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 踏過千重浪
能留在愛人的身旁”
————《人世間》片尾曲
上海此輪疫情初起,市區街道及各家媒體都推出面向市民的“疫情服務熱線”。滾燙的熱線背后,都是升斗小民無法等待的看病需求和無法忍受的物資短缺。打開熱線記錄EXCEL表格,是滿滿的佛家所言的人生“六苦”。
病毒兇猛,再治理良好的城市也無法抵擋。毅然決然的封控決定,總會留下或多或少的管理缺失。從3月28日浦東封控開始,熱線記錄當中最多的就是血透病人和化療病人的求助,比例占了將近一半。能否走出家門,能否進入醫院,對他們及家屬而言,就是生死之間一條細細的紅線。另外,還有1/4是家里藥品、糧食、蔬菜彈盡糧絕后的無奈呼救。
上海管理身段應該是機敏的。不到2-3天,這些血透化療及糧食蔬菜的投訴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最多的就是對隔離管控的擔憂。有的忐忑不安是因為自己及家人核酸抗原陽了,卻沒見疾控部門及街道居委有進一步動作;有的擔驚受怕是因為聽聞樓棟甚至樓道里有鄰居陽了,卻發現他們并沒有被送去隔離。
在這一片惶惑之中,也出現了一個堅毅的聲音。網上截圖顯示上海有個小區一棟樓業主簽了一個“生死狀”:
“若本樓出現陽性,基于科學理性和人物關懷原則,在無癥狀征兆的情況下,全體居民愿配合自愿居家隔離的鄰居,不驅趕不強制轉運,鄰里互助,責任共擔,后果自負。以下各居住單位就此立約進行投票。”
這個在2022年春日簽下的這個“生死狀”讓人不由追想到1978年冬夜小崗村那個摁滿紅手印的協議書。確實,在當下的中國,沒有比上海更合適提出社區抗疫自治的城市了。如果這個“生死狀”是真實的,如果這個做法能夠被上面認可,那就意味著一個新的思路的打開,一種新的方案的誕生。
“世間的苦啊,愛要離散雨要下。”電視劇《人世間》片尾曲這樣唱到。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間的甜,能夠更多一點;讓愛的人,能夠多相聚一點;讓正常生活,回歸更快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