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陳容·神龍沛雨圖】
陳容,字公儲,號所翁。南宋理宗端平二年進士,官至莆田太守。
善畫龍,潑墨成云,噀水成霧,極得變化之意。常于醉馀,脫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筆完成。所畫之龍,或全身,或一臂一首,隱約而不可名狀,若不經意而皆能得其神妙。
宋理宗寶祐年間,畫龍名重一時。
【宋 陳容·神龍沛雨圖】局部
【元 楊維楨·春山圖】
題識:巨然不作惠崇景。秀遠最愛春山圖。危峰戴出若孤矣。大樹林立如千夫。杖藜誰行天姥道。酒船間出賀家湖。道人自指讀書處。文璧峰前宅一區。鐵笛。
此幅以枯筆濃墨和遒勁的筆法鉤勒 “蟹爪” 寒林,結合淡墨暈染出 “石如云動” 的山體,顯屬元代李郭派山水。但從山凹、樹石與遠山峰頂上大量墨點看來,此作亦受董巨與二米畫風的影響。
畫上楊維楨題詩的墨色和筆法與山石及樹枝相合,詩文提及“道人自指讀書處。文璧峯前宅一區”,據考楊氏書齋坐落于“文璧峯”山腳,此畫或是其住所周遭山川風物的寫照。推測此畫即為楊維楨親筆。
此畫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紙本水墨。
【明 張路·老子騎牛圖】
張路,號平山,河南祥符人。他曾為太學生,后來放棄仕途,而以畫藝聞名。
據說老子因感周代衰亡,決定西出函谷關。
當時,守關的尹喜發現東方出現一片紫氣,推測將有圣人到來。
不久,騎著牛的老子果然出現了,并應尹喜的請求,寫下《道德經》后才離開。這個故事因此在民間成為吉祥的象征。
【清 阿爾粺·松間臣虎】
阿爾粺是康乾年間的滿族畫家,字香榖,舒穆祿氏,滿洲鑲藍旗人。
阿爾粺善畫虎、鷹等,《嘯亭雜錄》云 “精于繪事,以畫虎聞名,賞鑒家寶之”。
畫軸中之虎雙目微睜,前爪平放,脊背伸長,似乎是一只剛剛睡醒正在伸懶腰的睡虎,畫面上下的松樹恰好將虎包圍起來,給人一種虎躺在窩中安逸祥和之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