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晚,原創現代民族舞劇《京島情海》在廣西防城港市文化藝術中心劇場首次演出。這部舞劇以京族人民的海洋生活及絢麗文化為題材,通過斗海、戀海、護海、闖海四個篇章,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海洋藝術長卷,演繹出京族人民與海洋豐富多彩的命運交織。藝術反映了京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新實踐和新成就,謳歌了新時代京族人民熱愛海洋,保護環境,向海圖強,追求美好生活的奮斗精神,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蘊涵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這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4在廣西考察時講話精神的生動寫照。要搞好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整個舞劇如一軸畫卷徐徐展開,京族人耕海獵漁的詩畫故事驚艷在場所有觀眾!金灘浪花飛濺,姑娘們織網拉線,悠揚的京族獨弦琴,伴著風吹過橋的倩影……
面向浩瀚的海,迎著呼嘯的風,他們揚帆遠航、尋覓,追著魚群,跟著白鷺,京族人找到美麗的海島,就是幸福家園。
舞劇每一章節如一幅幅油畫般展開,概念與形式完美的交集在時空中追求一個精美的概念!人與大自然,白鷺,沙灘紅樹林,人與海,大海與白鷺彼此依托。
在京族少年拯救白鷺的一幕中,尤其令觀者感到震撼,人與鷺肢體語言的塑造、對話、表達、能感受到舞者內在生命情感的真實流露。掙扎、飛翔、再掙扎、無力掙扎到最后掙扎著堅強的站立,觀者無不動容淚目。
舞段中形式的精致,白鷺的肢體語言用現代舞融合,白鷺律動的特點元素,人、自然、海、交接于技術的結合,緊張和松弛的交替,刻畫了現實中所遭遇的挫折以及不可放棄永恒求生求美、追求充滿希望和困惑的矛盾心理,該舞段沒有顯著的敘事性特征,直接以意去表現情感去釋放肢體,相互碰撞,表現讓人心動、使人震撼,巧妙地運用反復的微量創作手法,將一系列富有激情的動作包裹上了具有特殊符號意味的語言。每一次不同變化重復都伴隨一次又一次的飛翔,舞段傾訴人與物的對話,憧憬未來美好的紅樹林中展翅翱翔……。
作為編導過《茶尖上的芭蕾》、《窯變千彩》劇目的彭武先生,對于這次的新劇《京島情海》的上演有了更多的感觸,他表示,京族作為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他們生活在廣西防城港這個邊陲城市,以往的關注度是非常低的,更沒有任何一部這樣的大型舞劇來表現京族的海洋生活文化面貌,強烈的使命感支撐了彭武近二年的時間去體驗和創作,打磨出了第一部關注反映京族人多彩生活和積極向上精神的現代舞劇。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主演是被西方媒體譽為“東方天鵝公主”的著名芭蕾舞表演藝術家邱思婷外,大部分演員都是零基礎的表演經驗,他們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在編導彭武的教導下,每天滾摸爬打辛苦排練,灑下了無數的汗水,終于蛻變為舞臺上閃亮的舞者。
著名旅德芭蕾舞蹈家、藝術制作人,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大劇院首位簽約的華裔舞蹈家邱思婷(右)。
著名舞蹈教育家楊美琦女士(中)和編導彭武先生(右)在演出后的舞臺上發表感言。
演出后,中國著名舞蹈家教育家、中國第一個現代舞團廣東實驗現代舞團創團團長、獲得國家“特殊貢獻舞蹈家稱號”的楊美琦女士演出后評價非常高:
舞劇整個結構完整的四個篇章就把人類和海洋之間這種同生共命運的一個關系表現的相當全面,包容量是非常大的,涵蓋人與海、人與大自然的概念。這里面不僅僅表現了整個海洋民族的群像,同時也有個性的描述,一對戀人情感的發生發展到終成眷屬,體現了京族人繁衍后代、繁衍這個民族的生生不息。
從舞蹈的風格來說,大量運用了現代舞的表現的手法,中間穿插的芭蕾舞雙人舞,對男女情感上面的表達也非常充分。
編排方面非常有表現力,讓大家看到群體的象征力量,這種寫意的方式是用身體語言來抽象的表現,我們現在叫新現實主義的一種創作手法。
舞蹈本身的肢體語言包含了象征性和印象的美學,是一種帶有象征性的一種描繪,更加使得觀眾有很多聯想和想象的空間。京族的姑娘們服飾有一種典雅高貴的美,編導也不是完全把民俗的東西直接搬上舞臺,而是做了一種審美上的提升。這對京族文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一種表達。
最驚艷的是最后的一幕,非常能夠表達出人和大海、人類和宇宙的關系,舞者們的肌肉線條把人體的美感完全展露出來,看到了人類的一種非常純真、真誠的一種心態,會感受到人類與大海共生共長的命運,非常強大豐盈而又溫和包容。
編導借背景視頻海浪的氣勢來加強我們人類生活當中面對各種困難時,迎難而上的前進力量,我們跟海洋是同命運共呼吸的,海浪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鼓勵了人類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要像海浪一樣有強悍的力量去克服我們面對的困難,更加凸顯出人和海的命運,大自然和人互生互滅的這種關系,就是人和天地自然之間的關系。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積是海洋,我們應該讀懂海洋,和海洋共命運同呼吸。
最后的點睛之筆,是在海浪的背景前,國旗在海風當中飄揚,舞者在國旗下闊步前行,所有的舞者完全釋放了自己的生命力,把力量感和激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完全表現了中國的共產黨和我們祖國的這種關系,特別令人動容。
編導能夠完成這么大的一個舞劇,從京族人與海到整個人類與自然大環境,再到慶祝中國共產黨的生日表現,讓人看到了舞劇背后編導的赤膽忠心和雄心壯志。
當引領佳作藝術創作呈現出來時,這個國家就會充滿了關愛、人情、人性,會對所有的山水、天空、大地都充滿了感情,這就是藝術的巨大力量。
作為承辦方的廣西桂海泰國文化園負責人黃健先生,在說到支持《京島情海》舞劇項目的初衷時,他真誠地表示:除了響應國家號召重視發展民族文化外,更重要的是意識到了只有文化經濟才是長遠和永恒的,無論金融模式怎么改變,文化始終是品質內涵和民族自信的基礎。
是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京族人民生活中斗海、戀海、護海、闖海的堅強不屈精神和保護海洋大環境國際意識,成為每一個有中國夢的人前行道路上的明燈。
撰文/蔡蔚 攝影/陳銳軍 江厚達 陳心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