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楓茶鋪”是南京地區茶產業新銳品牌。創始人王小楓懂茶、愛茶。 通過十年的努力,“小楓茶鋪”主推產品——”吾蒲白茶“和”臺灣烏龍“已經在南京茶葉行業中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22年端午節,小楓茶鋪出品“吾蒲白茶’系列花香銀針、一級牡丹熱銷南京茶友圈,成為爆品節日禮。
2002年6月14日, ”小楓茶鋪”創始人王小楓做客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深愛美味》欄目,娓娓講述她與茶的故事。
王小楓自述”小楓茶鋪“的創立由來:始于對臺灣烏龍的感覺
我是一個南京人,甚愛探究這座古城的過往和細節,尤其和茶的淵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雞鳴古寺里,便有南京城最早的茶社。晚清的中國茶葉外銷,則自南京而始。民國時期,自稱“貪茶癖”的張恨水遷居南京后,也是日日在唱經樓、清涼山飲茶為樂。某種程度上,南京算是近代史上的茶城。可惜地理位置并非絕佳的產茶環境,故多年來,總是喝著他鄉的茶葉,倒也甘甜芳香。
自初次品嘗臺灣烏龍,我一直想去那座美麗的島看一看。于是有一天我站在了臺北的忠孝路,發現這個城市在細節上跟老南京城是如此相類。類似的建筑風格,類似的景貌風物,類似的國語強調,甚至,類似的——對茶的鐘愛。特別是再次喝到了臺灣烏龍,想起初啖此湯乃是在玄武湖畔,一時間這座美麗的島那么熟悉、那么親切。
在南投,我看見無際的海岸線,神秘而從容的阿里山脈。站在和海洋一般寬廣的茶園中,我感受著來自太平洋的風,片片肥厚的烏龍搖曳其中。耳邊響起正在采茶的高山族姑娘哼唱的原住民民歌,我被這神奇而古老的植物深深吸引,它不同于任何一款茶葉,因為它獨特的香氣——蘊含著晨霧之中阿里山的味道。
在參觀了茶葉完整的采摘、揉捻、烘焙、制作過程后,我徹夜難眠……看著窗外的月亮,我想起絲綢之路,想起茶馬古道,想起對這座島無端的親切,想起南京的民國情懷……我決定我要把它帶回南京,分享給更多懂它的茶友。于是,就這樣,我創立了和自己名字“小楓”同名的臺灣烏龍茶品牌——“小楓茶鋪”。
原住民民歌,我被這神奇而古老的植物深深吸引,它不同于任何一款茶葉,因為它獨特的香氣——蘊含著晨霧之中阿里山的味道。
遙望古城墻倚坐在玄武湖畔,置身虎踞龍盤十朝古都,指間托上琥珀一般潤澤的茶湯,想起民國時女子旗袍下婀娜的身段和過路的黃包車,恍若隔世。微風拂柳,懷念美麗的南投,親切的臺北,感受歲月的回甘、心靈的回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