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兩個月前應后臺讀者之邀打算寫這個專輯,結果差不多時間就被診斷出瞼痙攣、被醫生責令遠離關閉一切電子設備養眼睛。前兩周我都做到了,第三周開始悄悄打開文檔每天寫幾百個字,其他時間就擦鞋養花、看老頭下棋外加逛菜市場,仿若穿越到自己晚年。
從承諾要寫1000小時單品開始,我就不斷打開衣柜和鞋柜端詳、撥了開那半數根本還沒卸下標簽的嶄新衣服堆,在熟悉的那一小旮沓里翻騰來去、邊撥棱衣服邊發出點評:
“這雙鞋差不多夠刷全屋的油漆了。”
“嘿,這件皮衣頂廚電三件套了。”
“櫥柜加大衣柜等于這個包。”
“這個破襯衫比兩把Carl Hansen & Son的椅子還貴,造孽啊,一次都沒穿出去過。”
“嗬,還有這排絲巾呢,加一塊兒夠買臺De sede沙發了,現在都整整齊齊疊放在盒子里吃灰。”
這個過程讓我覺得厭倦,從那些連家門都沒出過的時裝中,如今我非但看不到什么大師創作的輝煌,更是嗅到了當下社會自我意識過剩的諷刺味道, 以及比它多得更多的消費背后的空虛焦慮。 今天產品的意義似乎更多的在于市場叫賣,而并非天然的品位和手藝的傳承,我們穿衣者,似乎也只能在其中徒勞地尋找所謂著裝的真諦、膚淺地標榜著衣服所代表的哪樣的自己。
因此我也借由這篇小文呼吁大家先認真審視自己衣櫥里所擁有的的、然后盡量對每一次購買負責,考慮清楚它的穿搭場景、穿著效率以及與現有衣物的差異性/搭配度再出手。2021年了,真正時髦又應景的概念是 “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 :對環境的可持續、對生活的可持續以及搭配上的可持續。
今天我們與衣物的關系或許并非老生常談的“衣柜里總缺一件”,而是更高一段位的 “在有限又精挑細選過的集合里找到得體又舒服、常穿常新的組合”,這也是我構思“1000小時單品”的出發點。
先列舉五件人人都需要的。
“1
球鞋
Fajo運動鞋 穿我去年在小號推薦過,之后陸陸續續有十幾個人都給我發大段私信真誠感謝,有的說是自己穿過最舒服的運動鞋;有的說媽媽的腳穿啥都不舒服但對這雙鞋贊不絕口、自己也算是為老人解決了一大穿鞋難題,什么的。
別說大家了,我自打那時起前前后后 買了六雙 、幾乎覆蓋了我和媽媽的全部活動場景,一年穿夠300天,3000小時都封不住。
不瞞你說,去年的我,用這雙鞋配一切
這個鞋本來 最核心的主打優勢是光腳穿穿感舒適 ,但它又在腳踝處多了層像襪套似的的設計,這樣從外頭看自帶層次,有設計感,年輕人好搭配;很多人因為自己穿著舒服進而會買給媽媽,不過大部分老年人實際上是不習慣光腳穿鞋的,那層襪套似的設計對她們而言反倒起到了保護腳踝避免滋風的作用,所以 夸一句老少咸宜是不過分的。
今年這個鞋改過一次版,最大不同是鞋底加了一層牛筋底。我最早是大力歡迎這種改變的,因為對于咱們女的而言,高一厘米是一厘米、穿衣服顯腿長。但后來我比較了一下穿感,覺得這個鞋底在實際穿著中最大的優勢是因為更筋道而增加了彈性,地面對腳腕的沖擊相對小了。
講個趣事,那天我去做針灸,滿臉扎上針時瞥見有個大姐穿著方跟時裝鞋咯噠咯噠進來了,她脫了鞋往床上一躺掀開七分褲露出膝蓋時,包著厚厚的、全是白色羊毛的護膝。醫生讓她轉腳腕來判斷膝蓋的問題時叮囑:以后這種漂亮鞋就不要再穿了。大姐:那穿哪種?醫生小哥用下巴往我腳的方向撇了撇:那姑娘那種。
結果整個診室的姐姐妹妹和阿姨,但凡臉上針不礙著轉頭的,都齊刷刷地望向我。我趕忙閉上眼演出毫不知情,仿若對榮譽和贊美習以為常的班級標兵。
新版出來以后我買了一白一棕,分別用來配牛仔和其他一切大地色
不過話說回來,之前因為腳踝骨折落下病根、我在微博上分享過一段積水潭醫院康復科專家現場教我的自我康復動作視頻大家還記不記得? 當時專家也跟我再三強調:盡量不穿或少穿時裝鞋了,特別是硬底的。 聽人勸吃飽飯,我一年穿夠300天運動鞋就是把權威人士的話當話,為了骨頭關節的使用壽命和可持續發展,我呼吁大家在不必要盛裝的時候都盡可能穿得舒服。
淘口令:1.0¥rMNXXNiVpZV¥/(復制打開tb就跳出來了,從豆瓣找了一張有100塊券的!)
“2
真絲白襯衫
真絲襯衫我有無窮無盡件,但 其中當之無愧1000小時之王的,是jbt這件木耳邊自然米白色襯衫。 自從入了它,我所有的西裝、大衣、毛衫、開衫都找到了可以組隊的完美內搭。不止我自己,去年年底羊絨專輯出來時,下面這套搭配也被大家捧上了天:
我覺得原因是一般冬季毛衫的款式都相對經典樸素, 如果在內搭細節上稍微做點文章,特別容易讓人耳目一新。
買這件的初衷不但是因為這件材質天然、細節有做得恰到好處不會太啰里吧嗦,還有就是滿足了我的穿衣怪癖。其實一早在微博置頂的穿衣哲學文章里提到過:就是通常作為內搭的衣服我絕不會外穿,選擇單穿的襯衫也從不會做內搭。可能就是打心眼里覺得做內搭久了衣服的質感和細節都會黯淡發銹,說白了就是看著不新鮮了,所以堅持把兩者分開。
也正因為如此,這件襯衫我也買兩件,一件專門用來套在各種西裝、牛仔、毛衫里穿,另一件就完全為單穿而準備。
友情提示: 個人認為這件不分年齡/身材/高矮,是絕佳的從細節上改變全身搭配的風格(疊穿)單品。但如果要單穿, 更適合那種骨架不會太寬,頸部線條修長的妹子, 視覺上會肯定要比我這種寬肩大漢仙和溫柔得多呢!
淘口令:7 hi:/啊uICZXNhOxn1
“3
全棉白襯衫
全棉白襯衫邊被視為衣櫥必備的基本款邊被姐妹們感慨真難買到那件完美合身的, 主要問題出在大部分白襯衫都太像工服上 ,再加上肩部、腰部和下擺的比例問題,往往讓人在其中難以百分百舒展,旁人看著也不夠自在和自信。
這種穿去銀行辦事大廳就會被大媽問在哪兒拿號的白襯衫我還真買過不少, 得出的經驗和教訓是: 越是簡單的衣物、越要自己現場親自試穿調整,確定上身效果又好自己在其中又舒服再入手,最好不要圖省事網購,那是要搭上大量時間和交付上大筆學費的。
如今我想穿全棉白襯衫時,都會穿 Y’s出品的小領插肩、蝙蝠袖、兩側開叉的柔軟款式, 熟悉我的人應該在下面這些生活和工作照片中反反復復地看到它的上身效果:
Y's是山本耀司的一條時裝線,不過時至今日,我覺得買衣服說自己喜歡可以,強調品牌血脈也沒太大必要了,主要還有哪個大牌依然忠誠于自己的DNA和創始者的制衣理念、將品牌格調擺在第一位呢?大部分還不是頂著一個牽強附會的說法賣貨而已嘛。
我對這幾個在時裝界有名的日本設計師也沒什么特別的偏好,不過從歷史上看他們確實是在西式制衣理念(緊貼身體、突出女性曲線)在服裝世界占統治地位時,引入了一種寬松肥大的設計: 衣服比例寬大到不常見、極少的細節和紐扣、輪廓通常是直線/箱式的廓形等等。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說,他們的設計都以中性聞名。
特別是山本耀司,他不是有個著名(但現在一定會被穿衣自由人士攻擊的)思想:緊緊裹住身體的衣服他覺得是為了取悅男人,這樣不夠高貴;過多暴露身體曲線對別人也不禮貌,世界上還有其他類型的優雅。
在平胸即時髦的今天,我在買手店試了20幾件襯衫后入手這件寬松Y’s白襯衫的理由,確實它的寬大低調削弱了女性特征,讓我感到非常安全自在;而且它是一件實用度極高的單品,無論單穿、還是往里面加tee、外面再套西裝或者大衣,都非常好看(again,為了區別單穿和疊穿,我一次性買了三件)。
每次穿上它,我在 精神上就覺得自己是個干凈俊俏的小伙子,行為舉止也跟著瀟灑起來了 。之前看過一個采訪,鞏俐現在的老公米歇爾曾在他更年輕時評價山本耀司:他的作品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有一種半宗教式的態度,在我看來一個穿yohji的女性就好像一個花癡的修女, 他設計的衣服既充滿肉欲又充滿儀式感。
購買關鍵字:貨號YS-B26-030
“4
西裝外套
我是一個絕對的西裝型人,因為肩膀寬闊平直,駕馭起西裝來難度最低,所以衣櫥里遍藏各類西裝,是我不用動腦的懶人穿搭單品。而且 西裝的穿搭場景潛力無窮, 無論男女,你可以穿去辦公室、穿著參加婚禮、去party、甚至出庭(?)……
因此,西裝的款式也通過這些穿搭場景的轉換、借由潮流的更替經歷了從正式到非正式、再到怎么穿都可以的幾度外擴,并 通過做短、做成大廓形、以及用任何材質都可以做西裝, 成為無論何種氣質女性衣櫥里都可以囤上幾件的百搭型單品。
西裝褲跟白襯衫差不多,最常見也最難買,而且一不小心又穿成大堂經理。我眼下最鐘愛的一件,是去年從 Barena購入的細格紋雙排扣羊毛西裝外套。
意大利牌子做西裝,無論for正式還是for休閑,還是始終有那個隨性當中透露優雅的準則在的。 這款我刻意買大了一碼,有點亂來,但我就是想要那個穿男朋友西裝(男朋友是Colin Firth)的感覺 :肩部挺拔、面料柔軟順和、由于紡織的緣故羊毛材質在衣服表面形成一層絨毛,有tweed jacket一樣的做舊感。
這件西裝外套我秋冬恨不得天天穿,無論搭配條紋還是純色高領,形象上都挺高知或者中產的;到了初春,你里面直接套一件白tee、再加淺色牛仔褲和球鞋,一樣獲得輕松不費力的經典look.
我建議大家黑西裝不要多買,備上一件就好。黑色年輕時穿酷,隨著年齡增長是會讓人看起來沉悶/氣色不夠好的,估計這也為什么是歐洲男士 將海軍藍和不同等級的灰色西裝視為衣櫥永恒經典必備 的緣故,什么樣的膚色和年齡, 這兩樣顏色都扶得起襯得住。
而格子西裝/外套,我推薦不論男女人手一件,因為它在視覺上柔軟溫和,特別是意式格子西裝,相較于英式的精致剪裁,它們 更追求那種寬松隨性、線條柔軟、配色悅目、浪漫的優雅氣質。
你甚至 很容易通過它來完成美式常春藤風格(Ivy Style)的全身搭配: 格 子西裝、卡其色棉布褲、牛津紡襯衫、棕色loafer或者沙漠靴。
購買關鍵字:貨號GID2812-0347-UNI
“5
長款大衣
最后來說說我最常穿、大家也看得出我最常穿的這件大衣吧。
這款猛一看就有tweed風格的大衣 在橙色軟件上找裁縫做的 ,店鋪的話記得是某位后臺讀者分享給我的。當時正趕上秋冬季(穿衣服最容易好看的季節),我就選了這款蘇格蘭感強烈的粗花呢大衣來試水,后來穿去倫敦跟羊絨客戶吃飯,既符合當地人的穿衣審美又果不其然成為飯桌話題。
當時正逢過年,還真有在英國給大家拜年的照片呢
這款用的是 magee面料 ,詳情頁面稱價格是我們國內消費者更熟悉的harris tweed的兩倍。其實harris本身用的也不是多高端的細羊毛, 蘇格蘭養的可愛綿羊品種叫做cheviot,產的羊毛相對來說是比較粗糙的,不如澳洲的羊毛細密。
大家湊近看會發現這件大衣的面料上有很多彩色的小點點,如果你常看與服裝有關的外版書或者紀錄片, 會撞見一個描述工藝的詞叫做donegal,說得就是這種編織風格 ,它跟tweed啊tartan啊是同一層級的事兒。因為它的過程要比單純的紡織多一個編入彩色羊毛點點這個步驟的,所以合算下來工藝的成本比較高,不是那么多品牌愿意勞這個神的。
這件大衣我扎扎實實穿了四個秋冬,無論衣櫥又了多少件新外套,大多都是淺嘗輒止意思一下就掛回去,在沒有冷到穿羽絨服之前,它就是我的戰衣。 原因主要有十分樸實樸素的兩個:
一是面料厚實,冬天穿保暖性好;二是可正式可休閑:圓領毛衫、純色羊絨圍巾、牛仔褲和短靴就可以于它完美組隊。
注意,這里的內搭還是上面jbt的真絲襯衫,我真是四件衣服走天下
特別是在英國,你往秋冬的大街上一走,來來回回滿眼仿若制服一般的都是donegal/tweed/tartan紋路,絕對的 經典英式穿衣符號 。它將 蘇格蘭人民憨實的紅臉蛋和樸素的衣物功能性帶進美式Ivy Style里, 兩種氣質那么一糅合,就成了德高望重只干實事的老教授look,通過一件衣服讓更多知識青年找到組織。
最后,我認為這種秋冬大衣的形態最好是流暢合身的,最佳長度則放在小腿肚上沿,這樣既能擋住膝蓋又不至于太長讓人視覺上變得更矮。無論是誰(特別是個子不夠高的朋友)都要特別提防那種長到鞋子邊緣甚至快拖地的大衣,不知道你有沒有那種穿衣經歷:露不出一截腿的話,人站著從遠處看也像跪著。
購買關鍵字:dressdress
好了,在本人眼疾被醫生禁止打開一切電子設備期間能碼上這5000字實屬非常珍貴,這次算是隨手一寫沒怎么講究遣詞造句的, 未來會正兒八經地將1000小時這個專輯發揚光大成一個體系,爭取覆蓋到每樣經典又實穿、人人都會購買的類型單品的科普和具體款式的推薦上。
在時尚行業工作多年, 我深知時尚易逝的真理,所以如何尋找到個人風格才應當成為我們一直在路上的未完使命。 意大利人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耳聰目明,洞悉到著裝可以幫他們在外人面前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幾個世紀來深耕于此;而我國自古在服裝制式、細節和面料上亦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和外延。
今天,產品被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所裹挾著光速更迭、讓人身在其中頭暈腦熱地被推著消費。 其實想一想,阻擋住我們穿得更好更恰當的,并非是缺少哪件新衣,而是從根本上對自己的了解。 穿衣自由不等于想穿什么穿什么,而是同這世間所有自由一樣,你找到了自己愿意遵循的限制和邊界,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那個限制和邊界,說的就是自己的“不適合”。
關于如何找到風格,后面我也會開一個三十位經典風格偶像的專輯,希望通過觀看美人/美男穿衣,你我都能持續受到啟發,從此在穿衣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成為美人堆里的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