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際社會對于俄烏沖突戰場的關注度有所下降,但激烈的戰斗仍每天都在發生。根據央視新聞報道,在當地時間5月27日晚,頓巴斯地區武裝發表消息稱,在俄軍的火力支援下,他們已經完全控制了大型鐵路樞紐紅利曼。隨后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斯托維奇也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了這一消息。
紅利曼失守,意味著盤踞在斯拉夫揚斯克與北頓涅茨克兩大區域內的烏軍已經被徹底切斷了聯系。從目前頓巴斯地區的戰場態勢來看,未來俄軍很有可能以紅利曼作為支點,自東南和西南兩個方向繼續向烏軍發起進攻。最終形成一條自波帕斯納起始,以紅利曼為樞紐連通伊久姆的一條戰線,從而將整個烏克蘭東北部地區完全切割。
倘若俄方未來的軍事行動計劃進展順利,那么整個北頓涅茨克,以及背靠立昌斯克的烏軍都將落入俄軍的巨大包圍圈之中。
澤連斯基似乎也意識到了目前戰場上的情況對于烏軍來說十分不利。根據央視新聞報道,在27日當晚,澤連斯基再度通過社交媒體表示,目前頓巴斯地區的戰局十分艱難。這一通表態的目的除了向西方討要更多的援助之外,似乎也是為自己接下來的選擇做鋪墊。
在完成例行的“討援”任務之后,澤連斯基又發表了一份聲明,拐彎抹角地向普京喊話“求面談”。他向一個印尼的智囊團發表講話稱,烏方雖然目前并不急于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對話,但也不得不面對現實:對話很有可能是結束戰爭的必要條件。種種跡象都表明,澤連斯基的態度正在朝著“綏靖”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烏軍在戰場上連連失利并不是導致澤連斯基轉變態度的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是,在西方對烏援助意愿已經明顯下降的當下,烏克蘭繼續堅持與俄方對抗的未來已經越來越撲朔迷離。
雖然美國給出的400億對烏援助法案已經獲準簽署,但在法案具體內容與援助項目金額分配曝光之后,烏方才發現這一法案里藏著太多的“水分”。400億中有170億美元用于美方的“軍事行動”,即用于支付為烏克蘭提供的各種武器裝備的訂單。同時這170億美元主要是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出現,簡而言之就是這些錢只能進美國軍火商的口袋,根本不允許“出國”。
另外有90億美元將用于烏克蘭的經濟建設,50億將用于購買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除此之外還有危機評估、難民援助、糧食安全計劃等無數的細小的分支。真正用于對烏克蘭的軍事裝備援助金額只有堪堪18億美元。對此,烏克蘭政府只能在內心里“大呼上當”卻又不能有半點表示。
而在這一法案出臺之后,英國首相約翰遜所代表的歐洲國家也呼吁,希望各國能夠持續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這一表態恰恰說明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退,則烏克蘭會陷入慘敗,進,則將會面臨戰爭擴大的風險。雖然西方現在還沒有做出選擇,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西方“退”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大。
如今澤連斯基隔空對普京喊話,實際上也是一種“留后路”的選擇。但俄方對于澤連斯基喊話的態度卻異常冷淡。日前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斯佩科夫稱,俄方不相信澤連斯基有和談的誠意。未來雙方的談判將會繼續凍結下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澤連斯基的處境將會越來越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