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寫到,宙斯為了削弱人的力量,把人分為兩半。而人為了成為一個完整體,生來就會無限思念自己的另一半,并一直苦苦追尋。
單身的時候,以為只要找到對象就能收獲幸福。其實也不光是單身的時候。人生很多階段,都有「只要……就能……」的錯覺。
讀初中的時候,老師一直對我們說,現在是最苦的日子,因為重點高中只有一所。只要上了重點高中,上百所好大學隨你選。到了高中,所有的人都說,只要熬過這一段考上了大學,就從此打開了美麗新世界的大門。大三時,和班里的同學們一起在考研、出國和找工作中輾轉,當時也以為只要拿到一個夢寐以求的 Offer,就能看到通往理想生活的路。
而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了兩年后,我終于慢慢體會到了尼古拉斯 ·凱奇主演的電影《天氣預報員》中他父親說的那句:
世界上好像并沒有什么,只要熬過某一個階段,就能一勞永逸的事。
愛情尤其是這樣。
讀書、學習、工作就好像是定期存款,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確定性的收獲——即使過程曲折漫長。但談戀愛這件事,就像風險投資,你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努力到感動了上天,但依然可能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愛情這道題,難倒太多的人。
征集新年愿望時,80% 的留言是脫單;
征集「八個字形容你目前的感情狀態」時,「做人缺愛,做愛缺人」成為點贊最高;
原以為脫單就意味著獲得幸福,可是卻看到深夜里52條留言,糾結「到底要不要和異地戀的男友分手」。
她在最后一條留言說,「我還相信愛情,只是不相信愛情會發生在我身上了」。
我們既渴望愛情,又恐懼親密關系。
你可能單身挺久了,心里很想談戀愛,卻不知道從何下手,直接封自己為「愛情佛系青年」。
也可能你遇到一個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正在猶豫要不要開始一段戀愛關系。然后想到要三個月了解,半年接吻,一年磨合,還要吵架分手復合鬧個七八百回……
如果有幸找到了夢寐以求的伴侶,除了心動與甜蜜外,還常常混雜著嫉妒、失落、焦慮、患得患失、甚至是痛苦折磨。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學過怎么寫一篇漂亮的作文,怎么快速準確地解一道應用題,怎么說一口地道的英語,卻唯獨沒有學會如何在感情里去愛一個人,如何開始和經營一段關系,怎么在分開后好好的走出來。不敢愛,不光是因為殘酷的現實,還是因為不了解愛。沒有經歷過真實戀愛的人,總是會有許多不切實際的認知。
自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偶像劇里的虛妄,迷了多少癡男怨女的心智。
男生覺得,我沒車沒房,做不到有求必應,干嘛戀愛。
女生挑來挑去,這個對我不夠好,這個不夠帥,算了還是單著吧。
其實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可以從心理學層面重新認識愛情。
心理學認為,戀愛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更不是隨機的。想要收獲一段穩定的親密關系,你可能需要先糾正三個關于愛情的誤區。
1.這個世界并沒有與你完美契合的Mr./Mrs.Right
許多人在開啟一段戀愛之前,都會把“感覺”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沒有感覺,就沒有激情,還要在一起生活那么久,那多無聊啊。沒有感覺還不如單著。”
“我要求不高,怎么就是碰不見那個讓我心動的人呢?”
“她人挺好的,但就是沒有感覺。”
「對戀愛這件事有點絕望,因為我等不到對的人……」
「等到這個對的人出現,我就會擁有一段美滿的感情/就會幸福了」
「我和現在的 Ta 之所以會有矛盾沖突,一定是因為 Ta 不是我的那個對的人」
如果你認為感情的事,就像那部叫做《命中注定我愛你》的電視劇里演的一樣,是受命運主宰的,那么你很容易陷入「完美契合」的錯誤期待。
提醒大家,世界上真的不存在完美契合的兩個人。兩個人確實有可能一見如故,在某個或者某幾個方面很相似,但是差異和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
除此之外,契合不是一個船錨,落下去了就不變了。兩個人之間的契合應該是流動的狀態。因為你自己其實也一直在發生變化。隨著周圍環境和經歷的變化,你的價值觀,性格,愛好或者其他方面都可能改變。那么,你是期望沒有見過面的 Ta 要發生同步的變化來實現和你的匹配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日久生情比一見鐘情靠譜得多。撥開了荷爾蒙營造的假象,三觀相符才能走得長遠。
在交往過程中,相信自己能找到靈魂伴侶的人往往會把這段關系建立在幻想的基礎上。一旦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他們就會嘆息:“這不是對的人”,然后又要開始下一段尋找。
此外,許多單身的人總是以“我要等對的人出現”為借口,從不主動追求別人,甚至連社交都很勉強。一見鐘情沒運氣,日久生情沒條件,生人不好開口,熟人不敢下手,干脆自暴自棄,也不出門認識新朋友,每天靠著幻想擁有愛情。
且不論靈魂伴侶是不是真的存在,想要尋找一個盡可能符合自己要求的伴侶,唯一的方法就是盡量多地去接觸別人,同時了解自己。
擺脫了這種宿命、Soulmate 的概念,也許你才能更愿意走出尋找愛的第一步。
2.愛情里沒有所謂的萬能公式與解藥
我們認為,感情里雙方遇到的所有問題,不應該被簡化和割裂成「男和女」、「付出與得到」、「愛與被愛」去看待。
也許你聽過很多理論講感情里的男女思維差異——比如,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所以你們之間才會相互不理解,才在感情里爆發諸多矛盾。
事實上,你是獨特的,你的那個 Ta 也是獨特的,你們之間的問題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對情侶所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段專屬的戀愛經歷,這段經歷中遇到的問題需要你們共同去面對和解決,而不是把問題等同于「男女思維差異」「不合適」等不可調和的先天差異,讓彼此陷入莫名的焦慮和無奈,或者輕易說分手。
3.愛情意味著喜歡并接受我真實的樣子
“這個人就是會愛我,接受我,僅僅因為我是我,這才是真愛該有的樣子。”
網絡上這種觀點盛行:不要將就,愛你的人會接受你的所有,要靜靜等待對的人到來。不知道多少單身男女被這碗雞湯誤了終身。
兩個人要想長久地走下去,固然離不開接納與包容,但也絕不意味著要容忍對方的一切缺點。
王小波的情話很美——“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可放到現實生活中,“你應該愛真實的我”很容易演變成不良行為的借口。
蔣勁夫英俊帥氣,演過不少熱門偶像劇,可謂是炙手可熱的多金小生。但另一面的他,卻做出了家暴女友的行為。
這樣的真實,要接受嗎?
賭博、酗酒、抑郁、刻薄、疑心重......人類有太多的問題。“真實”二字不能成為壞毛病的遮羞布,作為另一半,我們更不能以愛為名要挾戀人接受。
比起讓對方全盤接受真實的自己,在戀愛中我們更應該關注,愛上對方之后自己成為了什么樣的人。
戀愛,是人生中無法回避的命題,而這其中的誤區,也遠不止上面列舉的三種。
這樣一講,也許你覺得感情好像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復雜了,對吧?然而,知易行難。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而情感,恰恰是其中重要的一課。
在選擇不婚或者結婚年齡越來越晚的社會里,其實你完全可以不必要太在乎“單身”這個稱呼,更不用覺得這是個問題。
單身男女,他不是一種身份,僅僅是當前的一種狀態而已。這對于婚姻而言有影響,但并不是決定性的。與其陷在“單身男女”帶來的各種焦慮和壓力中,倒不如多學習一點親密關系和個人成長的課程,對自己和伴侶有更清晰的了解。
如果你也一直單身,如果你對愛情還有向往,那么一定要有意識地去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努力改變。
當然,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試著多去跟異性接觸,理解、包容對方,并不斷地調整自己,就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的狀態,獲得美好感情。
最重要的是,你得放下恐懼和擔憂,談戀愛去,這才是正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