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上海一帶一路專委會副主任
原上海交大海外學院副院長 谷來豐
阿富汗總算消停了。
絲綢之路的主干道,世界島的核心區域,礦產非常豐富,百姓吃苦耐勞,經過長期戰亂和動蕩,竟然悲催在這個地步。
20年一個輪回,不知道阿富汗經過了多少個輪回,而每個輪回,都是剛剛好一點,馬上又壞下去,原地兜圈子,而且一圈不如一圈,圈圈向下。
我們祈禱這個輪回能給阿富汗能夠往上走,帶來真正的和平和發展機會。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和平和發展的曙光。
塔利班成熟了
與20多年前掌握政權的塔利班相比,如今執政的塔利班成熟了許多,也溫和了許多。20年前做出來的那些蠢事:支持本拉登利用民航客機撞擊世貿中心,炸掉巴米揚大佛,極端原教旨主義,對女性的態度,各類恐怖主義襲擊……從哪一種世界文明的角度看,塔利班都是一群害人害己、九孔不通的混賬。沒有哪個大國愿意同情他們。塔利班也確實為了他們做的那些混賬事兒,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今,塔利班學生兵經過20年姑姑不疼,舅舅不愛的青春歲月,逐步成熟起來。應該成熟了!
事實上我們也確實看到了成熟的跡象:
首先,塔利班學會了談判。2020年與特朗普談判,2021年與拜登談判,讓兩位大佬承認了這個組織,然后是美國的逐步撤軍。美國一邊撤出,塔利班一邊打進。但是每次往里打,基本上不傷害美國的核心利益。
其次,塔利班學會了外交。在一路攻城掠地的同時,塔利班積極尋求周邊大國的支持,與俄羅斯接觸,與伊朗接觸,與中國接觸。每次見面都信誓旦旦,做了很多保證,包括不傷害別國利益,與恐怖分子切割,停止毒品種植,赦免前政府官員等等。其中,我們記憶深刻的是對中國的保證:不遠允許任何人在阿富汗的土地上做傷害中國人利益的事,歡迎中國去投資,塔利班保護中國人。這個決策非常正確,周邊的大國,伊朗自顧不暇,俄羅斯囊中羞澀,只用中國經濟發達,財大氣粗。同時,中國一帶一路的拼圖上,阿富汗是不可或缺的一塊。阿富汗地利位置好,東南西北都連得上,占有世界島的中心位置。古代絲綢之路,途徑阿富汗,來自西方的商賈曾經云集于此,進行各種交易。歷史上唐玄奘經過瓦罕走廊達到印度取經的事,中國家喻戶曉。所以無論從地緣角度、歷史角度,還是從精神層面,中國人對于阿富汗非常看重。
第三,塔利班學會了革命和世俗。20年里,塔利班團結各方勢力,以武裝割據對抗傀儡政府,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逐步奪取政權。美國一開始預計塔利班要兩年占領整個國家,俄羅斯預計需要一年,由于塔利班攻城掠地如此之快,美國和俄羅斯的預言都被打破。塔利班打到喀布爾門前,美國預計喀布爾需要90天以上才能拿下,結果塔利班只用了1個星期。
在拿下喀布爾以后,國際社會最關心的是打下天下的塔利班,會治理天下嗎?塔利班治理給你看。塔利班進入喀布爾,保留機場,給美國和西方國家撤離留足空間和時間,頒布軍令,要求士兵不得搶劫和進入民宅,不得征用車輛,違者按照“叛亂罪”論處。對于原政府的舊職員,塔利班給他們大赦,甚至赦免了前總統和副總統。對于婦女的權益問題,塔利班也相對開明,允許工作,允許參加學習,不要求傳罩袍。塔利班還學習國際經驗,高頻次做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施政綱領。為了恢復商業,塔利班挨家挨戶敲門,希望商家恢復營業。
第四,塔利班學會了務實。在建立聯合政府的問題上,就比較務實。他們不建立共和制,不建立王國制,也沒有民主制,而是建立伊斯蘭酋長制度。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幾十年的戰爭中,阿富汗各地的軍閥勢力發展到了極致的程度,不僅僅一個縣城里有軍閥,甚至一個山頭,一個村莊里就有一股軍事勢力。加上這個國家里民族成分特別復雜,語言文化也很復雜,想要實現完全統一,是不可能的。承認地方勢力,建立聯合酋長制度,是為數不多的好的選擇之一。
塔利班的這套操作,展示給世界一個溫和的形象,即使是敵對的美國,也挑不出大毛病。有人說塔利班身后有高人指點,這個無從考證,也許這就是塔利班自身的成熟。
趕走美國大兵,歡迎中國大款
這20年的輪回,世界變化巨大,阿富汗等來了天時。美國不再是以前的美國,國內政治極化,矛盾突出,抗擊疫情不利,整體上戰略收縮。美國擅長砸爛一個舊世界,卻不能建立一個新世界,復制的傀儡政府腐敗透頂,民不聊生。美國20年對阿富汗的占領,丟掉了2萬億美元,可以修好幾條紐約到芝加哥高鐵。現在撤軍,離開這個泥潭,回家韜光養晦,是最好的選擇。另一邊,中國的崛起和一帶一路的倡議,徹底改變了原來的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與美國不同,中國不砸舊世界,卻專門建設新世界。中國在巴基斯坦大搞基建,碼頭、公路、鐵路、電站,經濟走廊,帶動就業和經濟發展,為巴基斯坦憧憬了美好的未來。巴基斯坦就在阿富汗眼皮底下,塔利班是能夠充分感受到的。
所以阿富汗當前的國策是:趕走美國大兵,歡迎中國大款。
阿富汗的地圖中,最妙的地方在于東北方向,有一個400公里的狹長地帶像觸手一樣伸出去,牢牢地吸住中國,而這個狹長地帶又是古絲綢之路的一條要道,雖然自然環境比較差,但是畢竟是一條狹長的谷地通道,可以修路,而這條路是鏈接中國新疆和西亞、中東最短的路徑。這個通道被稱為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要把失去的奪回來
如果阿富汗早10年擺脫美國控制,并且國內實現和平,瓦罕走廊一定成為中國一帶一路最先考慮的通道。但是放在今天,瓦罕走廊還像當年那樣有通道價值嗎?
瓦罕走廊內部平均海拔4000米,是北部的帕米爾和南部的興都庫什山中間的一段過渡地帶。2/3的走廊中流淌著噴赤河,雖然高寒,但是地勢相對平坦。由于長期戰亂,中國一直關閉中方一側的關口,阿富汗一側的各路軍閥也對瓦罕走廊沒有什么興趣,這里竟然成了沒有戰亂的地方。如果從中國的喀什出發,通過瓦罕走廊以后,就到了阿富汗的北方。從這里再修路,工程難度就非常小,路的方向指向北、西、南各方,向西可以直接到達伊朗和伊拉克,乃至整個中東;向北可以到達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哈薩克斯坦;向西北可以去土庫曼斯坦,進而直接到里海;向南修路可以去巴基斯坦,連接到中巴經濟走廊。
如果你是一位塔利班的領導人,有一條走廊通到中國,你一定會動這個腦筋:請基建狂魔來修路,讓阿富汗成為一帶一路中的核心樞紐國,實現“要致富、先修路”的中國式致富夢。
阿富汗要想讓中國投資,沒有穩定的環境,中國人是不會來的。即使來了,也只會象征性地丟一些小錢。阿富汗高層也必須統一認識,盡快使國內局勢穩定,對外改革開放,對內搞活經濟,歡迎外資進入,給與各種優惠政策。如此才能引進中國的投資,幫助自己修建商道坦途,用改善的交通,保證國家的政令通達,強化中央權利。這是多么好的事情!
然而,阿富汗重建中的中國賦能機會,在長期持續的戰亂中喪失太久。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并沒有等待阿富汗的覺醒和配合,而是早就繞開了阿富汗,另尋他途了。中國與巴基斯坦作為全天候的朋友,彼此信任,地緣經濟互補,所以打通去巴基斯坦的道路,成為主要投資方向。中國在距離瓦罕走廊不到50公里的地方,繞開了阿富汗,在紅其拉普山口開始修路,鑿開了喀喇昆侖山,穿過巴控克什米爾,又經過整個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一路把公路延展到瓜達爾港。公路開通以后,中國規劃的中巴鐵路也開始建設,就在阿富汗的南邊,通過白沙瓦,一路向瓜達爾過去。在阿富汗的北邊,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一起,重建了阿拉山口出境的鐵路,一路向西,也繞開了阿富汗。現在中歐班列主要路線就是這條哈薩克斯坦的鐵路。中國還在策劃途徑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去伊朗的鐵路,都是繞著阿富汗走。
戰亂中的阿富汗,錯過了太多。要把失去的發展機會奪回來,
如今,阿富汗回來了,準備戰后重建,需要中國人的幫助。但是中國已經在阿富汗的南北鄰國布局,僅巴基斯坦就有500億的投資,而要想徹底做好中巴經濟走廊,港口、園區、公路、鐵路、油管、通信、電力,都要錢,后邊的投資強度依然非常大。投資在一帶一路上的錢是總量控制的,中國能夠僅僅為了阿富汗,而減緩在巴基斯坦的投資嗎?
所以,要想使中國愿意投資阿富汗,修橋鋪路搞基建,要有足夠吸引中國的地方。阿富汗一個窮國,有能吸引中國的東西嗎?還真有,阿富汗有礦。
阿富汗:“咱家有礦!”
老天是公平的,過去不公平,總有一天補回來。19世紀末的中東地區,貧窮落后,要素稟賦極差,糟糕得一塌糊涂。誰知道大沙漠下邊,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僅僅100年,中東產油國從貧困潦倒變成有錢任性。阿富汗今天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度,但是貧瘠的土地下邊有礦,根據專家估價,阿富汗未開發礦產資源的價值大概在30000億美元左右,目前有將近1500處礦藏被發現,鐵、銅、鋰、媒、石油、寶石等。其中銅的儲量可以進入世界前五,鋰礦儲量巨大,還有稀土的儲量也非常豐富。隨著勘探技術的提高,阿富汗還會發現更多的礦藏儲量。
有礦就不愁了,因為中國這個富鄰居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礦。中國與阿富汗,由于礦產資源,變成了潛在的強互補的經濟模式。只要阿富汗用開放采礦權做為保障,要求中國人投資礦山、礦產深加工、原材料運輸,后續的基礎設施,比如電力、通信、鐵公基就必須跟進。一旦公路鐵路修好,再延伸到西南北幾個方向,國際通道就建立起來了。而國際通道一旦建好,阿富汗恢復昔日的榮光,指日可待。中國從喀什到紅其拉普鏈接中巴公路的那條路,距離瓦罕走廊只有幾十公里。可以說中國方面在國內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關鍵是在阿富汗是否做好了準備。
穩定壓倒一切
資本是一個懦夫,資本逐利,但是資本最講安全。中國大舉投資,前提是阿富汗政局穩定,不再有戰亂,不再有恐襲,法治逐步健全,開放而溫和,少翻燒餅,搞政權更迭。而想要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對于阿富汗確實有難度。阿富汗由于地形原因,形成了多種族國家,人口最多的普什圖人,但是沒有超過一半,其他還有塔吉克人、哈扎拉族、烏孜別克族族等20多個民族。這就需要領導人在政治上有大智慧,把各個種族團結起來,進而實現各民族的融合。阿富汗的宗教問題是最大的問題,由于塔利班骨干來自原宗教學校,一直以來都是左派激進分子掌握權力,特別容易滑向原教旨主義。阿富汗近代歷史上,出現了好多次宗教勢力當權者(國王或領袖)死磕的情況,原因盡然是如何穿衣服,而受傷的往往是開明的一方。政教合一,其結果必然走向宗教集權+愚昧守舊。多民族,多酋長使得阿富汗沒有人真正說了,也沒有說了不算,現在的政府承諾其實比較蒼白。
阿富汗是否能搞好,中國會起到關鍵作用。而中國人能否使得上勁,取決于阿富汗人民是否愿意配合。配合的關鍵除了期待阿富汗出現一位明君,也取決于中國的一帶一路在巴基斯坦是否真搞好,惠及經濟,惠及民生。如果巴基斯坦的事情搞好了,作為近鄰,阿富汗的有識之士一定會深切感受,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當阿富汗人看到了巴基斯坦的大改善變成現實以后,不用別人多說,他自然會看樣學樣。再強大的宗教保守勢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問題上,都會做調整。
瓦罕走廊通道的設想(上邊箭頭所指)
中國的陸權與海權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馬漢的海權理論下吃虧的一方。中國關于海權的觀念比歐洲晚了幾百年,我們的海洋在東方和南方,閉關鎖國的時間太久,而來自海洋上的強悍對手是1840年中國失敗的主要原因。如今,來自海洋方面的對手依然強大,我們只要向東一點,就會遇到美國和日本聯盟打造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限制。向南方,中國的能源和外貿通道馬六角海峽也由美國掌控。美國在海權方面占有絕對的優勢,全世界最主要的16條水道都被美國和其盟友控制。任何國家發生與美國的對峙,美國都可以切斷敵對國的海上商路,解除這樣海上的封鎖非常困難。如果打常規海戰,美國海空力量會占絕對上風,如果將戰爭升級,直接使用核武器,美國有更多,雙方打起來可以直接把地球毀滅,誰敢下這個決心?
隨著基建技術和能力的提升,陸地上的運輸越來越達到重視。中國可以聯合西部諸國,建設幾條陸上物流通道,保證海上商路被封鎖的時候,仍然能得到石油和原料供給,制成品仍然可以銷售到海外市場。為了保證安全,陸上通道應該形成網絡,才可以抵御來自幾個方向的威脅。從新疆向西北,我們已經有哈薩克斯坦的中歐班列通道,向西南,有通往印度洋的中巴經濟走廊通道。直接向西還沒有,中國-阿富汗-伊朗通道應該是向西的主干道。三條通道打通以后,后邊就是要形成網絡,建立縱橫交錯的運輸線。比如中國-阿富汗-伊朗線路可以向上鏈接中國-哈薩克斯坦線路,也可以鏈接中巴經濟走廊的巴沙瓦。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國繞開阿富汗搞橫向通道是可以的,但是想做縱向通道,或者做網絡,阿富汗的地位不可或缺。后期,隨著一帶一路的合作深化,在中亞和西亞,甚至可以出現三縱三橫的陸上交通網。如果這些網絡與歐洲的陸上交通線路貫通,歐亞大陸一體化就可以實現。如果這個能夠做成,美國對中國的封鎖不但效果不佳,反而會導致陸上交通和物流的大繁榮。更主要的是,如果歐亞大陸形成了全洲際物流和貿易,美洲的地位就會下降,歐亞大陸世界島就真的建成了。
通到哈薩克斯坦-伊朗的鐵路線
結束語
美國人走了,阿富汗的戰爭終于結束了,塔利班如今最希望的就是國際社會承認新政權,賦予提著錢袋子積極參與阿富汗的戰后重建。然而是否被承認,被投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阿富汗塔利班的治國理念是否正確,是否民族團結,宗教世俗化,國內穩定。經濟上還要充分開放,用資源換經濟啟動,用地理優勢換國家發展。如果一切做得都好,再加上安拉給點運氣,阿富汗的未來會一片光明。
END
第1經濟,致力于學術研討、產業監測和部門應用!
▲掃碼注冊一綫企服小程序,共享更多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