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浙江菜,大家會想到什么?
是互聯網老牌“網黑”西湖醋魚?還是連浙江人自己都不吃的龍井蝦仁?又或者是各種甜口的菜肴和糯嘰嘰的小吃?
假如把視線挪向浙江的西南一角:在一片群山起伏、奇峰林立的丘陵之間,藏著一座讓每個浙江人聞之菊花一緊、舌根發麻的寶藏吃辣小城。
這里的魚頭,辣度能和湖南的剁椒魚頭掰掰腕子;這里的炒粉,一口能讓江西朋友嘗到家的味道;還有當地最最特色的三頭一掌,愛吃兔頭的成都人嘗了都直呼內行。
沒錯,這就是江浙滬的“非主流”辣妹,包郵區的“泥石流”廚神,川菜湘菜的味蕾同盟,江西小炒的舌尖兄弟,閩贛浙皖四省通衢,東南沿海第一辣都:浙江衢州。
(點擊上方視頻,即可觀看)
真正的“辣椒刺客”,辣得不動聲色
任何一位曾在杭州工作生活過的湖南、四川、江西、貴州老鄉都有過同一種經歷:在川菜湘菜還未普及全國的時候,在江西小炒還沒火遍浙江的時候,在一眾清湯寡水、瘋狂加糖的本地餐館之間,衢州館子,是他們唯一的救贖。
它不僅是美食荒漠里的一片綠洲,更是荒漠綠洲里一片通紅閃亮的辣椒海。
和川菜湘菜明媚張揚的辣不同,衢州的辣,是含蓄的是內斂的是引而不發的。
就像這座城市“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的slogan一樣,衢州的小吃,看起來和藹可親、儒雅隨和、彬彬有禮。入口才知道,真正的辣椒刺客,辣得不動聲色。
比如說粽子,在南北方人為甜粽和咸粽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抬頭猛然發現衢州人的粽子,竟然是辣的。這種堪稱粽子泥石流的衢州芋頭粽,餡兒構成很簡單:一大塊肥多瘦少的豬肉、本地產的又酥又粉的芋頭,以及辣椒粉、辣椒面和辣椒碎。
從外觀上看,你根本發現不了端倪,只有當你咬下去了,沉浸在“碳水包裹油脂”的溫柔鄉里了,無處不在的辣椒,才會對你的味蕾展開無情的偷襲,治好了每一個嘴硬的外地朋友。
再比如湯圓,你看這個留著小辮兒、長得像Q版三體水滴的,就是衢州本地的北鄉湯圓。沒錯,它也是辣的。
這種湯圓的餡兒里一般會包蘿卜絲、豆腐丁和致死量的剁辣椒,衢州人吃的時候,湯里還要再撒一把辣椒面。只不過這種湯圓一般不在元宵節吃,而是在中元節或者冬至日吃。
衢州這個地方的離譜之處就在于:它善于把南方人過節吃的、日常吃的甜甜糯糯的小吃,全都魔改成辣的。
明明看著都是熟人,掀開一看全是刺客——清明節吃的青團里,可以放辣;過年灌的香腸里,可以放辣;人畜無害的小烤餅里,可以放辣;清清白白的小餛飩里,也能加辣。
最過分的是衢州早點攤上的“蔥花饅頭”。聽這個名字,總以為是熱氣氤氳、歲月靜好的;看這個造型,總應該是白白胖胖、蓬松綿軟的。誰能想到啊,這饅頭不止有餡兒,里面還塞滿了和筍丁肉碎完全混合的辣椒。
這次不僅辣,而且燙,物理魔法雙重攻擊,像是被摁進浙江夏天的酷暑里呼呼冒汗。
是的,衢州的辣就是這么隱秘、迷人又危險。
如果沒有親口嘗過,你永遠不知道衢州賣鴨頭、兔頭的店老板,往那鍋長得像聞起來也像廣東涼茶的鹵水里加了多少辣椒。人家放香料藥材是為了降火,衢州人研究秘制草本配方的目的只有一個:增加復合辣度。
這樣鹵出來的“三頭一掌”帶著一絲絲藥香,辣出了層次感,辣出了復雜度,辣出了結構性,辣味持續發力,久久難以消散。而且無論鴨頭、鴨掌還是兔頭,都是要嗦著吃的,相當于是貼臉開大,根本扛不住一點。
眾所周知,在互聯網上浙江人吃辣,可能也就和廣東人屬于“旗鼓相當的對手”。憑啥衢州就如此“叛逆”?如果繼續追問下去,你會發現不僅是飲食,衢州的方方面面,在浙江都顯得“半浙不浙”、相當“叛逆”。
浙江“逆子”?明明是“四省拼圖”!
衢州人為什么那么能吃辣?或許要先問問他的鄰居們。
如果從地圖上看,總面積8844.79平方公里的衢州,長得像一個不太規則的倒三角。
“四通八達謂之衢”,它的三個頂點,一個通向浙江腹地,南邊的接著福建南平,北邊的挨著古徽州地區,而西部,那一條長長的邊,正和吃辣大省江西相鄰。
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說它:“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陽之肘腋,制閩越之喉吭,通宣歙之聲勢。”
于是,被夾在四省之間的衢州,飲食屬性那是相當復雜。尤其是衢州菜和江西菜的關系,不能說是眉來眼去吧,至少也是唇齒相依。
盡管衢州的飲食文化也受到皖南、閩北的影響,比如開化的馬金豆腐,風味有點像安徽的毛豆腐,但在吃辣這件事上,絕對是深得贛菜真傳。
一個明證,就是衢州人最愛吃的粉干。浙江其實大部分地區都吃粉干,尤其是溫州,但溫州的粉干是細粉,輕如發絲、晶瑩透亮,可以說是南方稻米版的“龍須面”。
但衢州的粉干就不一樣了,更粗、更硬、更辣,江西老鄉一看DNA都動了:這跟我們日常吃的南昌拌粉、九江炒粉、撫州泡粉、鉛(yan)山燙粉......不能說是相差仿佛,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還有衢州蘇莊鎮的“炊粉”,任何食材都能用米粉裹上放蒸籠里炊熟,甚至連辣椒也可以做成肥嘟嘟的“炊辣椒包”,看得江西人熱淚盈眶:這不是做大做強的粉蒸肉同款aka粉蒸萬物版么!
如果說飲食上,衢州菜和江西菜一脈相承,那么文化上,衢州就是個閩贛浙皖的“拼多多”。
它古城中臨水而建、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是煙雨江南最為生動的詮釋;它南邊通向八閩之地的仙霞古道,又記錄了北人南下的歷史進程。
宋元時期的發端于衢州府的龍游商幫,堪稱浙江人“儒商精神”的先驅;這里還有一座隨著“靖康之難,大宗南來”的孔氏南宗家廟,讓衢州成為了儒家文化的高地。
衢州,是另一面的浙江。
如果說世人眼里的浙江,如同水墨畫里走出來的宮裝仕女,優雅端莊;那么衢州更像個鄰家丫頭,如同衢州籍演員周迅那般靈氣十足、天真爛漫。它的存在,補全了浙江文化的“最后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