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蒙三條鐵路即將于今年年底之前貫通之際,我國在中亞地區鐵路網的建設上又傳來了一條新的喜訊。根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已經規劃了至少25年的中吉烏鐵路預計將于2023年正式開工。該鐵路建成后將大大縮短中國與歐洲以及中東地區的貨物運輸時間,相較于現有的鐵路網來說,將能夠節省7到8天的運輸時間。
根據現有的鐵路線路規劃,中吉烏鐵路將從新疆喀什出發,途經吉爾吉斯斯坦的托魯加特、卡扎爾曼、賈拉勒阿巴德三座城市最終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鐵路全長約580公里,其中有170公里在中國境內,而大部分鐵路都要布設在吉爾吉斯斯坦。
有了這條鐵路,中國便有了連通西亞、中亞地區的運輸渠道,有利于中國對中亞、里海地區的石油開發與利用,從而為我國的石油安全增添一道新的保護屏障。
除此之外,這一條鐵路還能夠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條鐵路,中國西北將直接與伊朗連接,陸上交通甚至還能夠進一步延伸到伊斯坦布爾,最終輻射整個巴爾干半島與中歐、西歐,大大拓寬了新亞歐大陸橋的運輸范圍。
但這一條鐵路建設的背后也確實遇到了不少阻力。首當其沖的便是經濟因素。由于中國鐵路使用的是1435mm的國際標準軌距,而吉爾吉斯斯坦使用的則是1520mm的寬軌軌距,關于究竟用什么標準問題,鐵路建設各方就產生了分歧。因而在這一鐵路建設方案剛一提出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難。
而除此之外,資金問題同樣困擾著吉爾吉斯斯坦。按理說這一條鐵路中大部分軌道的鋪設都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因而吉爾吉斯斯坦理應承擔更多的投資建設費用。但以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顯然是拿不出這么多錢的。甚至是連吉爾吉斯斯坦的民眾都站出來就鐵路的資金建設問題發聲,要求吉國政府“少出錢”。
當然,不管是軌距還是資金,實際上還有商討的余地,阻礙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落地更多的則是政治因素。俄羅斯方面對于中吉烏鐵路項目一直保留著反對態度,畢竟中亞地區一直都被俄羅斯視為是其勢力的“后院”。
若是中吉烏鐵路建成通車,中國運往歐洲過境俄羅斯的貨物數量定然會大幅下跌,對于俄羅斯來說則會憑空少一筆不菲的“過境費”,這顯然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因而俄方在方案提出之后便明確表態反對這一項目的實施。
當然,既然存在矛盾,也就有相應的解決辦法。而讓俄羅斯以提供資金的方式參與到中吉烏鐵路的建設項目中來,則不失為一種可行方案。一方面俄羅斯的資金解決了項目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投資,俄方也能夠在這一鐵路項目中收獲利益,從而彌補新鐵路貨物分流所造成的損失,可謂是兩全其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方最終還是接受了這一提議。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在向普京解釋了中吉烏鐵路項目的開發細節之后,普京已經明確表示不再反對該項目。配合今年年底竣工的三條中蒙鐵路,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夠等到中亞地區鐵路網建成的那一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