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房研所
COCO-MAT 初印象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第一眼看到 COCO-MAT——
就是詩一樣
畫一樣
海一樣的
天然的感覺
一
“你想表達什么?”
看了<秋天的一天>的腳本,指導老師xinyi很直接的問道。
我聽了,忍不住笑了——
“這也是我經常問很多人的一個問題。”
像當年 老朱招我進報社,指著一篇寫好的文章說,“不要再讓我看到這樣的文章”一樣,后來,他就沒再看到那樣文章了......因為我知道,他在表達什么——
沒有這點悟性,就不會一直做文字吧——
提到文字,好多人說我犀利。
其實,那不是犀利,而是準確,是一眼看到底,是隨著思考與沉淀漸漸具有的分辨是非、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如張一鳴所說——
“你對事情的認知,就是你在這件事情上的競爭力。”
“小外文筆清新老道——”
有一次,寶哥這樣形容。其實,也不是清新老道,就是一種對文字循序漸進的藝術表達,不是循規蹈矩,不是原地打轉,不是每況愈下罷了......曾經,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里說過一句——生平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
一恨言若無物,二恨用力過猛,三恨畫蛇添足。
所以,去年有一天,在華貿遇見COCO-MAT,一個關于家的、天然的生活方式風景集合店,帶著特有的生活美學觀、自然生活場景撲面而來......忍不住停在原地。
后來的很多次,和朋友,一邊流連忘返,一邊買,一邊想——
家,不就應該是這樣子的嗎。
二
風景不必在遠方。
——COCO-MAT
“有人認為這世界在上升——
有人認為在下沉,只好分道揚鑣。”
獸爺幾年前曾在我一篇文章下面留言,此話放現在來看,也是準確的。關于文字,關于房子,關于藝術,關于生活方式,關于生活美學——
越來越處于各行其是的局面。
是的,各行其是。
就像有天,我和COCO-MAT主理人王秋華聊天,說審美有高下之分嗎?
他說沒有。
我說——沒有?
好吧。不管有沒有,審美對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重要就是了。顯然,作為人類,應該秉承自然的個性,在此基礎上,真實、勇敢、卓越的生活下去,而不是蠅營狗茍、語焉不詳。關于房子,關于家,關于家的一切,都一樣。
其實,有誰愿意——
眼前的生活一點上升空間都沒有呢?
有時,看著一些開發商做的樣板間,價值不菲的房子里放著成堆的假花,毫無美感可言的物件堆砌,成也中式敗也中式的暴雷局面,就像一些拿槍頂在頭上都看不下去的文章......就默默的想——
什么時候,身邊大多數人可以住進真正釋放人性,有生活美學體驗的房子呢。
“這不是一個小目標,是大目標。”
十一月,在人來人往的,辨識度很高的上海嘉里城COCO-MAT店,吃著店員現烤的巨好吃的面包,喝著帶有藝術感的拉花咖啡,在好看又自然的環境里,和秋華聊到這個話題,忍不住都陷入了各自的思考。
“疫情期間,很多店都關了,COCO-MAT的銷售業績不降反升。也許是因為一場疫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家的本身,生活的本質,生活美學的本質——
生活方式的本質......”
在這家充滿治愈的天然生活方式集合店,娓娓聽著科嘜的故事,我想——雖說現實骨感,理想豐滿,但某種程度來講,世界還是上升的,只是道路曲折了一些——
而已。
三
怎么跟你準確形容一下COCO-MAT呢?
自然、天然、渾然......
我想只有見了,才有話語權。
“COCO-MAT基于城市國際化社區——
打造天然生活方式空間。以此連接大自然與城市,通過天然的產品和待客之道,向大自然的熱愛者們傳遞著自然的智慧和滋養。”
這段話,算是科嘜對家,對生活最準確、自由的表達了。
你聽——
花草、鳥兒、風、陽光和空氣,和一屋子的生活美學設計——讓美好的一切,在自然中發生——
你沒聽錯——在自然中發生。
“這里,每一件產品,每一張產品呈現的圖片,都是你對家、對生活的理解。”
國內外看了這么多生活方式品牌店,COCO-MAT幾乎是最符合我對家、對美、對自然、對生活方式與生活美學理解的品牌了。
地產圈里,很多開發商陷在賺快錢、高周轉的邏輯上,雖然打著美好生活的招牌,卻很難真正在生活方式理解上有質的突破。因為,這不是一日之功。很多消費者也常常停留在買一件香奈兒,不是因為這個品牌本身而是炫耀與追風的資本——很多有錢人喜歡一個房子不是為了居住本身而是身份與地位的怪圈——
這樣一來,只能讓美與自然離我們越來越遠。
“是時候思考這個問題了。”
那天,對著一屋子的花草和與家有關的一切,我靜靜地想。
“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
十年前,秋華就開始了一場與家有關的一切的天然生活之旅。
2010年,秋華與他太太邂逅了這個來自希臘的國寶級睡眠產品——COCO-MAT床與床墊,當下萌生了想做一個國際領先的,獨一無二的天然家居品牌的想法。2011年,他開車路過了嘉里城,又折身回來,決定把COCO-MAT第一家店開在這里......
招商電話打通之后,接電話的同學說——不了解COCO-MAT這個品牌。一個剛好來出差的同事聽了一句,COCO-MAT?
“知道——
很棒的品牌。可以來。”
一個神奇的電話,使得COCO-MAT與嘉里城結緣。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讓自然融入居所,讓生活與自然共同成長,感受自然賦予的能量。”
一晃十年——
四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永恒。
——曾國藩。
我在坐飛機的時候——
最怕身邊坐一個看上去很有錢卻不愛干凈的中年男人,雖西裝革履,卻渾身上下散發著不可描述的味道......
一來就多占半個座位,讓人無處可逃。
竟有一次,左右都坐了一個,把我擠的......只好拿兩本航空雜志豎起來,做成防護墻。所以,不知道,是誰創造了油膩中年這個詞。形象的概括了一類人——有房有車有兒有女有不錯的工作與收入,卻無暇思考與顧及生活品質,對美與藝術無感,有用和無用分的太清楚,隨著忙碌、庸碌,漸漸失去了感知美好生活的能力......一身焦慮。
很多女人,何嘗不也一樣?
一出場就是濃郁的香水味和真假難辨的香奈兒......很多人只在意表面的光鮮亮麗,買愛馬仕不是為了這個品牌而是為了炫耀本身,買大房子大車子卻并不懂得如何設計打理一間房子、一個空間......
還有一些人,諾大的房子里應有盡有,東西卻又多又亂——
連腳都不知道放在那里。
有時,我會為這些情景陷入沉思——
人就是這樣,一舉手一投足,都帶有一種氣息、氣質、氣場。這種東西重要嗎?不重要么——
“你的家,就是你的修養。”
希望每一個人的家,都能在自然中徜徉——
茂盛的叢林,歌唱的鳥兒,霧氣朦朧的河流,深邃的大海,在陽光下沐浴著永恒的日輝,享受著太陽的無限暖融......大自然的萬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棲息在地球上的每個角落。2021年秋天,我在杭州天目里看見COCO-MAT旗艦店,眼前一亮——
就是這樣一種天然的感受——
與享受。
“上海嘉里城10周年啦。
時間真快,記得2010年剛開展COCO-MAT業務時,卻發現偌大的一個上海居然沒有一個好的社區商業,直至2011年10月嘉里城開業,我們才在上海開出了COCO-MAT的第一家店。在過去的10年里,我們一直致力于把COCO-MAT 打造為社區里最天然、最溫暖的家居店;在過去的10年里,我們也歷經種種困難和挫折,支持我們一直往前走的是根植于內心的信仰:具有清晰生活方式的品牌才會贏得未來,而天然才是最好的奢侈品。
一轉眼10年就過去了,大家居行業的一個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嶄新的時代卻已悄然而至!“
10月30日,王秋華發了一條朋友圈,慶祝COCO-MAT嘉里城店十周年。
“最天然,最溫暖。”
雖認識時間有限,我也默默感受到了一個獨具自然美學的生活方式集合店帶來的生活能量——此刻,夜幕低垂,那些裝載著大自然的能量的橄欖樹,寫作時——
一枝一葉,仿佛搖曳在眼前......
一直以來,COCO-MAT用天然的生活方式分享著來自大自然的造物——
裝飾著一間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康德說——“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志。”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
一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風景的房間
房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