紹更多情況?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這個夏天,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迎來火熱“進行時”。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今天在北京開幕。本屆鏈博會亮點紛呈、特色突出,含“新”量更大,含“綠”量更足。651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境外參展商占比增至35%,歐美參展商達到境外參展商總數的50%。創新元素密集亮相,預計將迎來100余項首發首展首秀,比上屆增加10%,還首次設置創新鏈專區,助力實驗室“金點子”轉化為產業發展“金鑰匙”。本屆鏈博會首次實現全館綠色供電,預計將減排二氧化碳1100余噸。
鏈博會是各國企業加強資源共享和技術對接的大平臺,也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名片。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超21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背景下,有力對沖了全球產供鏈出現的被動斷裂和主動脫鉤現象。展望未來,全球產供鏈深度融合、各國企業共生共贏的態勢不可阻擋。中國愿繼續攜手各方,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
沙特東方電視臺記者:中東因伊朗和以色列停火問題面臨不確定性。在談判尚未重啟的情況下,中方是否考慮為緩和緊張局勢或防止戰火復燃發揮作用?
林劍:你提到中東局勢,本次上合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當前中東地區局勢依然復雜敏感,中方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倡導和平,推進政治解決,盡快恢復中東地區和平穩定,這符合地區各國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圖為在現場外媒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