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虎》90cm×43cm 1918年
款識:“七年冬將之法,叔平先生持漢魏精拓多種贈別,作此報之并為紀念。悲鴻。”
七年指的是民國七年,即1918年,徐悲鴻時年23歲。
圖繪一花斑虎臥于石上,正扭頭轉身回眸遠眺,其警覺的目光既擴展了畫面的空間感,也顯現出百獸之王唯我獨尊的霸氣。
圖中的虎采用傳統中國畫的淡彩暈染,以細勁的筆致勾勒出虎之欲行又止的動態,又以或深或淺的赭石及藤黃交錯地渲染虎背的皮毛,表現出細密柔滑的質感。
在書法上,徐悲鴻頗受康有為的影響,工于漢魏法書名拓。1918年11月,徐悲鴻爭取到公費赴法留學的名額。赴法前,得到好友馬衡(馬叔平)相贈的漢魏精拓,很是高興,于是精心地繪制了此圖作為答謝。
徐悲鴻《騎虎財神》79cm×55cm 1943年
款識:“畫貓也是度平生,頗苦營營浪得金。請出趙兄無別意,虎(看)他騎虎好開心。癸未元日寫本,淑華仁嫂供養。悲鴻。”癸未年為1943年,徐悲鴻時年48歲。
此圖作為吉祥畫,具有臆想和夸張的成分。方臉趙公身著盔甲,外罩藍袍,足蹬官靴,威風凜凜地騎在老虎背上。號稱“百獸之王”的老虎被馴服得猶如病貓,全無霸氣。
本幅之老虎為淡彩水墨小寫意畫法,其皮毛先以赭色暈染,趁水分未干之際繪長短不一、錯落有致的紋理,墨線在濕潤的紙上洇散,其若虛又實的水墨效果自然地表現出虎毛細密的質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