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今天凌晨2點11分,@新華社發布了成都49中學生墜亡事件的詳細報道。
隨后,@川觀新聞(四川日報旗下媒體平臺) 結合新華社的報道,公布了更詳細的版本,其中就包括本案 (事件) 的關鍵證據——監控視頻。
至此,這個事可以說是真相大白。
對比我昨天 (關于事件本身) 的分析 (詳見《成都49中學生墜樓事件背后的幾大疑點》一文) ,可以說幾乎都和官媒的報道相符合。
但當時還留了一個尾巴,即我判斷家屬肯定看過監控,“但監控的完整程度怎么樣,有沒有缺失關鍵部分,有待進一步披露”。
現在這個疑點也解開了。
以下就圍繞監控來給大家還原下事發過程。
5月9號18時16分,林同學從所在班級教室 (1號樓4樓某高二教室) 后門離開。
下到三樓后,林同學一直沿著三樓走廊行走,途徑1號樓、2號樓、綜合樓和實驗樓 (知行樓) ,并沿著實驗樓下到一樓,期間被多個監控拍到。
來到一樓后,林同學走體育館樓梯來到籃球場,但他并沒有在籃球場內逗留,而穿過籃球場的一扇小門進入內部通道,然后來到負一樓的水泵房,到達時間為18時24分53秒。
18時27分06秒,林同學開始用右手持刀割自己的左腕 (在此之前他把原本戴在左手的手表換到了右手) 。
18時36分05秒,林同學離開水泵房,并沿著原路回到了實驗樓。
林同學墜樓前的最后一處監控視頻位于實驗樓的5樓,時間顯示為18時39分44秒。
川觀新聞的記者在后來的行徑路線模擬時,更清楚地了還原了事發現場。
實驗樓5樓的監控位于下圖黃圈處。
往前走幾步你會發現翻過護欄下面有一塊4樓的平臺,左側柱子上有“嚴禁翻越”的標記。
警方在護欄處發現了踩踏痕跡,痕跡與死者所穿帆布鞋足底花紋類型相同,并在防護玻璃外側提取到了3枚死者的指紋。
結合監控和現場痕跡可以判斷,事發時無其他人在場,由此可知,林同學是自己從監控正下方的護欄處爬了出去,進入了4樓的對接平臺。
由于該平臺屬于無人活動區域,所以并沒有安裝監控。
直到18時49分28秒,一個原本對準體育館樓梯的地面監控,正好拍到了林同學下墜的過程,但因為有樹木遮擋,所以只是拍到了模模糊糊的墜樓軌跡。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林同學母親在微博上的表述:
“今早去看了監控,唯獨事發那一段沒有監控”以及“我要求看到全部的視頻!”
我不知道她是因為痛失愛子情緒崩潰所以做出了不準確的表述,還是說她是故意這樣表述的,這里我們不揣測動機,只是從造成的結果上來說:
她的表述是有誤導性的,會給人一種有監控不給看的錯覺。
而事實是,這個事件所有的監控都是連續、完整的,不存在監控缺失或者損壞的情況。
是因為林同學自己跑到了沒有監控覆蓋的無人區域,導致最后那10分鐘發生的事無法被監控畫面記錄。
這個你總不能怪警察和調查組吧?
但本案的事實應該是清楚的,那就是事發時沒有第二個人在場 (結合監控和現場痕跡可以確定) ,尸檢結果也鑒定損傷均為高墜傷 (排除被他人毆打) ,血液的化驗結果也排除了中毒和被下藥的可能,由此可排除刑事案件。
考慮到墜樓前不久林同學曾嘗試在水泵房割腕自殺,可以推斷,林同學墜樓是自殺導致。
那么,自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實我寫昨天那篇文章的時候,就在網上看到了一些爆料的截圖,說林同學自殺是因為情感問題 (表白被拒) 。
但因為涉及到當事人名譽,在沒有官方和機構媒體披露的情況下,我不會隨便把這種無法確定真偽的信息放在文章里 (萬一消息是假的,就變成是在傳謠了,還會給相關人員造成傷害) 。
直到今天,新華社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句話:
“事后,警方在小林的隨身物品中找到一張寫給一位女生的紙條,通過技術比對查明系小林本人書寫。”
這讓我相信,網上流傳的那個說法 (感情問題) 是真的,但官方可能是怕影響當事人名譽,也可能是怕影響那個女生,所以不好在報道中直說,只能隱晦地提一句。
除此之外,警方還在林同學的QQ聊天記錄中發現,死者曾說過“天天想著四十九中樓,一躍解千愁”,以及一些自我貶低、自我否定的言論。
所以我個人的推斷是,林同學應該是之前就已經有自殺的傾向了,而表白被拒成為了“壓死駱駝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關于這個事的其他幾個疑點,包括救護車有沒有及時到達,“直接被拉去殯儀館”的誤會,以及所謂的“化學老師為留學名額實施迫害”的謠言,新華社在報道中均予以了回應,也一一驗證了我在昨天那篇文章里的判斷。
昨天還遺漏掉的一點是:為什么家屬在事發2小時后才接到學校的通知?
校方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林同學在墜樓后,于18時56分被一名食堂員工發現,當即就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于19時08分撥打了110報警。
但因為死者墜樓后頭部受損嚴重,導致尸體辨認困難。
小林的班主任在辨認時也受到了很大的驚嚇,處于情緒失控狀態,一直到19時54分才確認死亡學生身份。
而且當天這位女班主任上班匆忙,手機遺忘在家里了,后來學校通過翻閱手冊才找到了家長的聯系方式。
上述兩個原因疊加,導致事發2小時后才聯系上家長。
對于這個解釋,我認為學校在處理上有瑕疵,19時54分確認身份后依然用了1個小時左右才聯系上家長,說明翻閱手冊花了很長時間。
但說實話,我自己在交通事故現場看到血肉模糊的畫面時,也會感到嚴重不適。
學校相關人員可能當時已經腦子里一片混亂了,導致通知上有延誤,但總體上我覺得還是解釋得過去的 (但是有瑕疵) 。
至于當天晚上為什么不給家長看監控,那是因為警方介入后就把相關監控作為案 (事) 件的證據進行了調取封存,所以家屬向學校申請查看時,未能在當晚看到。
但事發后第二天中午11時許,林同學的父親、親友及律師等一行3人就已經在公安機關看到了全部的監控視頻。
至此,關于成都49中學生墜亡事件,我認為該公開的都公開了,該解釋的也都解釋了。
對于目前這個處理結果,我個人是滿意的。
幾個官媒的微博評論區,高贊評論也都表示對這份詳盡調查報道表示滿意。
我還特意去看了@平安成華(當地公安的官方微博) 下面的留言。
之前@平安成華發布警情通報的時候,被網友罵的狗血噴頭,但就在今天凌晨,@平安成華轉發了新華社的報道后,評論的畫風就變成了“警察同志辛苦了”。
當地警察肯定是辛苦的。
說白了,新華社報道中的那些信息,還不是主要來源于警察的調查結果?
而輿論畫風的轉變,也再一次印證了:
公眾是有自己的判斷力的,只要你發布的消息有詳盡的證據,有嚴謹的邏輯,大家就會信服。
之前之所以輿情洶涌,主要還是一個姿態問題。
希望這次的事件,能夠給官方和民眾都帶來一些成長。
對于官方來說,以后發布信息的時候,能不能多用證據和邏輯來說話?
如果一時不方便透露案件信息,至少可以在措辭上注意一點,告訴大家后續還會有詳盡的信息,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給出一個結論,然后擺出一副“你愛信不信”的姿態。
這只會加劇老百姓的不信任。
而對于公眾來說,面對群情激奮的熱點事件,要記住良知和理性缺一不可。
良知呼喚我們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關注和對弱者的同情,但我們在關注和同情的時候,也要守住自己的理性,不要偏聽一面之詞,要學會用多信息源交差對比來形成自己的判斷。
否則,你的良知就有可能被人利用,容易被人帶了節奏。
最后,我強烈建議對造謠者進行調查。
尤其是那個“化學老師為留學名額把死者推下樓”的謠言,影響真的太惡劣了。
成都49中正好有一位同名的語文老師,因為這個謠言而遭到了網絡暴力。
如果不讓造謠者承擔法律后果,那么法律的公平公正又從何體現?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造謠和辟謠的成本,是嚴重不對稱的。
如果造謠者不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那么等到下一個公共事件發生的時候,你覺得謠言會缺席嗎?
一定不會。
所以,必須要讓造謠者承擔法律后果,要讓造謠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別的不多說了,打擊謠言,就從這個案子做起吧!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