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標題,我猶豫了很久:買字上要不要加雙引號?
加了雙引號,則就不是真的買。
這就說不通,倘不是買,何以男方要給女方家里幾十萬?
但倘真是買,又不符合“時代精神”:婚姻早就不許買賣了。
但問題來了,不能說買的話,應該怎么說?借?贈予?更說不通了。
猶豫很久,我還是加上了雙引號,并不承認那是買:買東西都沒有這么傻的。
出得起彩禮的冤大頭們,還不算可憐。墊底的是那些娶(買)不起的。
沒錢怎么辦?這就有“好心人”來借給你。
這不,劃時代意義的“彩禮貸”橫空出世了。
它的誕生地,就是有名的、彩禮價高的江西。
江西九江銀行的“彩禮貸”海報上:一對男女背靠背,一旁標語是“彩禮開銷不用愁,‘貸’來穩穩的幸福。”
右上角則寫明了:“為‘天生一對’專屬定制。”
我還能說什么?
當然“天生一對”,索彩禮的、愿付彩禮的,湊成交易雙方,那就是一對么。
當然“專屬定制”,這很江西,就是為江西的高價彩禮“定制”的搞笑玩意兒。
何況,這就是針對近十年來的結婚率下降的頑疾,“對癥下藥”、“煞費苦心”了。
海報畫面做得又溫馨、又喜慶,然而——
什么婚姻自由,什么男女平等,什么新時代的女性,統統打臉。
娶者,取也。
彩禮這個詞兒,在古代的意思,就和買一樣。
就是從女方家里,買來一個負責生育、勞動的女性。
彩禮一交,女孩嫁過來,往往看人臉色、任勞任怨,甚至打隨之罵,女方家里不問。
倘若休妻,則女孩發還娘家,女方要把彩禮退回來,不然就要到衙門打官司。
這就跟退貨一樣。
可悲的是:咱們男人和古時候一樣交彩禮(一大筆錢),卻享受不到古代男人買老婆的權利。
以前的女人嫁人以后,講究“三從四德”,要侍奉公婆,還要干活、生孩子,不得提出離婚,更不許偷漢。
現在有些女人呢?三天兩頭跑娘家,家務懶得做,公婆懶得照顧,打麻將、看手機,和別的男人你儂我儂。男人打不得罵不得,活像供一個祖宗。
何況,女方沒準過幾天就提離婚,或是悔婚,或是賴在娘家,男人買了個寂寞,只有干瞪眼。
要索還彩禮,更是難上加難。
何況,女人越來越“貴”,“質量”卻越來越差。
這幾年,彩禮價格、離婚率、出軌率、親子鑒定數量都在不約而同地往上跑。
一些女人,拿起彩禮來不手軟,但罵起老公、談起男女平權來,一個比一個嘴硬。
相親市場就如同展銷會,雙方列舉條件,明碼標價。
雙方父母走馬觀花一般,從紙面信息挑選女婿、媳婦,男孩女孩則不用露面。
直到談好了“價錢”,男孩女孩才見上一面,算是認識了。
這不是就牲口市場、配種站的操作么?
這不是買賣,是什么?
都是二十一世紀了,還玩著這一套陳規陋習。
披上了新時代的外衣,罩不住一身的陳腐臭氣。
自然,有些人看了這篇文章,肯定不服、要和我講理的。
但我就說一句:什么時候不索取彩禮了,再站出來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