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期
本文大約8271字,閱讀預計20分鐘
今天是真水無香公益的4歲生日。
四年,1460個日子的相守,我和你從遠到近,從陌生到熟悉,漸漸靠攏。
最初的緣起,是情結,是對警察這份職業的眷戀,對昔日戰友的敬意,對真實的熱愛,對平安的共同愿景,讓來自不同社會角色的我們走在一起,希望用我們的腳步、我們的筆、我們的心,實踐 “我們依然記得你”的承諾。
2018年6月1日真水無香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
“在我的理解中,創辦真水無香公眾號和創辦一張報紙并無不同。從創辦宗旨或定位,到具體的內容收集和選題篩選,內容的價值判斷,傳播角度的挖掘,到最后成稿,整個流程完全一致。非常有幸,作為志愿者,我完整地參與了早期的創辦過程。我記得,當時的辦公地點是一個小客廳,為了把控好內容,一群人幾乎天天聚在那里,可以無休止地討論。沒有一個收集來的故事是不精彩的,因為足夠真實,所以才真正感人。我們是第一批被打動的人。我們的存在價值,就是把這打動人心的部分,忠實地傳遞出去。‘我們依然記得你’這句承諾就是使命。在此引領下,一個又一個人生傳奇得以走出小客廳,走入人心,成為人性的見證。
謝謝真水無香,那段經歷是我重要的人生財富。在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條路上,每位受訪者都是絕好的向導。”
——朱建
(資深媒體人、前《都市快報》總編輯)
真水無香公益成立一周年志愿者合影
杭州,是真水無香公益的坐標,是我們的起跑點,也是我們中一些人付出青春奮戰的地方。
我們記錄下第一位杭州民警吳鶴杰的故事,我們知道,我們的路真正開始了。
我們關注已經離開的他們,記錄那些默默無聞的名字,讓他們的名字被點亮,我們想告訴他們:我們依然記得你。
為了“讓那些不幸的生命,最后一程走得體面些”,章遷旺生前潛入水下,靠雙手摸索打撈著遺體,他走的時候才35歲。
4年來,每年小年夜,真水無香都會去看看他,去他墳頭和他說說話,陪他老家的父母吃頓年夜飯。
這是我們的紀念方式。
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會忘記他們,不會忘記他們的親人——他們也是我們的親人。
2018年12月27日,真水無香公益向杭州市關愛警察基金會捐款100萬元。
2019年,真水無香公益推出全國首份警察“失獨險”,至今已為吳鶴杰、章遷旺、楊春平的父母定制、捐贈。
“弟弟的離開,親人們的心里永遠都不是滋味,留下了太多的傷悲和遺憾。非常感謝真水無香公益在創建之初就給我父母帶來心靈的慰藉,并送來了一份特殊的保險,讓我們心里踏實。去年4月底,我媽意外受傷,多虧有了這份保險,報銷了近6000元醫藥費,萬分感謝!
同時,非常感謝老領導徐利華一直記掛著我弟弟,在基金會成立之初,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我親愛的弟弟為我們牽線搭橋,讓我們一下子就多了好多親人。
真水無香公益不斷發展壯大,良好的口碑人盡皆知,我希望基金會的發展一直順風順水,越來越好。”
——章愛新
(章遷旺姐姐)
“上城‘阿旺’去世,雖然他的妻兒生活上有保障,但生活在淳安、僅靠養蠶過日子的阿旺父母失去了最重要的依靠,無論是經濟,還是情感上都受到重創。
真水無香公益已連續四年與上城刑偵大隊的戰友們一起去淳安看阿旺父母,還給兩位老人辦理了失孤險,這也是全國首創的警察失獨險,為阿旺家人帶去了溫暖……
真水無香還為一對法醫夫婦送去幫助,鼓勵他們與病魔抗爭。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真水無香初心如磐,積善成德,篤定前行,弘揚了新時代的社會美德。”
——徐利華
(杭州市西湖區公安分局黨委委員、駐局紀檢監察組組長)
從杭州開始起跑,我們跑向浙江全省,用腳步叩開記憶,用心記錄一個個閃亮的名字。
“與真水無香公益的合作,緣起 2020年12月。我們試圖通過新視角,開展公安典型宣傳。通俗講就是‘跳出公安看公安’。我們在想,當下對公安英模精神的弘揚、先進典型人物的宣傳,不能走入‘假大空’誤區,不能落入人為塑造、刻意拔高、脫離生活、不講人話的說教套路。我們需要的是真實、感人、可信、平視、共情的講述和傳播。
講好警察故事,傾聽者不僅僅是老百姓,如何讓民警自己從這些故事里聽見百姓心聲,體悟人間冷暖,從而在內心深處堅守真善美,抵制假丑惡,做一名百姓認可的好警察,這更重要。
真水無香公益做事的情懷、講述故事的方式和體貼入微的善意,我們心生敬意,也恰恰契合了上述想法。2021 年7月,我們向真水無香推薦了周揚、林劍、沈云如、王厚鑫、段曉鵬等5位先進典型人物,事實證明傳播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們心里所想,現實都有回應,所以,我們感到特別欣慰。真水無香走過的 4 年,讓我們看到的是天心月圓、功德圓滿。”
——呂利安
(浙江省公安廳宣傳處副處長)
去年6月20日,真水無香公益前往貴州松桃。
那是一個記憶,也是一個約定。
20年前,2001年6月20日,杭州富陽發生一起滅門慘案,杭州刑警追至貴州松桃。他們和貴州松桃刑警為一樁血案不斷跌宕奔忙。
是深山峻嶺中的同行者,是追捕途中患難與共的生死搭檔。
真水無香的創始人曾參與此次專案,20年后,他們回到松桃,再次和當年曾一起辦案的貴州警察,重新踏上那條去往上天堂寨的山路,那些深不可測的懸崖記錄著無數個夜晚里的驚心動魄依然歷歷在目。
《松桃往事》中記錄的當年長著娃娃臉的年輕刑警龍靖如今臉上已飽經風霜,他說,總是忘不了杭州警察,忘不了當時一起辦案時杭州刑警的樂觀,忘不了和“大胡子”他們在一起的那段時光。“大胡子”名叫邵曉鋒,時任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重案大隊長,當年他在松桃辦案時,一眼看中了龍靖是做刑偵的料。
當年杭州、松桃兩地參戰警察合影
“真水無香公益專講公安好故事,發出警察好聲音,不愧是我們的代言人,用心用情寫我們鮮為人知的故事,很感人!老戰友久別重逢,將無數次夢境變為了現實,看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的面孔,仿佛是出遠門剛回家來的親人,心里想著用最最熱烈的方式來招待都遠不能表達此情此景。看完《松桃記憶》一文后,遠比我想象的情真意切,很感人!寫得很細膩,很投入,很深情。”
——龍靖
(貴州省銅仁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龍靖在一次緝槍行動中,裝扮成買槍人被販槍團伙發現,在卡點民警和販槍團伙開戰中,他的胸口被擊中,穿過他的身體后,擊中了前方駕駛員,醫生給他取子彈的時候,發現子彈擦著心臟的邊緣而過……
風險對警察來說,是家常便飯。
因為創始人曾為警察的經歷,更知警察這份職業的危險,“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幾乎是時時在流血,天天有犧牲”,還有職業帶來的風險,像法醫,長期和尸體、腐敗氣味打交道,身心都承受著極大壓力。2019年,真水無香公益定制了“法醫險”,截至目前,已為118名杭州法醫定制并捐贈“法醫險”。
2019年,為杭州公安118名法醫定制并捐贈“法醫險”。
排爆手,每一次拆彈,都是一次生死考驗,所以,沒有保險公司愿意賣人身意外險給他們。真水無香公益注意到了。2020年,為排爆手定制屬于他們的專門險種——排爆員險,為排爆手的生命多一重保障,至今已為20位排爆手定制并捐贈。
2020年,為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的 20位排爆特警定制并捐贈“排爆員險”。
真水無香關注到另外一個特殊的警察群體——看守所民警。在看守所里,有一個讓人談虎色變的地方:艾滋病監區,羈押著患有艾滋病的嫌犯,監管民警每天都面臨著高風險的挑戰。去年,真水無香公益著手為這個群體定制了一份專項意外險,至今已為8名民警定制并捐贈……
2021年,為杭州公安艾滋病監區8名民警定制并捐贈特殊保障險。
我們所做的,對民警來說,也許只是杯水車薪,但是我們一份牽掛的延續,我們把視線放得更廣,在全國各地公安作家的加持下,我們的腳步跑向全國,讓這份愛的牽掛延伸得更遠……
前《人民警察》、《東方劍》雜志總編李動為大家帶來了上海警察的故事,記錄的是一位老警察、前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長戴民的故事,這位老警察對警民關系的理解是三個“人”字:人格、人性、人文,而他也正是帶著這樣的信念一路走來。,記錄的是新中國的第一代鴿警們,在鴿警們的訓練下,在那個通訊設備條件有限沒有電話的年代,訓練有素的 “警鴿”上崗了,它們負責報警、警情傳遞,還能破案,抓特務呢,他們共同擔起新中國社會治安的重要使命。
“好的公安文學紀實作品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注重講好故事。只有故事好看,情節跌宕起伏,才能吸引人。第二個層面是注重刻畫人物。許多作者的通病是“見案不見人”,千人一面,語言空洞,人物蒼白。第三個層面是對人性的挖掘和犯罪根源的思考,見解獨到,才能啟迪人。真水無香之所以每期文章都質量上乘,與主編一直追尋的理念和追求不無關系,既重視稿件的新聞性、可讀性,亦注重作品的文學性與思想性,同時還講究照片與排版。期待真水無香越辦越好,成為公安文學的名牌。”
——特邀作者 李動
(前《人民警察》、《東方劍》雜志總編)
李動采訪原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長戴民
公安系統女作家胡玥為我們帶來中國首席大偵探、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偵專家之一烏國慶傳奇故事,她用細膩的筆觸讓大家跟著首席大偵探的腳步穿梭于全國大案現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大偵探一生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現場。
烏國慶,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偵專家之一。
“如果有人問江南溫婉美麗善良真誠的女子什么樣,那一定是李堅。她有著二十幾年的女警生涯,骨子里又透著江南女子少有的果敢和堅定。四年前,她說要創辦專門服務于警察這個群體傳播警察故事的真水無香公益時,我明白那是她對警察這個職業和群體矢志不渝的愛。李堅和她創辦的真水無香公益聚合著如她一樣都有著這一片警察藍情愫、心懷愛與善良的人們。
四年來,真水無香采寫了許多感人的警察故事,有我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但許多故事瞬時會把我拉回到從前,讓我想起海巖的《便衣警察》,想起‘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搏激流’的歌曲,想起自己的三十幾年的警察和記者生涯,許多往事也如流水,淚水不停地就流下來……
黑塞說世界上所有的水都會相逢的。我擁抱并正在享受這一切,是多么幸福。期待更多的人都在愛與善意里并肩前行。”
——特邀作者 胡玥
(資深公安作家、曾任人民公安報社記者)
四年里,我們記錄了80多個名字,它們的背后是一個個真實的生命,一個個和你我一樣、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普通人,一個個用青春、熱血譜寫的警察故事。
這些故事的發現,來自于真水無香的創作者們,他們尋訪了200多位當事人,踏著他們曾經的足跡、聽著他們親朋戰友的講述、尋找著他們過往人生的軌跡,撰寫了150多萬字文稿,他們用最傳統的表達,用文字慰藉困頓、治愈心靈。
感謝真水無香的創作者們,讓大家看到了感動。
如果不是孫昌建冷靜的觀察,大家無法看到一位警察遺孀世界的顏色:43歲的張仲新在2001年6月15日離開后,妻子楊靜的記憶就停在了那一天,她用余生實現著張仲新的臨終囑托……
“因為職業和興趣的關系,我一直對警察和刑偵類題材保持著一定的警惕,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怕沉溺其中,二是它本身也帶有一些問題,也就是說不少的‘故事’,看著時是有帶入感的,看完之后耳旁又會響起一個聲音:我不相信。
直到‘真水無香’的出現。
四年之后我以為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談論它,一是公益,二是閱讀的感覺,我主要談后者。
我以為‘真水無香’上的推文,是想努力回到一個警察的原點。是從原點出發之后的一些故事,甚至是這個主人公不在人世之后才發生的一些事情,即它把警察當人來寫了,把人放到時空交集的社會關系中,放到人情世故中,而不僅僅是職業、角色和那些司空見慣的形容詞,即使還是那些形容詞,‘真水無香’又注入了新的內容,我以為從有香到無香,是香的更高境界。
我記得有一篇推文,寫一名優秀警察在‘破案’之后,卻遇到了人生和人性的困惑,由此影響了他的職業和前途,這個是最觸動到我的。我自己也寫過一篇警嫂的故事,整個采訪和寫作,就是想努力地去還原生活,還原人物,由此我想到凡事必有緣,有因必有果。
我甚至想,有沒有把槍口抬高一寸的故事?我期待著某一天的某一時刻,我將會又一次默默地淚流滿面。”
——特邀作者 孫昌建
(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今年大年初一,解放至今最老的杭州刑警阿法隊長去世。老人去世前一個多月,潘城見到了他,報道中,他用建國以來,警服八次大變革串起了老刑警傳奇的一生,表達了一位老警察的初心。
“在我走進真水無香之前,警察對我來說只是一種職業,甚至是一個符號。因為采訪與寫作任務,警察的工作乃至人生成為我書寫的對象,起初這種書寫只是我寫作技巧的發揮,然而,我逐漸地進入了警察的世界。
當我寫下山地救援民警、監管女警、拆彈專家、老刑偵隊長等各位警察的人生之后,特別是老隊長在我采訪結束后不久過世……情感,開始取代技巧占據了我筆下的警察故事。這些故事給了我力量——清凈慈悲的蓮花從黑暗的淤泥里長了出來。”
——特邀作者 潘城
潘城(右一)采訪金華市公安局排爆專家王厚鑫
“因為我是法醫出身,作為真水無香公益的特邀作者,在對法醫的采訪過程中,感覺很特別。以前大伙兒一塊干活時,注重的是工作本身,只想著解決問題,沒有考慮過法醫工作到底有多難。現在換成采訪視角,發現法醫工作真的不容易。工作條件艱苦就不用說了,法醫需要從尸體上解讀出破案需要的信息,真正做到尸體是現場的中心,是案件的中心,承受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真水無香公益通過一個個故事,讓大家真正了解法醫的艱辛,并通過捐贈‘法醫險’的方式給他們送去實實在在的關愛,這讓我既感動又充滿了動力。”
——特邀作者 葉家喜
每一次采寫,于佳的心就要經歷一次痛苦:每寫完一個人,她會大病一場,她把自己代入了他們的故事中,也因此,她寫的故事總讓人流淚。
“前段時間讀了海飛寫的《蘇州河》,故事中的那些雨陣,讓人想起‘對峙過絕望,又不肯哭一場’的你們。
我們寫過的你們,都還好么?
如果此刻還有難過,就想,這一切都會過去。
如果此刻真心幸福,就想,未來都是此刻。
每次,采訪,每次,寫稿,每次,發稿,都會想到萬芳唱的一首歌,千里的路,若是只能,陪你風雪一程……
曾經如是。
祝愿親愛的真水無香,勇敢無憂。”
——特邀作者 于佳
北京地鐵警察馬拓用親歷展現了地鐵民警每天的清晨,是從肩燈上的閃爍開始的。
“真水無香公益很特殊,是一個以講述中國警察故事,弘揚正能量為主旨的基金會,我的文章能被刊發,實屬我的榮幸。讓我更加感動的是,真水無香公益還圓了我的助學夢。我用他們給我的公益金,為貴州龍溪石硯小學捐贈了各種圖書和體育用品。這個‘六一節’,那里的孩子們一定會一生難忘。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真水無香公益一直低調前行,真的就像水一樣,只為成全他人。謝謝真水無香,加油真水無香。”
——特邀作者 馬拓
(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民警)
感謝真水無香的傳播者們,越來越多關心公安事業的大V們支持著真水無香,他們讓每一個故事傳播得更遠、更廣,讓每一位英雄的正能量傳遍每一個角落。
“真水無香公益成立居然已經有四年了,一篇篇震撼人心又真真切切的警察故事讓這段時間顯得那么短,又那么長。這份職業給外人的印象往往是神秘又艱險,充滿挑戰又周而復始。而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懂得,把我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它難在,很多時候真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家長里短,又有很多時候真的是左右為難的字字推敲。所以真水無香公益真的不易。它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警察,理解了警察,更體會到了警察。謝謝有這樣講故事的人,把金色盾牌背后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每篇必轉的我,一直期待著南京的警察故事出現。”
— —@江寧婆婆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對警察這個群體充滿了特殊的感情,又因為真水無香公益的文章,讓無數個默默無聞的英雄被更多人記住。和真水無香公益一起講好中國警察的故事,也成了我們的使命。這份使命和對公益共同的價值讓我們走得更加緊密,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中國警察被網友看到,被銘記。無論是偵破大案的功臣,還是刑偵領域的專家亦或是駐守在街頭的平凡民警,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日復一日的堅守。‘真水無香’這四個字正是對這個群像的真實寫照。或許是真水無香公益所堅持的初心,每一條微博的轉發與評論都是網友發自內心的感謝。我們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并深感自豪!”
——李崢嶸
(新浪微博政務、公益部總經理)
真水無香記錄的故事,因為真實,讓人們走進警察世界、讀懂他們支持他們, 讓情感跨越了邊界,跨越了民族、地域、語言,跨越了時空,促發了現象級傳播,誕生了不少如《訥河往事》為代表的爆款文章。
“和我的書——幾乎每個故事都產自大腦——不同,真水無香公益推出的每個故事和故事中的每個人都來自生活,都有原型。盡管我有17年的軍旅生活,盡管我有豐富的內心生活,盡管這些人事早已被時間鎮壓,但我依然讀得如履薄冰,處子一般小心翼翼,時而心驚肉跳,時而心潮澎湃。所有核心都錯綜復雜,這些文字帶我進入到了生活的核心,攘亂的雜色地帶……這些故事讓我變得緊實,更貼緊生活,更敬佩一種人——中國警察。”
——麥家
(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感謝受訪者們,聆聽你們的瞬間,讓我們的心靈凈化。
“我所在在基層農村,還是有許多老百姓日子過得艱辛。真水無香公益,就像一縷陽光,能夠帶來溫暖與希望。基金會捐贈的資金,幫助了‘一個都不能少——沈云如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項活動,通過‘云如圓夢’、‘春蠶助學’、‘助老扶殘’、‘豐禾助農’等志愿服務,幫助無戶口人員買了社保,辦了農保,讓他們重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真水無香公益獻出的愛心,讓許多處在困難階段的群眾看到了曙光,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回報與奉獻的真正涵義,更收獲了人世間對真情最美的饋贈。同時我也因此受到激勵,會更加投入到幫助群眾的工作當中,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沈云如
(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湖州市長興縣公安局民警)
“在接觸真水無香公益之前,我作為杭州唯一的排爆安檢專業隊的一員,并沒有什么分享欲,十幾年的老同學都不清楚我的具體工作,因為我擔心‘排爆、炸彈、爆炸’會讓他們感到不安。直到我的故事被真水無香公益發布后,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網友的祝福留言后,我才知道原來我們這支隊伍在老百姓心中有著這么重要的地位,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力量。與此同時,真水無香公益還為我們捐贈了‘排爆險’,拿到保單時,我們十分感動并互相鼓勵,祝福對方永遠別用上這份保險。嬉笑間也蘊含著我們不變的初心:無畏逆行,守護平安!”
——沈晉侃
(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排爆員)
警犬,是警察的好戰友,真水無香公益同樣關注到它們,它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維護平安付出了短暫的一生,真水無香公益為警犬訓導員和警犬定制“警犬險、警犬馴養員險”,目前已為34位警犬訓導員、65只警犬定制并捐贈……
2020年,為杭州公安65頭警犬與34位馴養員定制并捐贈“警犬險、警犬馴養員險”。
從去年6月1日開始,真水無香公益對故事主人公資助每人5萬元公益慰問金,資助破過無數大案的前杭州刑警、換肝人魯金祥參賽,資助老法醫季少巖出版論文集……
“首先,我沒想到我的論文集這么快就能出版。其次,我沒想到我的論文集還有真正的讀者,還說這本書不容易。讀到基金會理事長李堅寫的序,我心里充滿了感動。
我心里還有兩個遺憾,第一,我當年在工作時,整理了一系列解剖學的幻燈片丟失了,所以沒法再重新收集,少了最生動的現場。第二,這本書收集的多是我之前的論文,讀起來比較枯燥,少了具體辦案場景和法醫思維。
想來,這也是生命的有限和學海的無限。在有生之年,尤其是,在你還在職業之中,要分秒必爭,不留遺憾。再次感謝真水無香公益對法醫這個職業的關注和關愛。”
——季少巖
(杭州市公安局退休法醫)
4年,對一個生命來說,才剛開始;對于你來說,或許才逐漸熟悉。
4年里,在你的關注,你的陪伴中,真水無香公益逐漸成長,先后獲得2019年度杭州最具影響力網絡公益項目、全國第五屆“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百篇網絡正能量文字作品”、2021年被評為余杭區網絡文明示范單位……
這些榮譽里,有你的一份功勞,有你的一抹身影。
人間相逢,路且長,酒仍溫,依然記得你!
2022年6月1日,真水無香公益四周年部分志愿者合影。
真水無香公益的朋友們,在今天這個特殊日子里,我們想給你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
真水無香微信號出過不少爆款文章,其中《訥河往事》從塵封30多年的一起案件出發,到每一個涉及其中的人都被改寫的命運,因為作者黃蓉的探尋和打撈,讓記憶回歸,讓塵埃說話。
這份特別的禮物就是:我們將從留言中抽取25名讀者送上一本作者親筆簽名的《訥河往事》。
如果你有什么想跟我們說的悄悄話,請快私信給我們。
注: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排版 :細辛
編輯 :胡冰
【近期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