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青綠,一江渾黃。
山回谷轉,兩江交匯于一江城。
江城,名涪陵。
嘈雜、臟亂是海斯勒對涪陵的初印象。
海斯勒,《江城》的作者,美國牛仔,中文名何偉,顯然對于山環水繞的異鄉有著新鮮的體驗。新奇之余,生出種種不適、不解。幾番沖突之后,作者漸漸找到了與這片土地、這群人的相處方式。大致是江城的霧氣氤氳,作者也融入了江城的生活。
如果調校時間軸,給眼睛以更大的視野,不難發現,作者所處的時代,正處于一個狂飆猛進的前夜。一段歷史漸漸剝落,一副新畫卷還未打開。剝落的歷史,隨著蓄庫漲水而沉入水下。新畫卷,隨著塔吊、挖掘機、輪船的運轉,而不斷加速,猛然間換了模樣。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嘈雜,因為機器的運轉、車船的來往,會有塵灰,因為道路的鋪設、高樓的壘建。所以,這是一個新舊之交的階段。舊時牧歌漸遠,新的景象尚在路上。
是不是因為舊時牧歌的新奇、不同,就要刻意將時間巨輪卡住呢?
如果只是滿足某些人獵奇、懷舊的心理,可能太過自私。在社會進化過程中,新陳代謝難以違拗。
待到高峽出平湖,水面是現代的霓虹、穿梭的巨輪。水下,是過往的歷史,平靜安息。
那么,今天是不是一個轉換的階段呢?
(文耕坊-景軒bookhi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