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后皮,是冬至過后(臘月)采摘陳化的新會陳皮,最為珍稀。與大多數陳皮不同,冬后皮溫熱之性較強,入腎經,有溫腎通氣的功效。
要知道,冬至“至寒”,大多數農作物都無法過冬。而冬后皮果樹能“越冬而生”,需要有蓬勃、旺盛的“陽氣”。所以冬至后的陳皮得陽氣、地氣最長,具有溫補的養生價值。
冬至后采摘、曬制的陳皮,甘甜、香氣、內含物質都達到頂峰,功效卓著,堪屬難得。
若水堂陳皮(新會陳皮百年商號,已有138年歷史)負責人成寅告訴我們:
多數情況下,新會陳皮在11、12月份完成采摘,果樹即進入休眠狀態,以待來年。不去采摘,也會在冬至到來前紛紛“瓜熟蒂落”,因為冬至“至為陰寒”。
如果能經受這極寒之氣,冬至“陽氣始生”,柑果開始“長皮不長肉”,采下的陳皮甜度最高、得“陽氣”、“地氣”最多,這樣的陳皮煮來喝,可以補充陽氣、疏通腎經,很有養生價值。
須知,冬后皮為“原種”特有,所謂“原種”,就是新會陳皮的原始品種,絕非如今市面上常見的嫁接品種。
原始品種生長期較長,加之是“細(小)種”,果小、皮薄、分量輕,掛果少,方能越冬而生。
而嫁接品種生長期短,加之果大、皮厚、掛果多,最晚12月便會“瓜熟蒂落”,無法越冬。
若水堂陳皮,是新會地區堅持種植原種陳皮的百年商號。早年曾被霍英東先生稱為“比黃金還要珍貴的陳皮”。
上世紀七十年代始,為增加產量,一般柑農都采用“嫁接”技術育苗。因為擔心“嫁接”會改變新會陳皮原始的品種基因,若水堂幾十年來堅持母樹原種育苗,不求高產、拒絕嫁接,完整保留了新會陳皮的原始母本基因和養生功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