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嘉興召開全市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生活圈導則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嘉興市全域未來鄉村生活圈導則》和《“溫暖嘉”未來社區生活圈配置導則》。
這份導則是嘉興開展全域未來鄉村建設、未來社區建設工作信息匯集最為完整的一本權威的教科書;是政府推出各類政策、文件后專門配套的一本詳實的說明書;也是基層具體操作過程隨時翻閱的一本解惑的參考書。
近年來,嘉興市以黨建為統領,突出全域統籌、上下聯動,集成“美麗鄉村+數字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善治鄉村”建設,建設未來產業、風貌、文化、鄰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場景,著力打造引領數字生活體驗、呈現未來元素、彰顯江南韻味的未來鄉村,推動共富“未來嘉鄉”。
截至目前,嘉興已啟動33個省級未來鄉村試點建設(第一批8個村、第二批25個村)。第一批省級試點村中的桐鄉市石門鎮墅豐村、平湖市鐘埭街道沈家弄村、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3個村,已在不久前召開的全省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大會上進行公布。
嘉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設施共享、智慧互聯、功能集成、低碳綠色,制定“溫暖嘉”社區生活圈導則,堅持強化頂層設計、做優資源整合、推動迭代升級,高標準推進“三化九場景”建設運營,打造有顏值、有溫度、有品質的“溫暖嘉”社區,加快推進未來社區全域化。
此次,嘉興未來鄉村和未來社區兩個生活圈導則的發布不僅是共同富裕階段性的標志性成果,更是貫徹落實全省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工作推進會精神的有力舉措。
《嘉興市全域未來鄉村生活圈導則》針對鄉村特點提出了9大場景,包括未來產業、風貌、文化、鄰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著力打造引領數字生活體驗、呈現未來元素、彰顯江南韻味的未來鄉村,推動共富“未來嘉鄉”。
和城區相比,嘉興鄉村配套相對薄弱,為此,在規劃設計階段,嘉興堅持深入開展村民意愿調查,梳理出村民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實際需求。針對“一老一小”,各鄉村社區著力完善親子教育培訓課堂、圖書館等功能,提供醫養結合、助餐服務、免費理發等多類型養老服務,切實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溫暖嘉”未來社區是嘉興市全面推進未來社區全域化的嘉興方案,通過挖掘每個社區獨有的文化和特色,形成“一社區一品牌”,重點關注“一老一小”問題,實現與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的高度融合。
《“溫暖嘉”未來社區生活圈配置導則》的發布為嘉興加快推進未來社區全域化提供指引。這也是省內首個統籌未來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工作的市級技術導則,也是嘉興推進共同富裕現代化建設的特色路徑。
以“5分鐘、15分鐘生活圈”的公共設施服務配置為基礎,聚焦百姓需求,完善社區服務是建設“溫暖嘉”未來社區的核心。一個“嘉心人”健心客廳、一座“幸福里”菜市場、一座“溫暖嘉”驛站……嘉興市提出體現嘉興溫暖和特色的10個特色引導類指標,這樣的生活配套一站式解決居民生活所需。
為了讓“溫暖嘉”未來社區建設加速落地,嘉興建立“CIM+未來社區”體系,形成嘉興市未來社區“1+9+N”總體框架,即建設1個市級未來社區大腦,下轄各縣(市、區)9個主體統建數字底座,N個未來社區建設社區數字基建,打造自身特色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嘉興將不斷放大城鄉融合發展新優勢,聚焦健全城鄉一體規劃建設體系,聚焦解決“一老一小”難題,聚焦可持續運營、片區組團經營模式,聚焦風貌整治提升,聯動推進美麗鄉村和美麗城鎮建設,聚焦數字化改革集成貫通,聚焦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一批全省一流的城鄉風貌、未來鄉村、未來社區省級樣板,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和幸福感,努力在成為共同富裕典范上走在前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