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號消息 記者項俊平 武漢報道 在剛剛結束的武漢種業博覽會·秋季蔬菜品種展示會(以下簡稱“武漢種博會”)上,全國甘藍新優品種通過田間觀摩、線上推介和專家評比等環節的激烈比拼,最終有7個“種子選手”脫穎而出,獲得評審專家組的推介,其中,來自武漢楚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為生物”)的新優品種獨占4席,成為“團體冠軍”。
據介紹,武漢種博會由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現場設置展示區、高效栽培區、秸稈還田休耕輪作區三個板塊,展出省內外58家單位的近1200個十字花科類蔬菜新優品種,涵蓋青花菜、花椰菜、甘藍、菜薹、蘿卜、大白菜、小白菜等大類。最終,專家將從中評選出31個適合本地推廣的優秀品種,通過線上方式對外發布,為武漢及周邊地區的蔬菜種植選種提供參考。
甘藍類全國共有255個品種參與評審,競爭異常激烈。
為了確保評審結果的公正性,來自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經作所、武漢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和湖北種業企業的代表組成的專家組采用盲評的評選形式,即各個小區的蔬菜只設置編號,品種以代號標明,對從全國各地征集而來的255個品種進行評審。
“評選標準主要看四個方面,第一要產量高,第二要商品性好,第三還要抗性強,第四最關鍵要符合我們市民的消費習慣。”專家小組成員、武漢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王孝琴說。
最后,專家們根據甘藍不同階段的生育狀態,從球形、抗病性、口感等方面綜合評審,從255個品種中選出7個推薦品種,向武漢市場進行推介。其中,來自楚為生物的新優品種獨占4席。
專家小組成員、湖北常興種業董事長田尚新表示,一個品種好不好,眼光要放長遠,起碼要看8-10年的發展前景。不同階段的生育狀態不同,差異性很大,像包心率、球形緊實度、抗病性、口感脆甜度等都需要綜合評審。此次評審,專家們多次復看,盡量優中選優,選出精品。
專家介紹,本次武漢種業博覽會以田間實物展示為特色,是集種子新品種現場展示、種業學術交流、商貿洽談、技術推廣、科普教育、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全國性綜合型展會,為武漢、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的蔬菜和作物生產引進提供了國內外最優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種子,以及新技術、新裝備,促進新成果新技術快速向田間轉移、向生產轉化,進村入戶落地應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種子“芯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