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終于退散,各地又警報四起,看來這場與奧密克戎的拉鋸戰在一兩年之內不會輕易結束;與此同時,國際政經局勢波譎云詭,蝴蝶效應影響到地球上的每一個個體。
有人說,要牢牢把握現在,因為現在雖然是過去5年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來5年最好的一年了。話雖然說得絕對,但也不無道理。
蜷縮在戰壕里的士兵,最怕的是那個時候一顆炮彈毫無征兆飛過來,不死也得在野戰醫院躺上幾個月。現在身處抗疫第一線的我們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態,就怕哪天陽性或者密接出現在小區,莫名其妙被封控在家,一切從頭開始。
也許會有人說,在危機的時刻,也孕育著機會,比如核酸這類公共衛生領域的產業就獲得超常規的發展。先別說這類產業一般人是否能夠接觸得到,就說其體量,能抵得過整個經濟下行的壓力嗎?
凜冬將至。凄厲的北風將吹透到人的骨頭。一面是物價的上漲,一面是收入的疲軟。對此,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在凜冬中生存下來,一是靠厚重衣裝和高熱量食物,二則是減少不必要消耗,拼的就是之前人生的積累和意志的錘煉。說白點,可以套一個標準:
你能夠用現在每個月一半的開銷維持現在體面的生活嗎?
普通人的收入由兩個部分構成:
- A是被動型收入,包括之前人生積累的流動性資產收入,如利息股息,及額外房產的租金等;
- B是主動型收入,如工資等。
相信在絕望的凜冬,每個人維持之前一半收入還是可以做到的。
維持目前體面生活,包括基本的餐食營養和衣裝打扮,以及體面支付每月貸款,但不包括下館子、上培訓班、旅游等等開銷。
用現在每個月一半的開銷維持現在體面的生活,可以說難,也可以說不難。不同階層對這里的難與不難都有自己的理解。富人擔憂的是自己產業能否接續;中產可能就被房產貸款壓倒;底層則要考慮基本的溫飽。
這個命題提出來并非要解決什么問題,而是提醒大家面對凜冬,自己的命門在哪里,是否已經有所準備,并判斷一下自己能否挺過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