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融媒體記者 楊旭華 通訊員 陳雁飛 李昕
就讀于大連理工大學的王瀅淞暑假返鄉后,本想著陪父母過一段溫馨的假期生活。不料,7月下旬,家鄉民權縣新冠疫情突然爆發,25日全縣進入靜默狀態。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王瀅淞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加入到王莊寨鎮的疫情防控工作,成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以一名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為家鄉抗疫工作貢獻青春力量。
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王瀅淞積極宣傳引導鄉親們科學認識疫情,與王北村的志愿者們一起走街串巷、認真排查靜默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耐心勸導鄉親不要外出,疏導大家的抑郁壓抑心理,宣傳疫情防控科學知識。
疫情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考驗著王瀅淞的責任與擔當。7月29日,王瀅淞根據村委領導安排,配合疾控醫務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他用青年人的勇氣和擔當,迅速投入戰斗,快速地學會了核酸檢測掃碼、登記、保存等流程。每天早晨4點多就來到村委報到,與醫護人員一起走家串戶進行核酸檢測。他們這一組負責的有230多戶,638人。他們穿著密封的防護服,沿著鄉村凸凹不平的小路挨家挨戶敲門、喊人、掃碼、檢測。等完成他們負責的群眾檢測工作后,已是中午12點了,有時竟拖到午后2點多。為了趕時間,中途也沒時間休息、也顧不上吃飯。在此期間,除了勞累、饑餓,更難以忍受的是防護服內的高溫和酷熱,全身就像洗桑拿一樣。盡管如此,他仍然和其他人員一起以熱情和耐心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核酸檢測工作,贏得鄉親們和疾控醫務人員的一致好評。
核酸檢測結束后,王瀅淞又主動申請到王莊寨鎮教育系統負責的疫情防控卡點值崗,頂烈日,冒酷暑,嚴查過往車輛和人員的通行證明,勸阻附近群眾的私自外出,確保靜默措施的有效實施。
8月4日,看到民權縣慈善總會發起的“‘疫’路同行 守護家園”的募捐倡議后,王瀅淞便毫不猶豫地通過民權縣慈善總會公眾號捐出平時節省下來的生活費200元,以表自己的拳拳之心。
平凡鑄就偉大,危難彰顯本色。王瀅淞用實際行動展示了當代大學生“強國有我”的時代風貌,詮釋了“負責任,敢擔當,勇奉獻”的精神追求,彰顯出一名大學生、一名青年志愿者的風采、責任與擔當。
來源:商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