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帶貨直播的寒冬,反而是布局價值直播3.0的最佳時機。
2021年最后一天,和過去兩個月一樣,張朝陽在中午12點準時在搜狐視頻開始物理課直播。
大概是巧合,結束四節狹義相對論課程后,他用兩節量子力學的內容跨年。
在此之前,他的大部分“學生”對量子力學的了解應該僅限于那只著名的“薛定諤的貓”。不過,“薛定諤的貓”描述的這種不確定性,正是人們跨越了兩年的迷茫和恐懼的來源。
尤其在直播領域。
一方面是主播補稅、資本市場萎靡后,整個直播行業都受到很大的沖擊;另一方面,直播作為未來一種必然存在的內容形態,人們(比如俞敏洪)仍在前赴后繼的開播。但因為疫情以及各種不確定性,他們似乎并沒有明晰的路徑。
與這種迷茫與恐慌的情緒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張朝陽此時的平靜,或者說淡定。
因為水落才有石出。
如果說一年多以前,價值直播只是他內心的確定;現在因為行業驟變、潮水退了,價值和知識直播這條路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
1、
“連續兩講,我們都在量子力學的大門外徘徊。”2022年第一節課,張朝陽在直播間內將這兩節課做了總結“(這些例子)就是1900到1930年之間,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家的工作,他們遇到的所有問題”。
他也不斷劃下重點。“量子力學非常重要。宇宙大爆炸之后,有幾個過程在同時發生,溫度在降低,能量階梯在降低,時間在推移,結構在形成。”
“所有的東西都是量子化的。只是在宏觀尺度下,量子效應展示不出來,但到了特別微觀的時候,每一個粒子就不是那么‘硬’了。”
“量子力學的規律,決定了我們的世界是這樣一個結構。”
張朝陽的描述,正如我們的當下,雖然剛過去的2021年,各行各業都有那么幾個不太好的過程在同時發生。但身處其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感受,就是其中一個個不那么“硬”的粒子。
先溫顧,再知新,也是張朝陽的課程特色。
他帶著大家,逐步回顧了雙原子氣體比熱問題和黑體輻射普朗克公式等經典力學無法解釋的現象;又推導了康普頓散射公式,、介紹了德布羅意物質波理論,并說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或許這些物理公式和背后復雜的數學推演很多人聽不懂,但因這些現象經典力學無法解釋,量子力學才橫空出世。
這也是張朝陽的物理課越播越火的原因。2021年很多行業出現的狀況,“經典規律”都不起作用了,很多人開始追本溯源,從事物的基本規律上找解決方案。物理恰好就是這樣一門學科。
“觀察生活現象+解釋背后原理+推導演算公式“,張朝陽的物理課一直有個固定的模式。先從日常現象引入,幫助網友理解現象,提升興趣,再“透過現象看本質”,解釋知識點,推演過程,反過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在第一、二課中,張朝陽科普了“力”和“速度”,算出馬斯克的飛船和中國空間站每日繞地飛行圈數;第三、四課的內容則和“振動”相關,科普了可見光的基本知識,解釋了早中晚的太陽顏色為何不一樣,以及藍色天空的秘密;第十、十一課則重點回顧黑體輻射曲線及其應用,試圖重回137億年前的宇宙。
“如何測算一只木乃伊的年齡?人為什么不能久住地下室?”以前他都用這樣有趣又直觀的問題開場,這次他沒有。因為問題已經在人們心中了。
2、
僅討論張朝陽的物理課本身,有人評論“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傷心的是普通人,尤其是文科生。幾乎每期,都有用戶在張朝陽推演時高呼,“這又讓我找到了被物理老師支配的恐懼”。
落淚的是“同行”:“就算教培行業沒劇變,他的物理課也干不過啊。”本科畢業于清華物理系,后來又在麻省理工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有人感慨,“就這履歷,和那些老師比,他就是上古元神啊”。
張朝陽自己倒是挺理性。“如果是考試,還是應該按老師的課程”,他說,“可能這種講法,大一的學生也會聽不懂,但研究生群體會特別喜歡。”
做這件事,一半是為了搜狐視頻的知識直播業務,一半是個人興趣。但在這個這么容易妥協的年代,張朝陽沒有向用戶“妥協”。
每節課,他都會做大量讓用戶高呼“看不懂“的復雜數學推演。因為,“物理是算出來的,一定要數學推導。“
他倒也不照本宣科,不像教科書那樣,講完這個公式,再講那個。他采用的是物理學家費曼的講法,先提出一個具體而又復雜的問題,再層層推演,用數學公式把這個解決過程表達出來。
張朝陽認為,雖然物理并不輕松,但一個人不應該因為一件事難就不去學。
恰恰相反,聰明在于過程,看起來枯燥的物理知識如果經過分解后再理解,并不一定比生活中的事更困難。
而費曼這種講法,本身就是一種方法論。因為物理和數學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物理不需要時刻都精確,反而更注重如何層層抓住一個問題的主要因素,再用數學公式轉化,讓問題一目了然。
與其說他這是在上物理課,還不如他在借用物理分享他的成長心法。
我們經歷過的,他也經歷過比,如刷題應付考試的求學時代。幾乎每一條世俗的成功路徑上,他都比絕大部分人走得更遠、更成功。
可一切應試、任務過去之后,該回歸也就回歸了。2021年,張朝陽對物理的興趣突然重新升騰起來。
現在每周他會想一個有趣的,當年又沒想透的問題。這是他這陣子最愛做的事情,甚至在飛機上,都會突然拿出紙幣推演起來。
張朝陽希望,每個人都能對這個世界充滿更多的好奇心與勇氣。他說,“聽不懂沒關系,在好奇心和勇氣的驅使下,了解我們生存的道理也挺好的。”
這倒或許給很多人以參考。因為2021年,固然是個迷茫與失意之年,可以物理學,尤其是理論物理超長的時間線來看,這只是很普通的一年。
張朝陽在物理課上一直強調的“自然規律+好奇心+勇氣”,就是穿越不確定性的最佳法則。
3、
剛剛過去的一年,搜狐繼續堅定的走媒體平臺路徑,這也是它過去最擅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版塊就是直播。
張朝陽說,“好像任何一個事件沒有直播,就像沒有發生一樣,所以直播特別重要。”
而直播本身,也在經歷了秀場直播和帶貨直播后,進化到了新的階段。
這個3.0模式,是張朝陽提出的“價值直播和知識傳播”。所以過去一年多,張朝陽身體力行帶動搜狐視頻的直播。
他有過多次成功的生活分享式的帶貨,也化身“張老師”每周幾天帶著大家學英語學物理。
2021年,也是搜狐穿越不確定性的一年。
因為到了年底,關于直播行業的一切玩法都變了。先是對娛樂直播加強監管,然后是主播補稅和資本市場巨變;甚至有公司市值跌了萬億,迅速從擴張變成裁員緊縮。
這番變故中,搜狐視頻直播曾經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
張朝陽曾說,“知識傳播是一件長久的事情,我們先開始做,就可以搶占先機。”
兩年以來,張朝陽已經把搜狐帶到了一個財務比較穩健,現金流充足,可以支持價值直播長線投入的新階段。
就在半年前,在娛樂、帶貨直播盛行的時候,也曾有人擔心價值直播的上規模的速度不夠快。
但當時張朝陽就認為大規模投入、大流量采購和大動作拉新,固然能帶來數據增長,卻也會帶來很多“雜質”掩蓋真實的用戶需求。
而在搜狐視頻的做法下,一些真實的用戶需求也浮現出來。比如,搜狐視頻制作了一個“直播白板”。既可以課上演示,也方便課后復習。有了這樣的產品,張朝陽物理課必要的推導才能呈現出來。
這些小產品既能滿足價值直播的真正需求,也讓搜狐視頻有了先發的生態優勢。陸續有醫生、情感博主、心理學家在搜狐直播開講。
尤其是被張朝陽帶動的科普博主,咖位都很大。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教師陳征博士在搜狐視頻直播玩起了“奇趣的科學實驗”,走進“光的波粒二象性”;康奈爾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包坤,化身“包大人玩科學”,教普通人看懂2021年諾貝爾獎;還有天體物理博士劉博洋科普“日全食是怎么產生的”等。
第三方數據顯示,自2020年入局知識直播賽道以來,搜狐視頻已開播的知識達人中,全網千萬粉絲量級大V占20%。
至于最終的變現,似乎也不再是問題。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疫情爆發期間,有63.1%的中國用戶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2020年知識付費用戶規模達4.18億人,市場規模已達到392億元,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675億元。從社會價值上來看,知識直播具備專業的價值沉淀,能以更生動、便捷的方式提升全民知識素養,符合業界對直播的正向期待。
這意味著,不管是商業還是社會層面,知識直播背后都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以前,因為秀場和帶貨直播的火爆,人們偏愛迷信直播的規模和增長。
現在看來,堅持做自己的張朝陽和搜狐視頻,反而是在輕裝上陣了。
——END——
回復“黑豆”,里面不讓播的有的沒了。
圍觀唯痞(微信公眾號:VP1VP1)的小伙伴快去加微信weipiweipi勾搭唯小痞~ 不過癮?接續奉上唯痞精選傳送門!
原因reason
微信號|weipiweipi
郵箱|VP@vp1.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