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會變色”的寶石?聽起來就稀少且神秘。
如果你是初級珠寶愛好者,能想到的變色寶石可能就是亞歷山大變石。
↑↑↑亞歷山大變石
實際上,變色寶石的數量雖然不多,但品種其實有不少。已知可具有變色效應的寶石除了變石外,還有藍寶石、石榴石、尖晶石、水鋁石、螢石、碧璽、綠柱石、橄欖石、鉆石等(但“變石”這個專有稱呼,獨屬于具有變色效應的金綠寶石)。
↑↑↑變色石榴石 | 圖源:珠寶匠
寶石的光致變色
寶石的變色效應,是寶石的特殊光學效應中的一種。
在系統寶石學中,對于寶石特殊光學效應中的“變色效應”的定義為:寶石礦物的顏色隨入射光光譜能量分布或入射光波長的改變而改變的現象。
最簡單的理解是:同一顆寶石在不同光源下(白熾燈、日光燈),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具有變色效應的水鋁石,圖源GIA
罕見的“熱致變色”
其實除了寶石光致變色外,在極個別寶石中,還可以觀察到“熱致變色”。
光聽名字,許多人可能會把寶石的“熱處理”和寶石的“熱致變色”混淆,但二者完全不同。
·【寶石的熱處理】:彩色寶石熱處理大多是高溫加熱(一千多度高溫加熱),經熱處理后,寶石的顏色改善相對穩定,不可逆。
↑↑↑熱處理紅、藍寶石
·【寶石的“熱致變色”】:寶石在低溫加熱條件下(一二百度低溫加熱),寶石顏色發生改變且顏色隨著寶石溫度降低顏色可逆的變化過程。
寶石在加熱后吸收光譜出現了變化,因此產生顏色改變。待溫度恢復后,吸收光譜又恢復正常,顏色恢復。
↑↑↑變色龍鉆石加熱前后的的可見光紅外吸收光譜 | 圖源:《GEMS & GEMOLOGY》
目前已知的能產生這種低溫熱致變色的寶石品種很少,比較著名的代表就是“變色龍鉆石”。
↑↑↑世界上最大的變色龍鉆石31.31克拉,by Chopard
變色龍鉆石
變色龍鉆石是最稀有的彩色鉆石之一:它是一種“熱敏”或“光敏”的彩色鉆石,在低溫加熱下或在黑暗中放置較長的時間后會暫時性改變色調(通常是從灰黃綠色變成黃色)。
↑↑↑一顆1.01克拉的馬眼形變色龍鉆石(150°溫度加熱后的顏色變化),圖源:《GEMS & GEMOLOGY》
世界上第一顆變色龍鉆石出現在1943年,在打磨拋光的時候,就因摩擦生熱顯露不同。隨著國外學者對變色龍鉆石的深入研究,寶石的“熱致變色”逐漸被大家認知。
據Peter K. Kaplan 公司的 Peter Kaplan 先生描述,他發現一顆黃綠色的彩色鉆石在過熱的拋光機上拋光時,顏色發生了變化。后來這顆黃綠色彩鉆被一位買家買走,但買家將其放置在珠寶盒中一段時間后,發現鉆石變成了深綠色。
↑↑↑變色龍鉆石,圖源GIA
2005年《GEMS & GEMOLOGY》中的一篇文章對39顆大小不等的變色龍鉆石進行了研究和報道。
這些鉆石在加熱到大約150°C左右時表現出暫時性的顏色變化(大約150°C環境溫度變色,溫度降低時顏色會恢復),一些鉆石在黑暗中長期儲存后也表現出暫時性的顏色變化。
↑↑↑變色龍鉆石,by 《GEMS & GEMOLOGY》
大多數變色龍鉆石本身的顏色并不漂亮,多數呈現深淺不一的灰調的橄欖綠色、灰綠色或者黃綠色,加熱后大多變為棕黃、橙黃或黃色,少數從淺黃色變為更濃的綠黃色。
↑↑↑正常狀態下(左)和變色后(右)的變色龍鉆石,by《GEMS & GEMOLOGY》
變色龍鉆石在短波紫外線激發后都表現出強烈的持久磷光。利用這種對紫外線激發后的熒光性和光譜特性的組合可以區分變色龍鉆石。
在GIA,一顆鉆石必須滿足以下標準,才有資格進行變色龍鉆石測試:
本體顏色中有綠色或綠色成分,在長波和短波紫外線下都有黃色或橙色的熒光,在短波紫外線照射下有持續的黃色磷光。
↑↑↑變色龍鉆石的磷光,by《GEMS & GEMOLOGY》
↑↑↑by《GEMS & GEMOLOGY》
在加熱或在黑暗中長時間停留后,變色龍鉆石的綠色調會消失,并開始逐漸變成黃橙色的色調。這種變色是一種可逆的變化過程,寶石冷卻后或從黑暗中拿出一段時間后變色龍鉆石會變回自己本身的顏色。
↑↑↑變色龍鉆石,圖源:GIA
造成這種變化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有國外學者推測,是變色龍鉆石中含有的特殊微量元素造成了變色,但尚沒有統一的定論。
變色龍鉆石的綠色平行色帶經過大約15秒的溫和加熱后變成橙黃色,視頻源自:GIA
↑↑↑變色龍鉆石的色帶隨著溫度加熱從綠色(左)變成黃色(右),圖源GIA
熱致變色鋯石
無獨有偶,除了變色龍鉆石,J先生最近還收了一顆有意思的“熱致變色”的天然鋯石。
由于十分少見,學術上對其并無專門定名,我們自己姑且把它稱作變色龍鉆石的“弟弟”:變色龍鋯石。
↑↑↑熱致變色鋯石,圖源:珠寶匠實拍
和變色龍鉆石一樣,變色龍鋯石在加熱到一兩百度后,顏色也會發生變化。至于在黑暗中長時間停留是否會改變顏色,我們還沒來得及實驗(拖延癥+懶),大家可以期待后續。
變色龍鋯石加熱之前:平平無奇的棕色。
↑↑↑變色龍鋯石加熱之前,圖源:珠寶匠實拍
大概加熱十幾秒后,鋯石從棕色變為金黃再到粉色。
↑↑↑變色龍鋯石加熱中,圖源:珠寶匠實拍
最終:這是什么仙女顏色?。ㄓ悬c帕帕拉恰的感覺?)
↑↑↑變色龍鋯石加熱后,圖源:珠寶匠實拍
冷卻2分鐘后:開始退色到橙棕色……
↑↑↑變色龍鋯石冷卻2分鐘后,圖源:珠寶匠實拍
冷卻6分鐘后:打回原形前的垂死掙扎……
↑↑↑變色龍鋯石冷卻6分鐘后,圖源:珠寶匠實拍
冷卻15分鐘后:打回原形……
↑↑↑變色龍鋯石冷卻15分鐘后,圖源:珠寶匠實拍
↑↑↑變色龍鋯石加熱前(上),160°加熱后(中),冷卻15分鐘后(下)| 圖源:珠寶匠實拍
J先生說:
熱致變色的寶石成因至今沒有定論。
總體來講,這類寶石更適合作為一種稀少的寶石標本來收藏,并不適合作為珠寶來鑲嵌。
畢竟雖然是低溫加熱下變色,但150°的溫度也不是首飾能受得了的,鑲嵌到金屬上后再迷人的變色也是難能一見,反而失去了獨特性。當個標本玩就很好啦~
精彩文章沒看夠?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關注珠寶匠~
參考文獻:
*《A GEMOLOGICAL STUDY OF A COLLECTION OF CHAMELEON DIAMONDS》,《GEMS & GEMOLOGY》
*《Uncommon Parallel Color Zoning in a Chameleon Diamond》,《GEMS & GEMOLOGY》
*《Diamond Chameleon, with Nickel Absorption Band》,《GEMS & GEMOLOGY》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