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鈔票收藏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種比較特殊的鈔券品種——復刻鈔。暫時找不到復刻鈔的標準定義,簡單來說,就是由后世復制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鈔票。
復刻鈔不等于假鈔,只有得到國家承認的合法復制品,才會被稱作復刻鈔。復刻鈔大多會復制原鈔票的圖案、色彩、水印等基本元素,但是部分復刻鈔也會根據需求情況增加或者減少一些元素。
我們容易接觸到的復刻鈔有兩種,一種是純紀念收藏用途的收藏品,另一種是仍舊可以流通的法定貨幣。我們分別來說一下這兩種情形的復刻鈔。
一些老舊版本的鈔票,雖然退出流通了,但因為曾經的法定貨幣地位,因此它仍然是貨真價實的鈔票。而純紀念收藏的復刻鈔,雖然名稱里有個“鈔”字,但嚴格來說屬于一種紀念券,因為它從未被賦予過鈔票的流通功能,徒有其形而無其神。
朝鮮政府復制的第一套朝鮮紙幣,就屬于純收藏意義的復刻鈔。
1947年,北/朝鮮發行了第一套紙幣,共有15分、20分、50分、1元、5元、10元和100元7種面值。這套紙幣由蘇聯代印,所用的紙張有不規則五星水印。
朝鮮第一套1元紙幣
上世紀90年代,朝鮮政府發現這一版紙幣在收藏市場上價格奇高,有利可圖。但是老版鈔票的存世量并不多,因此朝鮮決定將1947年的鈔票再版,重新印制了一大批。這套復刻鈔的定位很明確,就是為了賣給外國收藏者謀取利潤。
由于朝鮮再版的第一套紙幣所用的紙張是沒有水印的,所以,通過水印可以很容易區分真正的1947年老版鈔票和90年代的復刻鈔票。
我國的復刻鈔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就是北京印鈔廠復制的清代龍鈔。
清代龍鈔,標準名稱為“大清銀行兌換券”。清政府為了統一幣制,決定發行全國性的紙幣“大清銀行兌換券”。
大清龍鈔
大清銀行兌換券票面人物為清政府攝政王載灃,票面由美國雕版技師海趣設計雕版,由清廷度支部印刷局(即今北京印鈔廠)印制。然而,隨后而來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導致這批紙幣未發行就胎死腹中。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北京印鈔廠印制了大清銀行兌換券的復刻鈔。這些復刻鈔分有水印和無水印等多個版本,據說為防止原雕版印樣外泄,北京印鈔廠印制的復刻鈔僅僅雕刻復制了鈔票的正面圖案,背面改為平版膠印。
仍舊具有法定貨幣地位的復刻鈔,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2002 年4月泰國發行的“暹羅銀行百年紀念鈔”。
2002年泰國發行的“暹羅銀行百年紀念鈔”
這枚鈔票正面是泰國國王普密蓬(拉瑪九世,1927年12月5日—2016年10月13日)和泰國國王朱拉隆功(拉瑪五世,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的半身像,鈔票背面則是泰國暹羅銀行1902年發行的第一枚100泰銖紙幣(編號00001)的復刻圖案。
這枚紀念鈔屬于泰國的法定貨幣,具有實際流通功能——當然,政府發行紀念幣多數是不鼓勵流通的。
比較常見的復刻紀念鈔還有2018年直布羅陀發行的“世界旅游業紀念鈔”,這枚鈔票復刻的是1934年發行的10先令鈔票,增加了熒光防偽等新印鈔技術。
直布羅陀發行的“世界旅游業紀念鈔”
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發行了復刻紀念鈔,比如羅馬尼亞2021年發行的復刻1881年2列伊紀念塑料鈔、西薩摩亞2020年發行的復刻1967年1-10塔拉紀念鈔等等……
2021年羅馬尼亞復刻1881年2列伊紀念鈔
作為鈔票收藏的一個品類,復刻鈔古為今用,一方面可以彌補古舊鈔票的不足,滿足收藏愛好者的收藏需求,另一方面在傳承歷史文化上也具有極大的意義,值得收藏愛好者們去接觸并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